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就算是自己不做,也不会允许别人去做。
像是拉拢大司马这般的重臣和实权人物,也只能宣文宗的女儿去做。
可他一共只有三个女儿,让谁去这就等于是把谁往火坑里推。宣文宗虽是帝王,知道取舍,但他现在还没有做好牺牲女儿的准备。
现在被三公主这一提醒,让他想着,这的确是一劳而永逸解决事情的办法。真这样干了,一旦在怀了袁家的血脉,那个时候,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孙子,大司马也只能为他们这一脉所用。
只是,这样做,对自己的女儿太不平公了。
宣文宗这一会很想说,大司马的事情还可以放一放,至少现在还没有逼到他要牺牲女儿的地步。但这话不等他说出来,脑海中突然就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影卫和他汇报的,***因为被大皇子而出卖,怕被太子责怪,而躲在宫中两天没出门的事情。
难道说...
难道说盈儿过来就是提醒将***嫁给大司马的傻儿子吗?
是,***最近表现的的确不好。竟然想要撇开太子与大皇子亲近,这是在和怀云公主学吗?
当真是好得不学,坏得学,还一学就会。
宣文宗知道了内情之后,也是十分的生气,气自己这个女儿的不争气和愚蠢想法。
但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女儿,纵然就算是错了,那也只有自己能惩罚她,其它人谁敢打她的主意,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这般想着的宣文宗,脸就有些黑了起来,接下来说话的语气也变得重了一些,“三公主,你是不是想要让朕赐婚,让***嫁给大司马那个傻儿子?”
口气中的不快,便是连一旁伺候着的布达春都听了出来,当下是紧张不已。
“三公主,小姑奶奶呀,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得宠了,就敢做糊涂事了,我们这位皇帝,脾气那向来是让人琢磨不透的呀。”
就在布达春在替其担心,宣文宗的脸色也是愈发难看的时候,三公主开口了,“嗯,盈儿怎么可能会有这个意思,***再不好,那也是我的皇姐,我怎么可能让她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呢。”
“你不是这个意思?”宣文宗也愣住了,一时间竟然有一种看不透女儿的感觉。
“当然不是了,盈儿是说,我已经长大了,是应该为父皇分忧的时候,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嫁到大司马府上去。”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公主接下来的这句话,直接让宣文宗石化当场。
即便是一旁的布达春也是一脸不解般的看向着三公主,大有一种,我在哪,你们说了什么的感觉。
“你要嫁到大司马府,要嫁给大司马的那个傻儿子?”数息之后,宣文宗终于缓过了神来,然后就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对。其实父皇也知道的,盈儿以前是什么样子,早就没有什么未来了,若真有什么好人家,想必他们也会嫌弃我的过去,但以儿臣的身份,若是找一个普通人家嫁了,那将皇家的脸面摆在那里?”
说到这里,三公主还有意地叹了口气道:“即如此,倒不如就嫁到大司马府,想必以盈儿的身份配一个小傻子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吧。这样皇家有了脸面,大司马得了父皇的好处,以后也会一心为父皇办差。若是以后盈儿可以怀了袁家的骨肉,那就更不用担心大司马会起什么别的心思,这岂不是父皇最想看到的吗?”
“可...可那是一个傻子呀。”
宣文宗知道三公主说得有道理,但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许给一个傻瓜,他心里还是会过意不去。
“没事呀,父皇也不是要用他,用的是他的父亲,再说了,盈儿不笨呀。到时候我还可以帮着父皇监督大司马,岂不是最好了?”三公主还是一副为君分忧的样子说着。
“但...”宣文宗这一刻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了。
“但什么呀,父皇,盈儿从小就受着皇家的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也是应该到了为皇家出力的时候,您说对吗?”
“对倒是对,但就是...就是委屈你了。”
随着宣文宗这句委屈出口,实际上,他的心中已经接受了这个提议。
“不委屈呀,大司马府距离皇宫并没有多远的,盈儿想父皇了,可以随时回宫里来的,难道盈儿嫁了人,父皇就不允许盈儿回来看您了吗?”
