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条消息看似对我十分有利,但怎么确认消息真假是一个难题。
“万林”山贼归顺朝廷倒是无关大雅,他们在奎州的南边,等大军打到那边,他们不归顺也得归顺。
倒是翻将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是真的要投靠我,那除寇军和虎翼军推进奎州的速度会加快数倍,甚至可能会做到兵不血刃。
可要是有诈,那就有些敌我难分了!
我其实不想歼灭三皇子的军队,能一个不死的全部收下来,自然是最好。
……
等等!
我为什么要烦恼?
我有手下啊!我的大臣、武将干什么?不就是为我分忧吗?
随后,我把这两个消息传给了关键的将领,杰、周展功、萧破武、文将军、沈易东、陆津风、宋今安七人。
这些人是我能保证不是三皇子的人,万一翻将军是真的投靠我,三皇子得到消息后,肯定会对翻将军动手。
翻将军信上说的很清楚,他明面上是安定军将军,但也是受制于人,安定军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之前三皇子要求他带着安定军进兵雨州,与林奕凉的无畏军剿灭“万角”流寇,结果被翻将军糊弄过去。
他明显的感觉到三皇子不仅仅是要剿灭“万角”流寇,大有要兵围京城的想法。
为此他联合另外两大世家,把兵稳稳的控制在奎州境内。
而这其实也合理,从之前三皇子的一些后手就能看出来。
三皇子在我还没出现的时候,把临海州作为他迫不得已的后退之路、盘踞之地。可见那时候,三皇子和奎州将领们关系不是很好。
我让杰他们自己想办法确认翻将军投靠是否是真的,以及确认后怎么利用。然后再把想到的主意上报给我,由我来决定是否可行。
……
元月二十三,各州完成了州试,天气寒冷,只能先委屈学子们大老远过来京城。
我已经命令各地官员在路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包括衣食住行。
也是今天,我终于可以出皇城了。
一大早皇宫就非常的热闹,禁军、太监、宫女、几名妃子——秦仇丑、熙妃、荷叶、梅夏颖,最后则是太后。
我本来是不想带这个疯女人出城,但她死缠烂打我也被逼无奈。
知雅已经回到太后身边重新作为贴身宫女;
知了因为是众生教的人,已经离开太子妃,成为梅夏颖的贴身宫女。
而我的贴身侍女叫白叶,还要负责我记录我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起居郎”。
她属于哪一派暂不知道,不过已经跟了我两个多月,手无缚鸡之力不需要太过担心。
正史是不是真的,没有人敢担保。
但野史一定很野,没人不感兴趣。
而野史可不管皇帝是不是驾崩了,“起居郎”可以避免皇帝的“野史”被散播。
……
刚刚踏出皇宫的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皇宫门前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群人,仿佛没有尽头一般。
大路两旁的士卒更是密密麻麻,每隔两米就有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立着,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大路上,一辆六驾马车格外引人注目。
那马车的造型堪称奢华至极,仿佛是用黄金打造而成,通体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车帘则是用黄色的纱布制成,随风飘动,宛如仙子的裙摆。
这辆马车并非普通的四四方方、封闭的构造,而是在中间竖起了一把巨大的“伞”。这把“伞”足有两米高,撑开后的范围也有两米多宽,将整个马车笼罩其中。
这样的设计使得我即使坐在马车上,也能够毫无阻碍地看到周围的所有环境,视野十分开阔。
在马车前方不远处,一些不太忙碌的文官和武将早已恭候多时。
他们的官阶并不高,在这三个月里,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仅仅只见过一两面而已。
至于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和大将们,此时都忙碌得不可开交。
原因无他,春闱即将到来,这可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时刻。
六部的官员们都在全力以赴地筹备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以确保这场考试能够顺利进行,万无一失。
此外,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奎州的乱党和阳州的水贼也开始蠢蠢欲动。
将领们已经在做出手的准备,要将这些内乱平定,以消除伊国内部仅存的隐患。
“陛下,上车吧!”
身后的太监提醒了我,我则快速上了六驾马车。
说是马车,其实算是半张床,布料和我睡觉的布差不多,是全国最好、最贵、最稀有的布料。
我在上面坐了一会,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就绪,却怎么都等不到马车出发。
“陛下,下命吧。”
唯一和我在马车里的宫女白叶提醒,我这才知道他们是在等我的命令。
我说道:“出发。”
马车逐渐动了起来,马车周边立刻围上一支百人队,带队的是梅无涯。
街道上很宽敞,但却没有多少行人,因为行人已经被安排在街道的边缘。
他们没有下跪,但都自觉的弯起身子,低下脑袋。
也有一些好奇的百姓,时不时悄悄抬头看向我这边,没有人多说一句话。
如果按照话本上的剧情,肯定早就有“喊冤”的百姓告御状。
而事实是,绝不可能出现这类事。
敢冲上来告状,第一个就要面对路两边士卒的必杀一击。
一切胆敢贸然突破士卒防线的人或者动物,都按照“刺杀”处理。
一路上的速度不是很快,主要是六驾马车,快起来六匹马会有些乱。
街道上还能看到一些摊子,身边摆放着许许多多的东西,琳琅满目的货品让人心动。
至于街道两边的高楼里,没有普通人敢站在我的头顶上,那里最多安排几名士卒防备意外。
不仅仅是高楼里安排人,连一些屋顶也有士卒看守,应该是防备江湖之人。
显然礼部、兵部在这方面下了苦功夫。
看着威严、隆重、庞大的队伍,我却开心不起来。
我似乎真的站在了伊国的权利顶点,但又好像失去了一些东西。
得之,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