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文忠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

“老爷,您回来了。”夫人连忙上前,接过了李文忠脱下的衣裳,却惊讶地看到许多疑似打斗的痕迹,不由得诧异道:“遇到什么事了?”

“不妨事,几个无知小民罢了。”李文忠脑子里浮现出懂事会做人的秦枫,不由得露出微笑,寻思着这个淳化知县的确不错,难怪能想出那么厉害的灌溉新法。

此子若假以时日,必为我大明栋梁啊!

“孩儿怎么样了?”李文忠不接夫人的话头,直接就问到了孩子,毕竟宝贝儿子才刚刚过了百日,乃是府上的大喜事,李文忠自然极为重视,一回到家就询问,生怕有了什么闪失。

“老爷放心。”夫人亦是露出温柔的笑意,道:“刚吃了些奶水,睡着呢,这孩子从小就不哭不闹,以后可是能有大出息呢!”

“嗯!”李文忠重重点头,自家的孩子当然是最好的,这话说到了他心里去。

圣旨到!!

一声呼喝,把李文忠连同夫人,都吓了一跳。

这才刚刚到家,怎么就来了圣旨。

不敢怠慢,李文忠连忙亲自出门,拜见钦差大人,哪怕只是个传旨的太监,但圣旨在身,代表的就是皇家威严,那是不容有丝毫轻忽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曹国公李文忠,忠心耿耿,勤勉任事,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功在千秋……”

呼!

李文忠俯首在地,先放下心。

是恩旨?

那就好,那就好……可是这恩旨为何来得如此突兀,最近,自己并没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呀。

只听传旨的太监继续念道:“听闻国公家中,喜获麟儿,乃国之幸事,朕心甚慰。思天地生育,人伦维系,父传子,子继父,此乃天地正道,治国安邦之本。国公之子,赐名‘景隆’!景字取景仰先辈,传承家风,顺天应人之意;隆字取昌盛发达之意。望其日后能身体力行,不辱使命。朕居九五之尊,视臣婴儿犹如朕膝下之子孙,朕有此寄望,景隆幼年勤学,壮年立功,老年享福,以报大明盛世。勉之!勉之……”

这?

李文忠浑身剧震,又是感激涕零,又是莫名其妙。

感激的是自家生孩子这点小事,居然惊动圣驾,实在是诚惶诚恐,肝脑涂地也难报答君恩。

陛下日理万机,最近尤其是为了立太子和分封的事情,忙得数个昼夜不曾合眼……却怎地还有余裕,关注我家这点小小的私事?

连名字都赐下了!

这真是皇恩浩荡啊!

李文忠连忙领旨谢恩,给那个传旨的太监包了一封很丰厚的红包。

直到太监走得远了,李文忠才和夫人面面相觑。

景隆!

的确是好名字,跟如今正蒸蒸日上的大明,十分相配。

圣上亲自赐名,何等恩宠,但实在想不通,陛下为何如此关注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孩子刚出生不久,本来也有几个备选的名字,但既然圣旨一到,自然不能违背。

咱家儿子有名字了,就叫李景隆!

……

朱元璋赐名之后,犹嫌不足,追加了许多珍贵的封赏给李文忠,搞得这位曹国公真是再三惶恐,甚至一度将狐疑的目光落向夫人。

不会吧……

朱元璋真是太高兴了!

虽然分封的事情闹了个灰头土脸,土豆这种神奇的东西更是不见踪影,但自从能听到秦枫的心声以来,这次是最令他心怀畅快的一次。

还有什么,比听到他一手创建的大明,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更令这位大明老祖宗高兴的呢?

大明战神!

好,好啊!

这一日,朱元璋辍朝之后,再次悠哉悠哉,来到淳化县,扮作那个瞎眼老爹。

度过了炎炎夏日,田里的水稻已经快要到了收割的季节,大片金黄的稻穗映入眼帘,随微风轻轻颤动,沉甸甸的,让朱元璋脸上情不自禁地泛起由衷的笑意。

这都是秦枫的功劳啊!

若不是那个神奇的水稻灌溉新法,谁见过这么好的收成?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眼前这些老百姓辛勤汗水的结晶,正是他出生入死打天下,与普天下的劳苦黎民共享太平盛世的最好证明!

未来,哪怕自己已经不在人世间,大明却永远都在,永远护佑着万里神州的亿万子民。

朝堂中,有群贤聚会!

边境上,有战神护持!

这!就是我泱泱大明!

朱元璋神色骄傲,挺起胸膛,但只是片刻,目光一闪,连忙重新佝偻身子,回到那个瞎眼老爹的模样。

“诶?毛老爹?”秦枫刚好路过,看到了这个爱遛弯的瞎眼老汉,便上前搀扶着。

尊老爱幼嘛,况且人家还是个残疾人。

“啊,秦大人?”朱元璋迫不得已只能爆发演技,露出激动的表情,不敢接受秦枫的搀扶。

“哎,毛老爹不必客气。”秦枫笑道:“我与毛兄,已经是朋友了!既然见到,我送你回家,也是应该的。”

“啊……那就多谢秦大人了。”朱元璋不再推辞,慢吞吞地走着。

不远处暗中缀着的大内侍卫,以毛骧为首,俱都是惊出一身冷汗。

这个距离!

倘若这个秦枫包藏祸心,那……就算是大罗金仙,也无法救驾。

好在秦枫并不是刺客,搀扶着眼睛不便的毛老爹,走在田间地头,同样为自己做出的成绩骄傲着,偶尔也会指着水田里的丰收景象,跟毛老爹说上几句。

“秦大人学究天人,深谙农事,真是我淳化县的福气啊。”朱元璋由衷赞叹道:“我虽然瞎了眼,倒也听说书人说起,什么神机妙算刘伯温啊,什么无双战神徐达啊……但依老汉的想法,这些人呐,可都比不上秦大人……”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的心声。

那些开国功臣固然功勋卓着,但秦枫搞出来的这套灌溉新法,虽然刚刚铺开,但未来对大明的影响极其深远。

土地,粮食,收成,才真正是国家根本!

不过,朱元璋故意再次提到“战神”的关键词,倒是有几分想法,是为了自己的老兄弟徐达鸣不平。

因为之前,秦枫的心声里,真真切切,把李文忠的那个刚出生的孩儿,叫做是“大明初代战神”。

这没道理啊!

一开始,朱元璋十分欣慰,高兴着大明后继有人,江山永固。

可是渐渐地,就对其中的“初代”二字,甚是不解。

初代的意思,就是第一位。

后面还有没有堪比李景隆的战神,且先不论,可是难道连那些跟随朕南征北战,打下万里神州的开国功臣,也没有能跟他相比的?

不该啊!

其中功勋最为煊赫的,自然是魏国公徐达!

徐达的军事才能,举世皆知,乃是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半生戎马,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难道这样的功绩才能,都无法跟李景隆相比?当不起第一代的大明战神?

朱元璋在心里替这位老兄弟不平,刚好有了跟秦枫相处的机会,便小心翼翼地试探一句。

“哈哈哈!毛老爹太抬爱了。”秦枫哈哈一笑,自然不去接这个僭越的话头。

可是,心声藏不住。

第一句话,就让朱元璋差点瞪大眼睛。

【徐达?他算什么“战神”……】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