“当然不是,盈儿永远是父皇最疼爱的女儿,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回到皇宫里来的。小布,马上把这道旨意传下去,不管何时,只要盈儿想,整个皇宫就没有她不能去的地方,而这道旨意一直有效。”
“臣遵旨。”布达春于一旁连忙答应了下来。
“嘿嘿,父皇最疼爱盈儿了,但就是不知道大司马会不会同意呢。所以盈儿想,不如先去一趟大司马府,去看看我那个未来的夫君好不好?”
“好,一切都依盈儿,都依你。”宣文宗十分感动的说着。
......
东宫。
太子正在厅中来回踱步。
三公主回来了,但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到自己这里,而是先去了贾平安那里,跟着就去了父皇那,这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吗?
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子竟然有些生气。
放在以前,三公主做什么他才不会去管呢。
也就是这一刻,他已经意识到三公主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他甚至有些依赖对方的意思了。
终于,在天都快黑下来的时候,三公主来了。
“你怎么才来?”一见面,太子就有意露出了不悦之态。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三公主此时可不复以前,早就心中了底气,面对着太子的时候,一点也不怵。
“你是不是先去了贾平安那里?”太子眼见三公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有意板着一张脸说着。
“对呀,贾待诏一直给灾民提供粮食,我这一次过去就是确定继续送粮的事情。”
“那你又去了父皇那里做什么?”太子一时无言,只好再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贾平安的确一直给灾民提供着粮食,为此,民间现在对这位贾待诏又多了一个称呼——贾大善人。
真是的,善人就善人好了,怎么还大善人呢,说得好像他多不了起一般。
这其实也是和贾平安的姓有关,贾等同于假。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假善人呢,所以加上一个大字以做区分。而现在,有关这个叫法早已经传遍了整个昌都城。
对此,当然有人不服气,可只能在心中想一想,因为在这一次灾民的事件之中,贾平安付出的的确是最多的。除了户部的拨粮之外,就在没有哪一个个人甚至是世家有贾平安贡献出来的粮食多。
凭此一点,人家拿出了这些真金白银,叫上一声大善人有问题吗?
如果有谁敢公然的质疑,一定会有人直接用口水喷他一脸。
你不服气,那你也拿粮食出来,白白地救助灾民呀,也不用多,你能拿出贾平安贡献出来的一半,就算你厉害。
太子也是听到了这些说法。要说心里一点也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一想到这个人身体不好,活不过三年,便没有在与其计较下去的意思。
与一个要死之人攀比,那不是自寻烦恼嘛。
想明白这些,太子就不好在这件事情上说些什么,而是问起三公主为何先见父皇,不见自己的原因。
“去父皇那里,当然也是为了太子皇兄好了。”
“为孤好?”太子指了指自己,有些不太明白的样子。
“对呀,你不是一直想着怎么拉拢大司马为自己所用?就是这一次,急叫我回来,想必说的也是这件事情吧。那皇妹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做到喽。”
“什么办法?”对于三公主卖关子的行为,太子不仅不反感,还有些迫不及待的意思。
“就是...把我自己送给大司马府呗。”三公主说起这个,就像是说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一般。
而实际上,她的心中真没有多少的难受。
反正也是要嫁人,那为何不嫁给一个对自己以后事业有帮助的人呢?
想想贾平安故事里的武媚娘,那可是接连伺候了父子两人呢,等到她达到了人生巅峰,手握重权的时候,那时不是想喜欢谁就可以喜欢谁,想得到谁就可以得到谁,不是挺好的嘛。
当然,要说一点委屈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如果有可能的话,三公主最想嫁的人就是贾平安。
但这也只是在心中想想,她是不会说出来的。
贾平安在她心中可是高大上的存在,如果自己身子还是干净的时候,自然是可以争取一下,可是现在嘛...
还是算了吧。
三公主自感,她是配不上贾平安的。所以她根本就不提这件事情,别到时候真露出了这个意思,回头连朋友都做不了。
三公主的这些想法是之前就有的,所以她并不伤感。但太子却是被这句话给说糊涂了。“三皇妹,你说,把自己送给了大司马府,你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