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她还背叛过太子皇兄,可谁让太子重视三公主,而不重视自己呢
再说了,她已经知道害怕了,并且在大皇子出卖了她之后,她已经决定,重新回到太子皇兄的身边,那知错就改还不行吗
幼稚的长公主,却不想想,涉及到江山传承,岂是你说一句我错了,就可以重新赢得别人的信任了
真以为太子身边无人可用,非要用你这个做过二五仔的人
“你很不喜欢你的三皇妹嫁到大司马府”吕皇后根本不知道此时的长公主心中在想些什么。她虽是皇后,脑子却并非多么的灵光,她现在想的是为何长公主要嫉妒三公主的事情。
长公主很想回答是,现在谁不知道大司马威风啊!
连康王都敢硬怼,关键是人家还屁事都没有。
别看长公主这段时间就呆在宫里哪都没去,外面的一些消息她还是让人给打听了。太子、三皇子、就是被禁足的大皇子都想拉拢大司马。
可以想见,现在谁与大司马搞好了关系,那无疑就会成为一块香饽饽,引得众人吹捧。
而长公主就喜欢这种被人吹捧的感觉,就在她还想着怎么样拔得头筹,自己怎么做可以与大司马拉上关系的时候,突然有消息传出,三公主要嫁到大司马府,那她如何会高兴。
在长公主看来,就算是自己得不到大司马的友谊和支持,也不能让三公主给夺了去。想想,有人与她作对,她能高兴起来才是怪事。
当然,若是让她去嫁给袁岩,大司马的那个傻儿子,她又是不愿意的。
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生命,尤其在这个从一而终是主流的时代,长公主是不愿意拿自己一生幸福去换的。
“没有,我就是为三皇妹抱不平,大司马的儿子是一个傻子呀,三皇妹怎么能嫁给这样的人,这不是给我们皇室脸上抹黑嘛”
嘴上说的与心中想的并不一样,这几乎成为了权贵之人天生的一种习性了。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之中,若是你随便的就去相信别人,怕是根本就不活不到现在这个年纪,长不了这么大。
一说起脸面的事情,吕皇后也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感觉。
自己的女儿竟然嫁给了一个傻子,这说起来终不是很光彩。也就是太子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来找了她,让她不要去阻止,吕皇后这才压下了断了这门婚事的想法。
不然的话,就算是宣文宗坚持,她这个做皇后、做母亲的,也要与其分辨一番。
在这一点上,长公主倒是继承了吕皇后的特点,母女都是一对把面子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的人。
“哎,你这样想并没有错,但你父皇决心已下,怕是更改不了了。”吕皇后还算不是傻到家了,没有提及太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许她也考虑到眼前的这个女儿背叛过太子的事情吧。
“怎么就改不了,现在不是还没有赐婚吗只要母后和父皇好好说一说,说明其中的厉害...”长公主还想说服母后去破坏这件事情。可直接就被吕皇后给打断了,“行了,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还是说说你自己吧。考虑到你是皇姐,你的婚事要在你三皇妹头前办才行,你说说,心中可是有什么让你有好感的人选吗”
突然就说起了自己的婚姻大事,长公主的注意力迅速有所了转移。“女儿还想伺候在母后身边呢,我不嫁。”
长公主不是不嫁,而是没有玩够呢。
自己在皇宫之中,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父皇和母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根本就不会多管自己。但若是自己有了夫家,那无形之中就等于多了许多可以管着自己的人。
公婆要伺候吧
妯娌关系要处好吧
包括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就是府中的一些下人,他们会不会听你的,会不会对你的命令阳奉阴讳,那都是需要操心的。
总之一句话,一旦嫁了人,那就是泼出去的水,再想像现在这般的自由,甚至想随时的出入皇宫,那都要先看夫家的脸色才行。有着这么多的坏处,长公主才不想嫁人呢。
“胡闹,女人早晚都是要嫁人的,你看看当初的长公主,现在的怀云公主多么韧性,但最终到了年纪不还是要嫁出去的吗行了,你就说你心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吧,如果没有的话,那这件事情就要由你父皇来指定了。”
“不!我不嫁人,我还想在伺候母后几年呢,好不好。”长公主开始了撒娇大法。以往这样做,吕皇后就会心一软,基本上都会听她的。
可这一次嘛,显然是不行的。
在吕皇后眼中,皇帝是第一位的,这涉及到她现在的幸福生活。
太子是第二位的,这涉及到以后自己的幸福生活。
而现在,这两个男人都已经达成了一致,那她怎么可能会反对嘛。
女人,说到底,在这个时代还是要靠男人而活的,更不要说,吕皇后原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主见。
吕皇后的态度突然间如此的坚决,长公主的眼泪都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她是真的不想嫁人呀。
“行了,派人看住她,现在是特殊时期,就不要让长公主四处乱走,就呆在雪阳宫里好了。”吕皇后算是看明白了,长公主心中并没有心仪的男子,即是这样,那婚事便由皇上做主好了。
继大皇子之后,长公主也被禁足,成为了宫中又一趣闻。
......
