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亲热的祖孙俩,众人眼里满是动容。
秋至袭来,凉风习习。
感受着微风吹拂,上官婉君觉得整个人舒适极了。
这个夏日太热,即便有冰块降温,可日日阳光明媚的大太阳,始终还是挺热的。
前面是文嫔夫-李尤文俯身弯腰捡起一片有些枯黄的枫叶,看着上面条理清晰的纹路,文嫔夫-李尤文出声感叹。
“一片叶子而已,也好看。”
“什么叶子挺好看的。”
文嫔夫-李尤文转身,看见扶着肚子的女帝一脸惊喜。
“皇上,您近期也来逛御花园了。”
“怎,朕不能来?”其实她是在打趣他,可男人却是一慌。
“怎会,臣夫绝对没那个意思。皇上,听说您最近食欲挺不错的。”
“没法啊,一个人吃五个人的份,不得多吃一些,不然她们怕是得把朕的营养吸干。”
“这倒有可能,老话说得好,能吃是福。”
女帝身后的藕荷孙悦薇等人忍不住憋笑。
文嫔夫侧君这话还不如不说呢,也就皇上大气而已。
想到肚子里的宝宝们,女帝有些想念几个孩子。
“尤文,陪朕去看看大公主她们吧。”
“是,皇上。”
香轩阁内,大公主与二皇子、三皇子欢快在院中跑来跑去,好在地上皆铺满柔软的地毯,摔倒不至于很疼。
文嫔夫-李尤文扶着上官婉君来到外面,听见里面一阵阵欢声笑语。
“皇上,肯定是大公主她们在小院里打闹。”
“走,进去瞧瞧。”
石青学一听,连忙高声唱报。
“皇上驾到,文嫔夫侧君驾到。”
冷书香与悠悠等宫人一听,连忙恭敬行礼。
“参见皇上,参见文嫔夫侧君。”
“免礼。”
上官婉君看向一脸懵懂的女儿,想俯身弯腰抚摸她的脸颊,发现自己挺着个大肚子一点儿也不方便,让她郁闷又无奈。
文嫔夫-李尤文一见,俯身弯腰抱起大公主靠近上官婉君。
“大公主,跟母皇说说话好不好。”
一岁半多的大公主乖巧开口:“母皇好,语儿好想您。”
听到女儿的话,上官婉君心情激动不已,伸手抚摸乖女儿的小脑袋。
“母皇也想你。”她的乖女儿能完整说一句话了,这可是大好事。
文嫔夫-李尤文俯身弯腰蹲下,看向大公主宠溺一笑。
“语儿,就只想你母皇吗?文父妃我呢。”
“也想啊。”
听到她脆生生的话,文嫔夫-李尤文笑的合不拢嘴,不过上官婉君觉得那笑容多少有些傻。
几月后,至冬。
沐香在清晨生产,生了一个儿子,沈翊取名沈辰。
沐香给儿子取小名星儿,希望他的未来如星星一般璀璨。
沈丘给孙子取字书也。
看着有些皱巴巴的儿子,都几日还未完全长开,沐香有些泄气。
“夫君,咱们儿子该不会一直这般吧?”这看着真的有些丑啊。
沈翊也是第一次当父亲,没啥经验。
“这为夫也不清楚,想来会长开吧。”若是一直这般,那真的挺丑的。
他和娘子长的都还不错,生的孩子也不至于很丑吧。
沐香叹气:“可能吧,为何皇上生的孩子都不这样呢。”
她家主子生的孩子都挺好看的,哪怕是二胎生的三胞胎也是如此呢。
陪西宫太后用午膳的上官婉君,从柳城那里得知沐香生了。
“生了?儿子女儿?”
“回皇上,是个儿子。”
上官婉君微微皱眉:“怎都是儿子,朕记得她大嫂也生的是儿子吧。”
“是的。”这在以前生儿子倒是挺稀罕的,不过现如今是他家主子执政时期,女儿更受宠。
“希望怜花生个女儿吧,不然以后大公主都没啥玩伴,多无趣啊。”
西宫太后听见女儿的话笑了:“这生男生女都是上天决定,男孩女孩都好,不过皇儿说的也有道理。”
大公主快两岁了,如今皇室就她一个公主,其他三个都是皇子。
想到这里,西宫太后看向女儿挺起的孕肚。
希望女儿肚子里能有两位公主,让皇室的男女子嗣平衡一些。
胡府
怜花听说沐香生了,满脸欣喜。
“生的女儿还是儿子。”
“五少夫人,报信说是公子。”
闻言,怜花轻柔抚摸肚子,低头说了一句话。
“希望我这胎是个女儿,这样以后大公主也有伴了。”皇上可是跟她说过,希望她们其中一个能生个女儿。
如今沐香生的儿子,若是她这胎是个女儿,说不定会更受宠一些。
胡家儿子多,生女儿也会更受宠一些吧。
又过去十日,眼看着儿子越来越好看,沐香与沈翊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松下来。
“娘子,你瞧,咱们儿子越来越好看了。”之前真是吓死他了。
沐香看着丈夫怀里的儿子,也是欣喜不已。
“太好了,之前都差点儿以为儿子被调包了。”
沈翊在床沿边坐下,一手抽出来抚摸妻子的脑袋。
“傻瓜,别再胡思乱想。”
沈夫人带着阮嬷嬷来到老二家,特意带着补品来看二儿媳妇。
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沈夫人也是眉眼带笑。
“夫人,您瞧,是二公子与二少夫人。”
“听见了,还有我那大孙子也在。”
里面的沈翊突然不说话,他好像听见母亲的声音。
这时婢女来禀报:“大人,姑爷,夫人来了。”
逗弄儿子的沐香一愣:母亲来了?
没多久,沈夫人走进主屋,看着儿媳怀里的孩子,一脸和蔼可亲走过去。
“沐香,孩子没折腾你吧。”
“母亲,天孩子挺乖巧的,折腾儿媳倒是挺少。”
沈夫人听后满意一笑:“那就好,以后你带孩子也能轻松一些。”
这个儿媳也挺不错的,从不给她们夫妻俩作妖,果然知书达理懂事的儿媳就是好,她们老沈家果真是冒青烟了,还一冒冒几次。
顺道县里,琉璃如今也身怀六甲,不过衙役的事情她依然在处理,柳青书如今的责任更大了。
他们是在半年前成婚,成婚当时还大摆流水筵席,让许多百姓都能来喝一口酒,吃一口肉。
还是提前半月贴告示通知的,百姓们倒也给力,大多拖家带口来品尝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