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万大军,这是何等庞大的力量!
他想起当年初如梁山时,手下不过数百人。
而今,他已是坐拥半壁江山的梁王,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报——\"
殿外忽然传来侍卫的通传声,
\"杜壆将军从兴仁府送来急报!\"
史文恭精神一振:\"传!\"
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快步进殿,单膝跪地呈上军报。
史文恭展开一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好!杜壆在兴仁府大破宋军偏师,斩首两千,俘获粮草辎重无数!\"
他将军报递给闻焕章,
\"传令嘉奖杜壆及其部下,俘获的粮草就地充军。\"
闻焕章领命,随即请示:
\"大王,天色已晚,是否让诸位大人先回去休息?\"
史文恭这才注意到,殿内烛火早已点燃,窗外已是繁星点点。
他挥了挥手:
\"都退下吧。闻卿也早些休息,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待众人退去,史文恭独自站在大殿中央,环顾四周。
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高大的殿柱上。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这一切,都是他一手缔造的。
从一个小小的游侠,到如今的一方霸主,这条路他走了整整十年。
忽然,一阵夜风穿堂而过,带来远处隐约的琴声和笑声。
史文恭心头一动,那是从后府传来的声音。
他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半月未曾踏足后府了。
征战归来后,他忙于处理积压的政务,竟忘了家中还有十一位妻妾和九个儿子在等他。
想到此处,史文恭忽然感到一阵急迫。
他大步走向殿后,穿过长长的回廊。
回廊两侧的宫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他的影子时而拉长,时而缩短。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二更时分。
转过一道月洞门,后府的景致豁然开朗。
假山池塘,亭台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幽。
一阵桂花香扑面而来,中间还夹杂着饭菜的香气。
史文恭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这才想起自己午膳后就没再进食。
暮春时节的梁王府后花园里,几株垂丝海棠开得正艳,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铺满了青石小径。
两个约莫四岁的孩童正在花树下嬉戏,他们穿着同样款式的湖蓝色锦缎小袄,腰间系着银丝绦带,活像两个从年画里走出来的金童。
\"哥哥,你看我捡的这个!\"稍矮些的男孩举起一块形状奇特的鹅卵石,阳光下,石头表面的云母闪着细碎的光芒。
被唤作哥哥的孩子凑过去,圆溜溜的眼睛瞪得老大:
\"哇,这石头会发光!岱弟,咱们拿去给大哥看!\"
两个孩子正兴奋地讨论着,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他们同时转头,看见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正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
男子身着玄色锦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蓄着修剪得体的短须,眉宇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两个孩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皱起了小眉头。
稍高些的男孩——史兴率先站出来,学着平日里见过的侍卫统领的模样,双手叉腰,挺起小胸膛挡在来人面前:
\"你是谁?怎么能随便进到我们的院子里来?\"
史岱也赶紧站到哥哥身旁,奶声奶气地帮腔:
\"对呀对呀,赶快出去!\"
他转了转眼珠,想起大哥平日里的威风,又补充道:
\"如若不然,我找我大哥来收拾你!\"
春风拂过,带来一阵花香。
史文恭看着眼前这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不由得莞尔。
从他们那如出一辙的倔强表情中,他依稀辨认出了李飞琼的英气和扈三娘的灵秀。
尤其是史兴微微扬起的下巴,简直和当年初遇时的扈三娘一模一样。
\"你们两个小淘气,\"
史文恭的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连我都不认得了?\"
说着,他突然俯下身,双臂一展,像老鹰捉小鸡似的将两个小家伙同时揽入怀中。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两个孩子都惊得瞪大了眼睛,四只小短腿在空中胡乱蹬着。
\"哇——放我下来!\"
史兴率先反应过来,小拳头如雨点般落在史文恭宽阔的肩膀上。
史岱也不甘示弱,一边挣扎一边喊道:
\"坏人!放开我和哥哥!\"
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反抗毫无作用,索性张嘴就要往史文恭胳膊上咬。
史文恭见状,连忙将手臂抬高了些,看着两个儿子虽然惊慌却倔强地不肯掉泪的模样,心中既欣慰又好笑。
他记得自己四岁时,第一次被父亲举到马背上也是这般又惊又怕,却硬是咬着嘴唇不哭出声。
\"好了好了,\"
史文恭放柔了声音,像哄小马驹似的轻轻摇晃着双臂,
\"我认得你俩。你是史兴,\"
他转向右边的小家伙,
\"你是史岱,对不对?\"
两个小家伙顿时停止了挣扎,两张小脸上写满了惊讶。
史兴眨巴着大眼睛,警惕地打量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男人:
\"你到底是谁?怎么知道我们兄弟两个的名字?\"
春风卷着几片花瓣从他们之间穿过,远处传来画眉鸟清脆的啼鸣。
史文恭正欲回答,忽然听见厢房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住手!\"
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只见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从廊下快步走来,她穿着鹅黄色的襦裙,发间只簪着一支白玉兰花簪,却衬得肌肤如雪。
此刻她柳眉倒竖,一双杏眼里满是怒意:
\"你是谁?快快把我的两个弟弟放下!\"
少女快步上前,裙裾飞扬间带起几片落花。
她挡在史文恭面前,虽然个头只到他的肩膀,气势却丝毫不减:
\"这里是梁王府内院,你可知私闯是何罪名?\"
她咬了咬下唇,声音又提高了几分:
\"如若不然,我定要禀告梁王,治你的罪!\"
史文恭闻听其言,顿时抬头向声源处看去。
只见一名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立于院中一株盛开的海棠树下,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有几片恰好落在她乌黑的发髻上,衬得她肌肤如雪。
少女身着淡青色罗裙,腰间系着一条绣有梅花的白色丝带,将她初具规模的腰身勾勒得恰到好处。
她双手叉腰,杏眼圆睁,虽是一副质问的模样,却掩不住眉眼间的灵动与稚气。
史文恭不由得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