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确实很可爱。”大领导看着这两个小家伙,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眼神中满是喜爱。不过,他随即摆了摆手,说道,“但是那是孩子,我这么大岁数就不行了,太胖了容易三高。”
三高这个词还是之前姜君君过来的时候和大领导说的。当时,姜君君一本正经地给大领导科普了三高的危害,还列举了一大堆因为三高而引发的严重疾病,把大领导听得心里直打鼓。
从那以后,大领导对于自己的体重和饮食就格外注意起来。
“您放心吧,我肯定不会把您养得太胖的。”姜君君调皮地眨了眨眼睛,“我会给您搭配最科学的养生食谱,保证让您身体健健康康的,还能有精神头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三高这个词都记住了,继续保持哈。”姜君君一边往外走,一边嘴不闲着地和大领导斗起嘴来。她那俏皮的模样,就像一只灵动的小麻雀,叽叽喳喳个不停。大领导站在门口,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又宠溺的笑容。
“晚上我们可是要放烟花呢,您在这儿也能瞅见。等晚上的时候啊,您就朝着我们家那个方向使劲儿看,那烟花一飞冲天,噼里啪啦地炸开,五颜六色的,老好看啦。您可千万别羡慕哟。”姜君君一想到晚上那绚丽多彩的烟花盛宴,就兴奋得不行,忍不住朝着大领导炫耀起来。
她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期待和得意。
大领导听了,微微扬起下巴,傲娇地看着姜君君,慢悠悠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知道了,等初三的时候,你给我带来一些。在我这儿看烟花,那才叫一个清楚呢。”他心里琢磨着,在那么远的地方看烟花,哪有在这宽敞的院子里放,然后抬头就能看到漫天绚烂来得过瘾啊。
再说了,平日里这院子里冷冷清清的,自己也想体会体会人多热闹的氛围。当然了排除那些“烦人精”。
“您这可真是跟周扒皮似的,太会算计啦。”姜君君一边说着,一边调皮地伸出手,把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搓了搓,那模样就像在数着大把的钞票。“这烟花可不便宜呢,买起来得花不少钱。”她故意做出一副心疼钱的样子,皱着眉头,撅着小嘴。
“哟,你还差这点钱了?”大领导瞪了一眼这个满脑子都是钱的姜君君。在他眼里,姜君君就是个十足的钱串子,对钱那是格外在意。不过,他也知道这丫头就是爱开玩笑。
就在这时,他们的车缓缓地开了过来,稳稳地停在了门口。大领导二话不说,直接拉开车门,一把将姜君君塞进了车里,动作干脆又利落。
姜君君在车里还不忘探出头来,朝着大领导做了个鬼脸。大领导看着她那调皮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挥了挥手,转身慢悠悠地进屋去了。
姜君君坐在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大领导的背影,心里想着等初三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漂亮的烟花来,让这院子里也热热闹闹的。
年夜饭的氛围,就像是一场盛大而热烈的烟火表演,在这特殊的时刻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热闹与欢腾。而今年的年夜饭,更是热闹到了极致。
周家、古家、姜家、还有方家、慕容家,这几户人家宛如几股温暖的溪流,汇聚在了方家所在的大院里。原本宽敞的大院,一下子变得人声鼎沸。欢声笑语、高谈阔论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真让人有种房盖都会被这热闹劲儿给掀开的错觉。
大院里的人,只要是路过方家的都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多少是有点羡慕的,这几家可是都有实力的人。
方家一楼的客厅里,俨然成了一个娱乐的小天地。几张麻将桌一字排开,老人们围坐在桌旁,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牌,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开怀大笑,那“噼里啪啦”的麻将碰撞声,就像是欢快的鼓点。
还有一些人围在一起打扑克,纸牌在他们手中飞舞,伴随着阵阵的欢呼和惋惜声,气氛热烈得仿佛要燃烧起来。
再把目光投向厨房,那里简直就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战场。平日里,厨房大多是女士们的“领地”,但今天却是男士们的主场。女士们都被安排在一旁悠闲地休息,嗑着瓜子,聊着家常。
而男士们则系上围裙,在炉灶前大显身手。这些男士们平日里就被家里的女士们精心“培养”,厨艺个个都相当不错。他们熟练地切菜、炒菜,锅铲在手中上下翻飞,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不断出锅。
大家对他们的手艺也十分放心,时不时还会走进厨房,夸赞几句,让男士们干得更加起劲。
在厨房的一角,两个小豆丁——古越和姜墨正忙碌地干着活儿。
他们小小的身影在大人们的腿间穿梭,手里拿着剥大蒜的工具,认真地剥着大蒜,那模样就像是两个小大人。剥完大蒜,他们又拿起小刀,小心翼翼地削着土豆皮,尽管动作还有些笨拙,但却十分专注。
这两个小家伙一刻都不敢停歇,仿佛只要一停下,就会有什么“惩罚”等着他们似的。
兄弟俩干了一会儿,累得直起了腰,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接着,他们压低了声音,轻轻唱起了童谣:“小白菜,地里黄,......”那稚嫩的歌声里,满是小哥俩的苦楚。
他们心里委屈极了,不停地在心里念叨着:“我们是孩子啊!是孩子啊!”可他们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里就没有惯孩子的风气。
大人们从小就教育他们,在能干活的时候,就要力所能及地做事,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成长。没看见他们家除了几个年迈的老爷子和中年男士在玩,其余的年轻男士都在厨房里战斗吗。
而且,他们家的男士要是不会干活,出去说出来都要觉得丢人,女士们觉得是自己没有培养好。脸上无光。这真是没处说理的。
所以,尽管心里有怨言,但他们还是乖乖地继续干活,为这顿热闹的年夜饭贡献着自己小小的力量。
大院里,客厅里的娱乐声、厨房里的炒菜声和孩子们的童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热闹的年夜饭画卷。这热闹的氛围,就像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