永宁宫。
贤贵妃正在伺候自己种下的花花草草,三皇子便着急地赶了过来。
“母妃,您听说了吗,父皇要给长公主许配人家,已经提前一步将她给禁足在宫里了。”
“知道了,但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贤贵妃瞥了一眼有些急燥的儿子,手没有停,继续的修剪着一株花苗。
“母妃,您怎么就一点也不急呢。三公主一旦真嫁到了大司马府,那太子那里就等于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外援。文有首辅,武有大司马,太子的位置就稳了,这样一来,我们还拿什么和他去斗呀。”三皇子自然是有野心的,他从小就有些看不起太子,认为这非是仁孝之君,相应的,自己才更像父皇,他才应该继承大统。
“斗斗什么斗”贤贵妃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然后从一旁女官彩依手中接过了一条手帕,一边擦拭着好看的纤纤玉指,一边说道:“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给你的,才是你的,争与斗那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贤贵妃倒是有些佛系。
或是说,她是一个极为聪明的女子。当今的皇帝,正是春秋鼎盛之时,那身体要多好就有多好,在床上都壮得如一头牛犊一般,她可是深有感触。
这样的男子,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还有大把的寿命可活。这种时候,谁想要分享他手中的权力,那就是在自己找死。
没有看到,大皇子就是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现在被禁足了吗
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儿子是一个神童,读书很厉害。可在她看来,这些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或是说读书读傻了,这点事情都看不明白
天天总想着去争、去抢、去斗。岂不知,不争才是争,不抢才是抢呀。
任由太子和大皇子他们去斗,等到有一天,他们两败俱伤了,也把皇帝的耐心磨没了,那就一个个把他们都给收拾了,那个时候不就剩下三皇子可以继承大统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举。
真是的,连自己一个天天呆在后宫之中的妇道人家都能看明白的事情,偏偏自诩聪明的儿子就看不清楚。真不知道,天天围着儿子的那些所谓的读书人,所谓的聪明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彩依,回头拿笔银子给书哥儿的那些老师,让他们都散了吧。再重新招募一批读书人教习三皇子殿下。”做母亲的,是不会真与自己儿子生气的,但儿子身边的那些人,那应该换就要换。
“母妃,您怎么能这样做。”三皇子李康书一听到贤贵妃又要给自己换老师,当下就有些着急了。
这些年来,母妃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换老师,使得他总是在适应老师的过程中,都让他有些烦了。
“行了,听母妃的,你吃不了亏。”贤贵妃并没有去解释的意思。有些事情,她说给儿子听是没有用的,甚至还会起到逆反心理。只有让他真正靠自己去想通了,那才会真正起作用,会成长起来。
三皇子白跑一趟不说,相反身边的老师又被换了一批。可以想见,接下来他还要重新经历一个陌生的环境,等到他把身边的人重新熟悉了,那又不知道是需要多长时间的事情。那自然在这一段时间里,就闹腾不出什么事情来了。
三皇子有了其它的心思,却被聪明的贤贵妃给压了下来。只是在不远处的永和宫,德贵妃却是实在压不住这股子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