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年的长子今年十八岁,原定在年底成亲。
可他在前不久受了伤,以前的活计干不成了,准亲家那边颇有微词。
朱永年想把衙门的差事给老大,可他也才三十多岁,总得给自己找些活儿干。
韩泽玉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不仅解决了他的困境,更是把他全家老小的生计问题一并解决了。
韩泽玉要在京郊盖药园,他准备把二堂哥一家带走。
农场需要人管理,朱永年在衙门干了二十年,即便退下来,但经验跟人脉还在,管理农场绝对不在话下。
隔几年就换个管事,也省得养出些蛀虫来。
泽安堂哥这些年兢兢业业,一直钻研药材种植与培育,丁香表现的也不错。
韩泽玉的眼里不容沙子,因为会疼。
但指尖滑落的没关系,因为无关痛痒。
只要不触碰底线,其实韩泽玉对于手下人还是很包容的。
农场这边交给朱永年管理,药园那边有大姐看顾着。
苏时念经营惠民堂十二年,说不上经验有多老道,但也不是能随意糊弄的。
药材生意有她的分红,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孩子有他舅舅在,前途也不用操心。
王通考上秀才后,在青山书院谋了份差事,而立之年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苏时恩等人到达青山县,简单休息一晚,第二日就去宴会上当吉祥物了。
正五品的京官,就连本地县令、通判等人都上赶着巴结送礼。
这群人中,就有苏云竹那位三代单传的公爹。
苏云竹抿了下唇,这把年纪还在八品的位置上晃悠,送礼都抢不到前面,比她弟弟差远了。
当然,比苏时恩差的就更远了。
想到这一点,苏云竹的心情突然就变得微妙起来。
曾经那个因为一幅画像,就跟她薅头发、扯衣领、打的难分难舍的废物大哥,竟能有如此造化。
不得不说,这造化还真是弄人啊!
成亲后的日子还不错,她嫁了个好男人,就是婆家太过乌烟瘴气。
尤其是那个偏心眼的老虔婆,每每看见她,苏云竹就能想起那个胎死腹中的孩子。
苏云竹养好身子后,接连生了两个孩子,现如今儿女双全,可就是亏损了元气,看起来憔悴许多。
苏时念比她大四岁,气血足,精神好,人看着也年轻不少。
现在苏云竹会下意识的回避,不想跟她站在一起,怕被当做比较的对象。
看着喜笑颜开的父亲,以及被众星捧月的苏时恩,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期盼,那便是相公能金榜题名。
苏王氏看着女儿落寞的神情,她的心里也不好受。
只希望女婿能争气些,哪怕考个三甲进士也成,她出钱给孩子铺路,只求离得张家人越远越好。
韩泽玉跟铁柱等人坐在一起,这桌都算是能吃的,因此菜都是用汤碗装的。
韩泽玉说过不打秋风,那就连一个眼神都不会往礼账上飘。
韩泽玉运筷如飞,吃的虎虎生风。
都是小钱,他不在乎,他家里有矿,他高风亮节,他视金钱如粪土,他……
管家抱着个木匣子过来,弯下腰,恭敬问道:“大少奶奶,夫人叫老奴把礼金跟礼账给您送过来,要不您过过目?”
“哎呀呀!我都说不要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婆婆真是太见外了,那什么,你把匣子放这儿吧!”
韩泽玉无奈叹息,他真的推辞了,就是没推辞过,盛情难却,他也不忍心拂了长辈的好意。
铁柱正直道:“主子,我觉得您有点儿装了。”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铁柱的话,韩泽玉认真反省。
“谁说不是呢!都是我的错,原本我还想教你如何去伯府捞金,想想还是算了,我不能一错再错,知错不改。”
铁柱委屈道:“主子,我错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韩泽玉扯下个大鸡腿,塞到铁柱嘴里。
“你没错,你只是爱说大实话,你一点儿错都没有。”
赵峋淡定的将自己喝剩下的半碗鸡汤递给铁柱,喝吧,原汤化原食。
呜呜呜,铁柱感动的说不出话,夫郎对他可真好呀!
苏时恩以为自己会笑到脸发僵,可直到宴会散场,他也没发现需要他笑脸迎合的人。
这就是权力带来的好处,众人只道他年轻有为,殊不知娶对了夫郎,才是他少奋斗半辈子的秘诀。
都说娶妻娶贤,贤妻旺三代。
可能是他俩没有后代,玉哥儿把功力都发到他身上了。
烛火下,两口子依旧像从前那样,坐在床榻上数钱,一起看礼账。
“咱们何时启程?”
“有什么说法吗?”
苏时恩沉吟道:“回去早了能赶上陛下的四十岁寿辰,回去晚了能躲过去。”
韩泽玉愣了一下,原来还有这么个说法。
以后要在天子脚下讨生活,故意拖延时间不大好。
苏时恩等人有迟到的理由,他们本就是普通人,把腿跑没了也赶不上帝王寿宴。
可韩泽玉的速度一骑绝尘,赶不回去的理由只有一个,那便是他有意为之。
皇上没特意提及此事,更没让马昭旁敲侧击,是真的不在乎,还是想看看韩泽玉的表现?
你说说一个进入不惑之年的帝王,整得跟二八少女似的,跟他整期待感呢?
“那我先回去,你晚点儿回去更好,还能避嫌。”
苏时恩点头同意,毕竟他升官的速度太快了,的确容易遭人诟病,避避风头也好。
帝王寿辰肯定是最受瞩目的,还是把机会留给别人争奇斗艳去吧!
主要是他也不知道送什么,要不把新话本的大纲送给陛下,让他一睹为快?
“对了,你要送什么贺礼?”
韩泽玉随口问道:“皇上喜欢什么?”
苏时恩斩钉截铁的吐出一个字:“钱!”
韩泽玉无语,还真是直接,怪不得他跟皇上有共同语言呢,原来大家是同好。
“容我琢磨琢磨,有没有不花钱还体面的贺礼。”
苏时恩无语,你们还真是君臣相得益彰。
他突然就想起了皇上的爱好,喜欢用墨宝赏赐臣子,还真是经济实惠又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