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乐和贝贝的生意因为两种口味的豆腐乳炒饭而逐渐好转,店里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然而,就在她们以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天傍晚,店里来了几位新顾客,点了几份“清淡豆腐乳炒饭”。
陈乐乐和贝贝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很快就将炒饭端上了桌。
然而,没过多久,其中一位顾客突然站了起来,脸色有些难看。
“老板,这炒饭里是不是有花生?”那位顾客语气严肃地问道。
陈乐乐一愣,赶紧走过去,“是的,我们确实在炒饭里加了一些花生碎,增加口感。请问有什么问题吗?”
那位顾客皱起眉头,“我对花生过敏,刚才吃了几口,现在感觉喉咙有点发紧。”
陈乐乐心里一紧,连忙道歉,“对不起,我们不知道您对花生过敏。
菜单上没有特别标注,这是我们疏忽了。您感觉怎么样?需要去医院吗?”
那位顾客摆摆手,“暂时还不用,但我建议你们以后在菜单上标注清楚,免得其他顾客也遇到类似的情况。”
陈乐乐连连点头,“您说得对,我们一定会改进。今天的餐费我们全免,真的很抱歉。”
送走那位顾客后,陈乐乐回到厨房,心情有些沉重。贝贝见她脸色不好,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陈乐乐叹了口气,把刚才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贝贝听完,也有些自责,
“我们确实疏忽了,没想到会有顾客对花生过敏。
看来咱们得重新调整菜单,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材都标注清楚。”
陈乐乐点点头,“是啊,食品安全可不是小事。咱们得赶紧行动,不能再出问题了。”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在菜单上增加过敏原提示,并在每道菜后面标注可能含有的过敏原食材。
同时,她们还决定在顾客点餐时主动询问是否有过敏史,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陈乐乐和贝贝连夜修改了菜单,并在第二天一早将新菜单贴在了店里的显眼位置。
她们还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一张小卡片,提醒顾客如果有过敏史,请在点餐时告知店员。
“希望这样能避免再出问题。”陈乐乐看着新菜单,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贝贝拍了拍她的肩膀,“咱们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就看顾客的反应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虽然新菜单上标注了过敏原,但店里的生意却并没有因此好转,反而更加冷清了。
一些老顾客看到菜单上的过敏原提示,开始对食材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这炒饭里怎么这么多过敏原?是不是用了什么不健康的食材?”一位老顾客皱着眉头问道。
陈乐乐赶紧解释,“不是的,我们只是为了让顾客更清楚地了解食材成分,
避免过敏反应。我们的食材都是新鲜的,您可以放心。”
那位顾客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但还是没有点餐,转身离开了。
陈乐乐看着顾客离去的背影,心里一阵失落。贝贝走过来,轻声安慰她,“别急,咱们得想办法让顾客重新信任我们。”
“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呢?”陈乐乐有些无助地问。
贝贝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眼前一亮,“要不咱们搞个‘开放厨房日’,
让顾客亲眼看看咱们的食材和制作过程?这样他们就能放心了。”
陈乐乐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咱们还可以请一些老顾客来试吃,听听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