一声谩骂,一道怒吼,一场争辩。
武明宗急忙召开朝会,朝堂上虽然有条不紊的发表意见,但观点不一,争论不休。
李家家臣以及部分平民出身的官员,力主增兵。认为不仅仅是收复阳关城,救出李家三将以及四五百万将士,还能一举趁铁骑帝国十多年松懈,攻入铁骑帝国的大好良机。
世家宗门出身的官员以及平民官员的保守派,认为只需要增兵保下玉关城不丢即可,要稳妥起见,要先确保玉关城不丢,徐徐图进。
武明宗看着一殿文武,内心也是一阵迟疑,增兵是一定的,但是增兵多少?这才是根本问题!
兵乃国之根本,举国半数之兵,万一栽了,武明宗三个字,会被历史永远铭记的!
但是李家三将,那是皇室一脉的重要核心,是不能放弃的存在!
“国师,你有何看法?”武明宗已经心力交瘁,满朝文武的话,他算是看出来,根本讨论不出所以然来。
“臣以为:增兵,能增多少,增多少!”国师出言,群臣皆惊讶。
“陛下,臣反对,若按国师所言,那么万一兵败,动摇的可是国之根本,现今天下太平,国祚昌隆,一旦用兵过度,用兵不慎,百姓遭殃啊!”太师是秦家旁系,自然隶属反对一派。
“不然,臣以为,此乃收复失地,重创铁骑帝国,载入史册的良机。太师忧心百姓之心,本座也表示理解,所以请陛下征兵的同时,减免赋税,以减百姓负担。”国师驳回太师的话,但绝口不提救回李家三将,扯上世家宗门之间的龌龊。
“朕觉得国师所言有理,诸位可有更好的办法?”皇帝其实已有决断,象征性的问一下。
满堂鸦雀无声,不是没有人反对,也不是没有人有其他方法,但是圣心既定,何必多言?
“召天下兵马,汇聚玉关城,由张云剑统领,朕要完成先帝遗愿,收复玉关城,朕要铁骑帝国,付出代价!”武明宗下诏书,“赦天下赋税,商贾免税三年,平民免税五年,入伍者,该户免税十年!”
“陛下英明!”满朝皆称颂,大部分是真心称颂,甚至绝大部分的世家宗门之人,也是称颂武明宗。
原因因为减免赋税,对平民而言,可能是一两白银,但是对世家宗门而言,就是以万甚至是亿来计算的白银!
能减少这么多赋税,当然要称颂。
对武明宗而言,如果真的能收复阳关城,那将载入史册,那么这些损失,也不是不可以不计较!
朝堂上,在国师的良策下,几乎所有人达成了双赢局面。
唯有武明宗心里有些许遗憾:始终未能消耗武云王府的力量!
玉关城,十七日内,来自各方的援兵,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两千万!
而且!
还在继续增援!
“云剑,差不多了,后续的援兵,已经来的很少了。阳关三府那边,李家三将已经派出第三十一波求援的消息了,再不救援,万一三府失陷,再想夺回来,就几乎不可能了!”李相忧心忡忡的找张云剑,请求出兵援救。
“嗯,是差不多了!“张云剑接到清点各方援兵的名单,然后点头。
张云剑当然不是故意拖延救援速度。
他是有意的!
李家三将,手中还是有很强的兵力,不将其实力消耗到极点,。此战过后,阳关城岂不是成了他们的?
有天机阁的暗探,有道剑这样的暗夜无踪的黑暗法体,张云剑对阳关三城的局势,把握的十分精准。
如今李家三将手下的确损失接近一半,已经不能再继续压榨了,否则可能会引起哗变,那三府就真的沦陷了。
当然,这些时日,张云剑让天机阁把援兵也整理清楚,哪些是可以收归麾下,哪些是炮灰。由于数量实在太大,天机阁的划分必然有一些出入,但张云剑觉得,已经不影响大局了。
随即张云剑立血色大旗,披上血红披风,领军出征。
天机阁早就探得的诸多情报,无数炮灰率先消耗敌兵主力,然后张云剑的三万血卫开路,数位地仙牵制敌方顶尖高手,破阵机关,重型攻城法器,以及绝对的兵力优势碾压下,自然是连战连捷。
张云剑收复阳关城之后,并未停下步伐,一路追击,稍有抵抗,遇城破城,遇村屠村,一路上四帅五将,死伤殆尽,斩杀敌军无法计算,一直攻入铁骑帝国极深处。
由于准备不足,天机阁的消息未继续深入,许多南方将士修为较低,也实在受不了极北寒冷的天气,不得已被迫撤兵。
那一战,后世史料有记载:
武明宗八年,时铁骑帝国贪得无厌,进犯玉关城。
武云王府小王爷,临危受命,大婚之日,挂帅出征。率军百万,战数倍敌军,于玉阑府三进三出,坚守危城,血战三月!
后敌乏,小王爷抓住时机,攻守易位。领三百万虎狼之师,攻千万铁骑雄兵,一日三捷,夺阳穆,收阳旭,下阳后,三府尽复。
是时,镇北大将军李宗明,忠武将军李宗清,忠武将军李宗和,领军拒敌,不敌,困守阳关三城!
帝怒,举国半数之兵,免民十年赋税,民心所向,人皆投军。
势乎,三千万之众,立血旗,披血袍,收三府,救三将。其后一鼓作气,破敌阵,灭敌将,杀敌七百余万,连下七十余城,斩三帅,伏四将,敌闻血旗而色变,铁骑小儿,听血袍而止啼。
隧诗云: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血袍!
后世问曰:千古谁为第一军?
答曰:千秋功业——血衣卫!
是时,世人皆知:万古功名小王爷,千秋神武血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