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肃艰涩道:“她和你……不一样。”
“我们都是牧家女,有何不一样?”
“她是……父皇的嫔妃。”
“殿下,你是要说,就因为我妹妹是皇帝的嫔妃,皇帝就可以随意侮辱她的清白,随意要了她的性命?”
李怀肃张了张嘴,一下子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玉嫔是妃嫔,妃嫔的生死荣辱,可不就在皇帝一念之间?
宠爱也是他,怨憎也是他,杀戮也是他。
这……难道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默认的后宫生存法则吗?
李怀肃试图和云媞讲明白这个道理,“云媞,那是后宫,后宫中的女人……”
“不适用宫规,不适用律法,只适用皇帝一时的喜恶。是吗?”
沉吟片刻,李怀肃:“自古及今,不都是如此?”
所以,便对吗?
云媞笑了。
她眼眶通红,一点笑意却如静水流深的河上,覆盖的薄冰。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目的光辉。
美丽,却锋利。
云媞:“殿下,往后,你也要这么对我吗?”
李怀肃一愣。
这才意识到云媞说的那个“以后”。
他是太子,他的以后,是登基,是坐拥天下。
云媞的以后,是他给她的凤座,是被偌大一个后宫圈起来的,四四方方的一片天。
李怀肃:“孤……自然不会那么对你!你别怕!”
口中说着“别怕”,真正怕的,却是李怀肃。
这一瞬间,他在她眼中看到的,是无尽的疏离。
李怀肃忍不住,他上前一步,一把把云媞揽入怀中,下颌硬是蹭进她颈窝,“我不会那样对你,绝不会。我……我对你的心,你还不明白吗?云媞,你相信我……玉嫔的事,谁都不想,你不会那样的,你一定不会……”
好半晌,李怀肃感觉怀中女孩身子微微颤了一下。
云媞的声音闷闷的,“好。你说的,我都信你。”
除了说信他,还能怎么样呢?
云媞苦笑。
如今她的一身一命,是跟李怀肃绑定在一起的。她想要为妹妹报仇,为自己报仇,想要亲眼看着德昭帝忏悔,咽气。
能借助的,就只有李怀肃,盼着李怀肃早日当皇帝。
整理好心情,云媞从李怀肃怀中撑起身子,“殿下,新春家宴那日,我昏迷,算是出了大丑。父皇和母后可有怪罪?”
听云媞这般称呼,李怀肃心下一松,“不曾……”
“殿下,说实话。”
李怀肃顿了顿,苦笑:“皇后是不太高兴。可孤已经托宝宁去向她解释过了,你晕倒是谁也控制不了的,她不该怪在你身上。”
“父皇呢?父皇怎么说?”
“只叫你好好养身体。”
云媞点了点头,大概知道皇帝皇后对自己的态度。他们不喜欢她。
沉吟片刻,云媞:“母后赏赐的那两位美人如何了?我这几日身子不爽,殿下不叫我管事,如何安置的两位妹妹,我竟一概不知。”
“她们……”李怀肃顿了顿,才想起确实是有那么两个人,被皇后差人塞在他车中,带回府中。
李怀肃:“好像被花嬷安置到后院了。不过是两个宫人,你别多心……”
“不是普通宫人。”云媞仰头看向李怀肃,“请殿下即刻封两位妹妹为良悌。”
“好……呃,什么?”
李怀肃一下子愣住,心中升起一阵莫名怒气。
云媞叫那两个女人,一口一个妹妹,真是……莫名其妙。
谁是她妹妹?
李怀肃:“孤不喜欢她们两个,不想封。”
“殿下不喜欢吗?那可是两位美人。”云媞轻笑,“我喜欢,我与她们一见如故。”
“你……”
“殿下,那是皇后娘娘赏赐给您的贵妾,无论喜不喜欢,都要有个位份,皇后娘娘那边才交代得过去。”云媞已经彻底冷静下来,恢复了往日淡淡的语气,“殿下勿要让皇后娘娘操心。若你不喜欢两位妹妹的事传了出去,皇后娘娘怕是会继续为你选妃。”
这话,李怀肃竟无法反驳。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事,萧皇后真的做得出来。
“罢了,你说如何就如何,孤的后院,你做主便是了。”
云媞点头,却仍不放弃,“殿下何时去看两位妹妹?”
“孤不看了,你看好就好。都交与你处置。”
“好。”
云媞笑了。
这日晚些时候,从宫中带出的两个美人都被封为太子良悌。
消息传到宫中,萧皇后展颜一笑,“牧云安这个太子妃,做得可真憋屈。”
盛京城都传太子爱重太子妃,只有天家知道,太子李怀肃爱重的,那是前头死了的牧云媞。
这个牧云安不过是个赝品,放在太子身边,昭示太子的深情。
牧云安定是自己也知道自己尴尬,故而对皇后倒是言听计从。新春家宴上硬塞给她的女人,她不但不敢拒绝,还能劝太子封她们为良悌,真是怂得可以。
既然她这么听话,萧皇后便暂时熄了再把太子妃叫进宫中敲打磋磨的念头。
牧家的另一个女人,玉嫔,也死的无声无息。
萧皇后只觉心中大畅。
如今,她的璋儿一日日大了,虽还为开府,却已能上朝听证。
不过是再等上个三五年,这太子的位置,怕就要换人了。
另一边。
失了玉嫔,德昭帝今日有些没情没绪。年轻的女孩,鲜嫩的身体,一沾上,便断断是放不下的。
可他宫中那些妃子,就算保养得好,最年轻的也过了三十了。
若要再选人入宫,劳师动众,也总归要有个说法……
德昭帝最愿意向天下臣民彰显的,就是自己所谓的“德行”,自然做不出一把年纪还选妃的事儿来。
所幸,木子恩不知从哪儿寻来了一对容貌俏丽的双胞胎,送到德昭帝身边。
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子,一左一右,软玉温香地贴在自己身边,德昭帝只觉一颗心都荡出去了。却还要板着脸,“你才刚刚回来,将军的位置坐得还不稳,不要在这些小事上耗费精神!”
“儿臣知错。”木子恩乖巧地跪下,“可父皇的事,没有小事。”
这话说得德昭帝心中泛暖。
他那几个儿子中,老大早死,老二也早早就被打发到封地上去了,老三的娘出身寒微,是个几棍子打不出闷屁的闲散宗室,老四是李怀肃。
不,老四……其实该是李怀恩。
还是李怀恩最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