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内。
“咳咳”
少年老成,精于算计的朱皇帝,终于打发了张佐宸,深吸一口气,重重的咳了两声。
没错的,说了那么多,既是敲打吏部,也是为了分享一些,后世的为官经验。
是的,中华五千年,王朝更替,做官的总是那些读书人,官制和为官之道,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别说是封建王朝,就是后世的东大,很多官场官制,也是古代演变而来的,万变不离其宗。
“咕噜、、”
沉思了一会,猛灌了一大口参茶的朱皇帝,把目光看向后面的户部,开口发话:
“户部”
“龚尚书,王侍郎”
“这一次的占城国之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是的啊,刚刚说了一大堆,朱皇帝的口水,都要说干了。
如今,费尽口舌,吏部的官员缺口问题,科举会试问题,终于搞定了。
那就下一个吧,也该轮到这帮大臣们,站出来,浪费口水沫子了,朱皇帝要歇一歇。
“呼哧、、”
等了半天,终于轮到了户部,头发须白的龚彝,深吸一口气,从容淡定的走出来,大声回道:
“回禀陛下”
“这一次的占城国之战,收获很不错”
“当然了,跟之前的缅甸国,阿拉干国,是不能比拟的”
说完后,这个老家伙,就不再说话了,身子微微一侧,把位置让给旁边。
是的,现在的户部,有了一个右侍郎,就是入朝不久的王夫之,这可是个大名人啊。
同样,一直劳心劳力的龚彝,也终于可以歇一歇了,不用那么辛苦,能分出一部分工作,交给王夫之。
不过,这个老家伙,也说了一个大概。
占城国太小了,战场上的缴获,肯定不如之前的缅甸和阿拉干。
“咳咳”
等到龚彝说完了,站在后面的王夫之,才轻咳两声,缓解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慢慢的站出来。
没错,这算是他入朝以来,第一次正式负责汇报工作啊,肯定是比较激动的。
“回禀陛下”
“据前线吴将军,朱将军的几次奏报”
“户部上下,汇总核算了几次,具体的缴获如下”
“国王波萨奥特婆争,王后萨菲亚丁,王子公主11个,王公贵族160个,家属亲属若干,总计2千余众”
“黄金11万两,白银252万两,上等的珠宝玉器,足有50辆大马车”
“上等的占城米粮,扣除军中的消耗,半年的备用,还剩余215万石,已经搬运到金兰湾港口”
“两个水师营,缴获的中小战船,商船货船,200余艘”
“五个陆军营,缴获的上等战甲,有一千余副,其他的普通弓弩,长短兵械,两万余件”
噼里啪啦的,板板正正,再一次坐上朝廷官员的王夫之,通报的非常严谨本分。
没错,身为大明忠贞义士的他,被朱皇帝重新征召入朝,连跳好几级,直接做了户部右侍郎。
士为知己者死,良臣择木而栖,他是懂的感恩,报效朝廷的。
所以说,在堂的所有重臣,要说最拼命干活的人,王夫之算是其中一个。
再有一点,当初在永历王朝的时候,过于耿直的他,太不合群了,被一堆人排挤在外。
现在的他,已经41岁了,闲云野鹤了十几年,沉寂了那么久,该懂得规矩,早就领悟了。
“嗯”
听完王夫之的汇报,龙座上的朱皇帝,脸色淡然,仅仅点头嗯了一声。
“黄金,11万两”
“白银,200多万两”
“少是少了点,也算是不错吧”
“朕是听说了”
“这个占城国,曾经被安南国,灭了好几次,能留下这些家底,也算是持家有道了”
“看来啊,这个占城府,确实是海贸圣地啊,关税没少收”
没错的,攻打占城国之前,朱皇帝就有心里预计的。
毕竟,这个占城国,太小了啊,跟中原的一个州府差不多,人口仅仅15万。
几百年来,又被上面的安南国,摁在地上,使劲摩擦,动不动就被灭国驱逐,四处迁徙。
如今,能留下11万黄金,200多万白银,已经是很不错了。
没错,这一点点的缴获,跟当初的缅甸和阿拉干,确实不是一个等级的。
当初,攻下阿瓦城的时候,单单一个大犒赏,初登大宝的朱皇帝,大手一挥,就是百万级的赏赐。
“不过”
“这个米粮缴获,就有215万石”
“不错,真的很不错,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占城稻”
“对了”
“龚尚书,朝廷的米粮存量,如今有多少?”
