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景州难得能有这么有威严的时刻,继续呵道:“我说不能进,就不能进,还不把东西搬出去?”
一看安景州来真格的,那壮汉和其余伙计都急了。
“二少爷,你可别难为我们这些办事的人了!”
“咱们能把东西送过来,已经很不容易,又是领了安大将军的命令,这现在能进府,也是安国郡主下的令!”
“是啊,怎能说搬走就搬走?”
“咱们又该搬到哪里去?”
大家急得直拍手,嗓门也越来越大。
要不是面前站着的人是安景州,都想直接动手开始打人了。
安景州黑着脸,慢慢的,也回过味来。
他方才想着,安家没有这份实力,什么也做不了。
所以还深信不疑的以为,这一切真和安家没关系。
可是这些伙计,应该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那也就是说,都是真的了?
可安家是怎么做到的?
哪来的银子?
且不管安家是如何办到的,就这些东西,他也绝对不可能让人送进去!
就算安与时已经吩咐,说能把东西送进府里,那也不行!
安与时的性情,他确实已经不像是小时候那般了解了。
可现在,他也多少知道一点。
难道现在安与时松了口,这是安与时所希望的吗?
安与时什么都不缺,又怎么可能会看得上安家准备的这些东西?
还有,亲爹亲兄,把这些东西送过来,代表着什么?
这是要让人出嫁啊!
可是现在,安与时根本就还没有谈婚论嫁!
就算安与时和裴允之间关系很好,很有可能,能够走到最后那一步。
可现在也根本就还没到时候!
更何况,即便到了那一天,安与时肯不肯赏脸让安家过去送亲,那都还不一定。
说不定,都不能过去观礼!
所以现在来这么一出,安与时能不生气吗?
说到底,安与时之所以会吩咐让人把东西抬进去,肯定也只是想着,暂且先把舆论压下来。
可回头难道不会更恨安家吗?
所以他今日必须当这个恶人,就算是死,也不能让这些东西进去!
拦住这些东西,就是拦住安与时和安家继续交恶!
这么简单的道理,安景州心里清楚的很。
而且拦住这里,只是其一。
最重要的是,现在安与时已经知道,安家又开始玩这些把戏。
如果自己不尽快给个交代的话,那安与时岂不是会更加恨安家?
其实恨不恨安家,他倒也无所谓,只是他私心里,始终还是没有放弃,希望能和安与时,早日修复兄妹之情。
他发誓,他真的会用余生来弥补,自己从前对安与时的所有不好!
偏偏他那冥顽不灵的父亲和长兄…:
这么一想,安景州越发着急起来。
这里闹成这样,万一安与时出来看到这场闹剧,岂不是会更加生气?
他头有些疼,想了想,叫来跟着自己的小厮:“去我房里,把我枕头下的几个账本都拿出来,给安国郡主送过去,请她慢慢看,至于这里的乱子,我自会解决,无需她忧心!”
话才刚说完,那些伙计就彻底憋不住,尤其还看到门口那些侍卫根本就不想管,愈发胆子也大了起来。
当下,他们就拽住安景州,非要他给个说法。
“二公子,东西不搬进去,那搬去哪儿?你说!”
“扯这些做什么?给我走开些!二公子啊,这次的活,是安大将军让咱们做的,咱们又都是看在管事曾在安家干过活的面子上,才没先收工钱,直接把东西带来了!”
“就是!若是事情不办完,咱们怎么去找东家要工钱啊?”
“二公子,你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这些东西,说了让咱们搬到这儿来,现在好不容易到了,您不能挡着不让进门啊!”
“二公子,事儿就不是这样办的,你知道吧?”
“再说了,咱们是来送东西的,又不是来抢东西的,你这么拦着算个什么事儿?”
“说起来,二公子你还是安大将军的儿子,咱们这到底是该听你的,还是听大将军的?”
“若是不让咱们进去,你让咱们怎么弄?”
“二公子你简直太不像话了!”
“……”
群情激奋之下,安景州高高抬起手,来回反复的一句‘行了’,显得格外单薄。
到最后,他干脆不再争,就执拗的站在门口挡着,坚决不放任何进去。
就是闹得再厉害,他也不让。
到最后,这郡守府门前,本来就挤了东西挤了人的,再加上越来越多闻讯过来凑热闹的,越发水泄不通……
对于这一切,安与时全都知道。
手里的人都看不惯安家,现在安景州在闹,都乐得看白戏。
所以不管安与时想不想知道,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进展。
说实话吧……
她还是乐见其成的。
安家喜欢闹,那就让他们闹。
反正被笑话的又不是她!
再说了,不明真相的群众,越能早点得知安家那群人的真实面目的话,她也能越早些摆脱安家这群烦人精。
这会,她就舒舒坦坦的歪在榻上,手里翻看着安景州派人送过来的账本。
不得不说,安景州一个正经上过学的,办事还真有两把刷子。
这个账本,也是属于周府的。
却不是那些明显有问题,已经被搜过的账本,而是从府里后宅的日常开销中,挑拣出来的。
再者,这账本上面的内容,也被经手之人做的非常精妙。
乍一看上去,这上面的每一条都是极为普通的。
比如胭脂水粉,绫罗绸缎。
确实是后宅会用到的。
再有那些数字,瞧着也没什么错漏。
但安景州用朱砂笔勾了出来,其中每隔几页,就会有看商品和花销,都没什么错处的某条记录。
在采购这些东西的商铺!
比如明明是采买胭脂,去的确实一家杂货铺子。
花销上,写了个‘九’。
隔了没几天,又是同一家铺子买的胭脂,花销则变成了‘十一、八’。
安与时轻轻敲着账本,这后宅人再多,也不至于一买胭脂就是十来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