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等到众人看到尚书府里面的情景也是无语了好一会儿。
估计,知道想要考文才拦住他们,是没戏了。
毕竟苏辰安可是拥有状元的才华,谁会这么想不开,挑战他的强项。
所以选择拦门的内容,竟然全都是体力方面的。
可想而知,一点水分都不想给他们掺。
\"苏大人请接招!\"
随着清脆的娇喝,一卷洒金红笺从门缝中飞出。
苏辰安伸手接过,展开一看,三道别具巧思的体力考验跃然纸上:
其一,在半个时辰内,将二十担清水倒入府内荷花池;
其二,蒙眼绕过摆满瓷瓶的九曲回廊,不得碰碎任何一件;
其三,用竹篮接住从二楼抛下的三十个绣球,且绣球不得落地。
围观人群发出一阵轻笑,这三道关卡看似不难,实则暗藏玄机。
二十担清水虽不算极重,但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考验的是耐力;
九曲回廊摆满价值连城的古董瓷瓶,蒙眼穿行不仅需要胆量,更要对路线了然于心;
接绣球看似简单,可从二楼抛下的力度与角度难以预判,稍有不慎便会功亏一篑。
苏辰安忍不住摇头苦笑,眼神有些埋怨的看向自家好兄弟。
毕竟刚才,给他们出题为首之人,可不就是自家好兄弟的未婚妻吗?
就叶姑娘的武力值,他们几个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不过好在,里面的内容,并不是真让他们真刀实枪的干。
虽说有点难度,也很有挑战。
但是,为了抱得美人归,这点考验,这点阻拦又算得了什么。
苏辰安凝视着府内蜿蜒的青石板路,忽然瞥见墙角废弃的木轮车和堆叠的木桶,眼中闪过一抹光亮。
他快步走到管家面前,低声询问:\"府上可有麻绳与长竹?\"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立刻指挥伴郎团行动起来。
只见苏宝成等人听从指挥将木轮车翻倒,用麻绳将四个木桶捆成井字形,悬挂在车架两侧。
苏辰安则将长竹一端削尖,插入池塘边的泥土,另一端用绳索固定在木轮车的车辕上,做成简易的杠杆装置。\"
水满后,只需下压车辕,木桶便会倾斜倒水!\"
他一边解释,一边示范。
随着吱呀声响,第一辆载满水的木轮车被推出。
苏辰安站在木轮车旁,手持长柄木勺,精准地将水舀入木桶,避免水花四溅浪费时间。
待四桶水装满,他大喊一声:\"起!\"众人合力下压车辕,清水如银练般倾泻入池。
\"好法子!\"
围观人群中爆发出喝彩声。
苏辰安却不停歇,指挥众人将五辆木轮车依次排开,形成流水线作业。
有人舀水,有人推车,有人倾倒,分工明确,效率大增。
寒风卷起他额前碎发,却掩不住眼中熠熠生辉的自信光芒。
当最后一桶水倒入池塘时,铜壶滴漏的浮箭堪堪指向半个时辰的刻度。
尚书府门内传来惊呼声,就连出题的邱露兰也忍不住探头张望。
毕竟这一题,身为,姚飞雪的闺中密友,之前她可是一直都为自家好友不值得。
却不想今日真正见识过对方的聪明才智,才知道自己好友的眼光,那真真是没得说。
苏辰安掸了掸衣袍上的水渍,朝紧闭的大门拱手笑道:\"雕虫小技,还请姑娘们海涵。\"
门内的人听到这一句话,也是二话不说,愿赌服输的把面前的大门打开。
只不过虽然过了第一关,这第二关,可没那么容易。
尚书府九曲回廊前,三十六件古董瓷瓶错落摆放,釉色温润,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苏辰安被蒙上双眼后,深吸一口气,先静静站定,竖起耳朵捕捉周围的细微声响。
回廊外宾客的窃窃私语、远处传来的鼓乐声,还有廊下铜风铃偶尔的轻响,都被他一一分辨。
他伸手扶住廊柱,指尖在粗糙的石面上摸索。
很快,他发现每根廊柱底部都刻着凸起的小圆点,间隔并不均匀。
苏辰安心中一动,顺着圆点的方向,用脚轻轻试探地面——
果然,在第三个圆点旁,青砖的接缝处微微凹陷,暗示着此处有瓷瓶摆放。
迈出第一步时,苏辰安从袖中掏出一方帕子,轻轻抛向前方。
听着帕子落地的声音,他判断出前方暂时没有障碍。
接着,他缓慢移动脚步,每走一步都用脚尖轻扫地面,根据青砖缝隙的触感变化来确认路线。
当靠近瓷瓶时,他特意放慢速度,手臂微微前伸。
手掌轻轻扇动空气——通过气流的微弱变化,他能感知到瓷瓶的大致方位。
行至回廊拐角处,苏辰安遇到了难题。
这里的气流明显紊乱,仅凭空气触感难以判断。
他灵机一动,摘下腰间玉佩,轻轻敲击廊柱。
根据回声的不同,他发现右侧传来的声音更为沉闷,判断出瓷瓶就在右侧。
为了保险起见,他又解下外袍的腰带,绑在手腕上,慢慢探向右侧。
当腰带碰到瓷瓶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时,他准确地调整方向,顺利绕过障碍。
越往前走,瓷瓶的摆放越发密集。
苏辰安保持着沉稳的节奏,时而蹲下身子,用膝盖感受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时而侧耳倾听,根据瓷瓶上悬挂的流苏随风摆动的声音来辨别位置。
有好几次,他的衣角几乎擦到瓷瓶,但都凭借着精准的判断及时避开。
当终于走到回廊尽头,苏辰安伸手触到冰凉的木门时,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他摘下蒙眼布,额头上已沁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依然明亮自信。
尚书府的管家连连点头:\"苏大人心思缜密,步步为营,这一关过得漂亮!\"
绣楼内,姚飞雪听着自己贴身丫鬟转述的现场,他未来夫君的才智,惊艳众人。她脸上也不免泛起红晕。
身旁的春枝笑着说:\"小姐,您瞧姑爷多有办法,既不莽撞,也不畏缩,这般聪慧的郎君,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姚飞雪低头浅笑,手中的帕子绞出细密的褶皱,满心都是欢喜与期待。
最后一关接绣球时,苏辰安站在庭院中央,手持竹篮,目光专注地望着二楼。
绣球如雨点般抛下,他灵活地移动脚步,时而侧身,时而跳跃,竹篮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当最后一个绣球稳稳落入篮中时,尚书府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