说到米粮的缴获,朱皇帝倒是兴致勃勃,看向老尚书龚彝,随口问了问。
没错的,马上很快就要东征北伐了,大西南没有产粮的好地方,朝廷的米粮,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是啊,打下这个占城国,金银收获是一般般,但米粮确实不错啊,足足有两百万多万石。
要知道,整个云南省,去年的赋税收入,也就是160多万石。
可怜的很啊,即便是朱皇帝,学习大西军的营庄制,绞尽脑汁,下死力气刮地皮,也就是这么一点点。
“吾皇万岁”
“陛下圣明,威武”
老成稳重的龚彝,听到这个问话后,立马变的双眼清澈,信心十足,高呼皇帝威武圣明。
“老臣最近啊,也是一直头疼,朝廷的米粮存量”
“年底的时候,户部的仓库存量,仅有200余万石”
“这个年关,朝廷的军队,发放了两个月的月饷,一个月的赏赐”
“再加上朝廷勋贵,百官的俸禄和赏赐,一波操作下来,最后仅仅剩下130万石”
“如果没有这一批的缴获,户部可能要找人,去中南半岛,开始大采购了”
没错的,龚彝是个老资历户部了,一直就在头疼米粮的问题。
去年,即便是在缅甸,缴获了几百万的米粮,算是狠狠地吃了一大口,大明满血复活。
但是,这也经不住,大明朱皇帝的骚操作,一顿操作猛如虎,扩军收编一大堆。
这不,军队的数量,直接干到了30多万,一个月的米粮消耗和月粮,就要21万石左右。
再加上年底年关,到处都要赏赐,朝廷军队,功勋勋贵,宗室和百官,都是要过年的啊。
一波操作下来,直接把200多万存粮,干到了130万石,仅仅够半年的米粮开支。
好在,朝廷打下了占城府,确实是风水宝地,金银不咋地,米粮却是豪横啊,200多万石。
所以说,上面的朱皇帝,确实是英明神武,搞钱搞粮饷,是一把好手啊。
当然了,老辣的龚彝,还少说了20万石收获,是安南阮氏的进贡,已经入了仓库。
“好好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邻居屯粮朕屯枪,东南亚就是朕的粮仓啊”
龙座上的朱皇帝,听到这里,往龙椅上一摊,脸色一阵的轻松,环顾下面的群臣,喃喃之语中。
是啊,大西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却是不产粮啊,这个是死穴。
好在,旁边就是中南半岛,乱世来临,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啊。
“咳咳”
自嗨了一会,豪横的朱皇帝,重重的咳了一声,挺直自己的腰杆子,双目聚光,大声的说道:
“黄金白银”
“黄金11万两,全部运回来,放进户部的仓库”
“白银252万两,留20万两,给前线的将士分了,作为此战的赏赐”
“具体的名单,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根据前线的战报,核实拟定以后,再全部发放下去”
“记住了”
“还是老规矩,一部分发放前线的将士,一部分发放后方的家属”
“那个王八蛋,要是敢伸手,朕的锦衣卫和东厂,可不是瞎子聋子”
“一旦逮到了,就是抄家灭口了,绝不姑息,杀一儆百”
是的,朱皇帝起兵以来,最是看重军队和钱粮问题。
乱世嘛,一切以实力为尊,刀把子出王朝,钱粮和军队最重要。
足粮足饷,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打赢了就会有战功,有了战功,就得好好赏赐。
上一次的大犒赏,还是在缅甸阿瓦城,还有淮国公打下阿拉干的时候,两次大犒赏,耗费了130万两。
这一次,出兵占城国,总计1.8万人,赏赐20万两,平均每个人10两左右,不过分的。
当然了,都是老规矩,一部分发给前线的将士,一部分发给后方家属,
没办法,古代军队打仗,就是如此,前线的老武夫,大部分的钱财,都用在吃喝嫖赌睡。
后方的家属,都是饿的前心贴后背,嗷嗷待哺,朱皇帝肯定是不允许的。
“再留32万两”
“给新筹建的占城府,用于新府县的日常开支,恢复当地的民生,招募两广的衙役和皂班”
“剩下的200万两,再全部运回来,存到户部的仓库”
“龚尚书,王侍郎”
“怎么样?这个安排满意吗?”
说完后,大方的朱皇帝,一脸的淡然,看着白发苍苍的龚彝,调侃似的问了一句。
没错,现在的朱皇帝,手里也有近千万的内帑,没必要跟户部抢银子。
同样,这个新的占城府,被一群老武夫,一路砍过去,捋了一遍,肯定都快变成废墟了。
没办法,身为大明皇帝,肯定不能视而不见,得留下一部分银两,用于战后的修复和安顿。
反正,朱皇帝心里也有数,户部有钱的,存银不少于千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