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嚣背后,罪恶如影随形。重案六组刚刚从少妇出租屋遇害案的紧张侦破中抽身,还没来得及抖落一身的疲惫,新的案件警报便如凄厉的尖啸,划破了警局原本平静的空气。
那天清晨,城市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色绸缎轻柔包裹,浓厚的雾气弥漫在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之间。杨震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警局,刚在办公桌前坐下,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热茶,桌上的电话就像发了疯似的疯狂作响。他眉头微皱,迅速拿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的简短而急促的声音,瞬间让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如鹰。放下电话,他猛地站起身,环顾四周,大声喊道:“六组集合!城郊建筑工地发生命案,立刻出发!”
季洁正在整理上一个案件的资料,听到喊声,她迅速将文件合上,利落地别上配枪,和其他组员们一起,脚步匆匆地奔向警车。一路上,警笛声呼啸,仿佛要将这厚重的雾气撕开一道口子。
到达现场,只见工地一片嘈杂,工人们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尚未完工的建筑之间。但在一处偏僻的楼层,警戒线已经醒目地拉起,如同一条无形的界限,将罪恶与外界隔开。一名男子趴在地上,姿势扭曲,后脑勺处一片血肉模糊,显然是遭受了沉重的钝器击打,鲜血从伤口处汩汩流出,在尘土中蔓延开来,形成了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暗红色污渍。死者身旁,一把铁榔头静静地躺着,上面沾满了凝固的血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悲剧。
季洁蹲下身子,戴上手套,仔细地观察着尸体。她一边检查,一边说道:“从尸体温度和僵硬程度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应该是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这把铁榔头大概率就是凶器。”
丁箭在一旁皱着眉头,打量着周围杂乱的环境:“这工地到处都是建筑材料和杂物,找线索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啊。”李少成也点点头,两人立刻开始在附近仔细搜寻。李少成在不远处的泥地上,发现了几个模糊的脚印,他蹲下身子,仔细端详:“这脚印看起来像是工地常见的胶鞋脚印,不过这脚印这么模糊,想要找到有用的线索,难度不小啊。”
孟佳则忙着询问工地的保安和在场的工人。她走向一位年纪稍大的保安,温和地问道:“师傅,您昨晚巡逻的时候,有没有听到这边有什么异常动静啊?”保安挠了挠头,回忆道:“昨晚我巡逻的时候,大概十一点左右,听到这边有动静,但是因为这片还没完工,平时也有野猫野狗啥的,我就没太在意。唉,早知道……”
韩丽在和工人们交流过程中,得知了一个重要信息。她走到杨震身边,低声说道:“组长,这死者是工地的包工头,平时为人比较苛刻,经常拖欠工人工资,和不少工人都有矛盾。我觉得这案子仇杀的可能性很大。”
杨震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思考片刻后说道:“同志们,韩丽说得有道理,这起案件仇杀的可能性较大。我们从死者的人际关系入手,重点调查那些和他有经济纠纷的工人。同时,现场这几个脚印也很关键,李少成、陶非,你们去看看能不能通过胶鞋的款式缩小嫌疑人范围。田蕊,你负责调查工地的工资发放记录,整理出和死者有工资纠纷的工人名单。王勇,你继续和工人们聊聊,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有用的线索。”
回到警局,六组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田蕊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不一会儿,一份详细的名单出现在她眼前。她站起身,对杨震说道:“杨哥,名单整理好了,和死者有工资纠纷的工人还不少呢。”
陶非和李少成拿着胶鞋脚印的照片,在工地附近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走访。陶非走进一家劳保用品店,将照片递给老板:“老板,您看看,这种胶鞋您这儿有卖吗?”老板看了看照片,点点头:“有啊,这种胶鞋在我们这儿卖得还挺好的,附近好几个工地的工人都来买过。”李少成无奈地看了陶非一眼:“这线索可就复杂了,这么多人买过,怎么查啊?”
就在这时,田蕊在电话里和一名工人沟通后,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她快步走到杨震身边:“杨哥,有个叫黄孟军的工人很可疑。他和死者有较大的工资纠纷,而且案发后一直没在工地露面。”
杨震立刻安排人员查找黄孟军的下落。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黄孟军位于城中村的家中找到了他。黄孟军看到警察上门,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杨震严肃地问道:“黄孟军,你为什么在案发后躲起来?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黄孟军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我害怕啊,我和包工头有矛盾,我怕你们怀疑我。昨晚我一直在家里睡觉,我老婆可以证明。”
季洁又询问了黄孟军的妻子,她证实黄孟军昨晚确实一直在家。六组的人并没有轻易相信,继续展开深入调查。
与此同时,周志斌回到案发现场,打算再仔细勘查一遍,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他在附近一个废弃的建筑材料堆里翻找着,突然,他眼睛一亮,发现了一部手机。周志斌小心翼翼地将手机装进证物袋,带回警局。经过技术刘的处理,手机里的短信内容呈现在大家眼前。
丁箭看着手机里的短信,惊讶地说道:“好家伙,这死者不仅拖欠工人工资,还在工地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和一些不法商人勾结,从中谋取私利呢。”
杨震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看来这案子越来越复杂了。我们顺着这条线索,将调查方向转向那些与死者有勾结的不法商人。”
经过一番周折,六组锁定了一个叫孙海的建材供应商。孙海为了能把劣质建材卖给死者的工地,给了死者不少好处。但最近,工地即将完工验收,死者害怕事情败露,想和孙海撇清关系。
杨震和季洁找到孙海时,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喝着茶。当警察表明来意后,孙海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杨震质问他:“孙海,你和死者之间的勾当我们已经查得差不多了。现在他死了,你是不是害怕事情暴露?昨晚案发时你在哪里?”
孙海慌乱地说:“我......我昨晚在外地谈生意,有发票和酒店入住记录可以证明。我虽然和他有矛盾,但我真没杀人啊!”
经过核实,孙海的不在场证明确实成立。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大家围坐在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压抑。田蕊打破了沉默:“我觉得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再去调查一下死者近期的通话记录,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田蕊兴奋地走进会议室:“杨哥,我发现死者和一个叫周志明的人联系异常频繁。周志明是工地的一名小工,平时沉默寡言,很少有人注意到他。”
六组迅速将周志明带回警局。周志明被带到审讯室后,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
杨震严肃地说:“周志明,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你最好主动交代。你和死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昨晚你在哪里?”
周志明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开口:“他不仅拖欠我们工资,我弟弟就是因为他用的劣质建材,在工地出了事,死了。我找他理论,他不仅不承认,还把我赶了出来。昨晚,我看到他一个人在工地,我实在忍不住,就用铁榔头......”
至此,工地命案成功告破,重案六组再次凭借他们的专业和执着,让真相浮出水面。然而,他们知道,这座城市里,也许还有更多的黑暗等待着他们去驱散,新的挑战还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