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篇文章的雷同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属于一脉相承的写法,看第一篇或许还觉得有新意,等看到第二篇的时候容易让人觉得审美疲劳,差不多的遣词造句,表达的意思也相近,赵言不得不感叹周尚书审美的专一。
见赵言撇着眉欲言又止的模样周尚书脸上的笑容就挂不住了,他心里十分忐忑,“赵大人,这几篇文章是有什么问题吗?”他依旧觉得不可思议,这可是他挑灯夜读,精挑细选出来的,里面甚至有几位官员跟他不太对付,见面都要互呛几句,他都摒弃前嫌没有进行差别对待,但凡写的好他就不会让其埋没。
他自认为已经做到了相对公平。
“问题是有的。”赵言怕打击周尚书的积极性,他换了一种问法,“周大人,你觉得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一点周尚书觉得自己有发言权,里面的句子他逐一推敲过,甚至有好几篇文章他反复翻阅,就算不能倒背如流,但其中表达的意思他大致都能概括出来。
“文笔流畅,辞藻华丽……”周尚书一一列举出这些文章共同的特点,他之所以选中这几篇文章,跟这些要素是分不开的。
赵言把这几篇文章一一摊开摆在桌面上,他对周尚书道:“周大人,请你选出其中你觉得最好的一篇文章,记住,只能选一篇。”
周尚书纠结一番后才做出选择,他指向杨尚书的文章,“这一篇吧。”
“好巧,我也认为这一篇写的最好。”赵言赞同道。
杨尚书看待问题的视角很新奇,他写的文章总会让人产生想要一下子看完的迫切感,文章立意新颖,确实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看完杨尚书的文章后再看别人的就会觉得差点意思。
文章的收录内容过于单一很难刺激消费,各花入各眼,文章的风格有很多,婉约、豪放、朴实无华等等各种各样,每种类型的文章受众不一,若是只收录一种根本无法打开市场,受众太小的东西很难把商业价值拉到做大。
半个时辰里周尚书被迫接收了很多新的知识,他脑海中隐隐约约产生了某些想法,但转瞬即逝他根本抓不住,听完赵言的讲解后他有了新的感悟,确实是之前他想的过于狭隘,差点就要自己把路堵死。
白日在工部忙,偶尔还要解答周尚书各种疑问,赵言没有想到周尚书会是那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存在,一件事情可以延伸出无数个问题,耐着性子把周尚书打发走后赵言立刻就下值,再待下午他怕等会周尚书又会缠着他问各种很古怪的问题。
宫里之前赏赐的茶叶还很多,作为家里唯一一个爱喝茶的人,赵言每天都会泡一壶茶细细品味,其他人看他喝的这么惬意也把手伸向茶杯,什么回甘他们一点都没有品尝到,涩味倒是很重。
原本想要用茶水来提神的小汤圆嫌弃的把嘴里的茶水喝完,这茶除了有一股好闻的香气外味道她真是不敢恭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爹能喝的这么享受。
“爹爹,你为什么爱喝茶呀?”小汤圆觉得这叫自找苦吃。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小时候不喜欢喝茶这属于正常现象,小孩都喜欢甜滋滋的口感,有些茶的涩味很重,无法接受才更像小孩子的天性。
有些事情就是得等到某一个年纪才会慢慢苏醒过来,就比如喝茶这件事。
天已经黑了一半,院里只有小汤圆在自娱自乐,小包子都不用猜,肯定是在书房里废寝忘食,赵言也不知道小汤圆怎么会对看书这么有兴趣,要不是规矩摆在那,小包子肯定吃饭都要把书捧着,妥妥的书痴。
家里人陆续回来后赵言立刻吩咐董大娘上菜,顾慕灵先去洗手,她今天身上灰尘仆仆,为了能找到好的酿酒原料,她今日特地去京郊农户家里看他们种的果子,有些质量确实还不错,但更多的她不敢恭维,明明说好包甜,但她一试就会被酸的龇牙咧嘴。
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给她漱口,只是能是硬抗着,有些农户睁着眼睛说瞎话还硬要推销他们的果子,顾慕灵懒得搭理这些死皮赖脸的人。
现在酒肆里面卖的最好的就是果酒和烈酒,一种是女人爱喝,另一种是男人常买,现在备货都要单一个品种的酒就得准备一百坛以上才够卖,不少外地的商人想要长期合作,酒肆的酒他们喝完也赞不绝口,一下子就看到商机,若是他们能把这些酒拉回到家乡卖,根本不愁没生意。
现在顾慕灵已经接了十几个订单,其中订购最多的直接订了两百坛酒,酒厂这些年一直都在扩张,酿酒的工人分早晚两班,一天十二个个时辰下来一直都在酿酒,可就算是这样,酒依然是供不应求。
顾慕灵今天一直都在奔波,忙到连午膳都没有时间吃,现在一闻到板栗炖鸡的味道她就忍不住咽口水。
两个鸡腿分别给小包子和小汤圆,鸡肉炖的软烂又把汁水都吸进鸡肉里,一口咬下去都是满足。
“今天有找到合适的果子吗?”赵言知道顾慕灵今日跑去京郊就为找酿酒的原料。
顾慕灵瞬间就想到那酸到掉牙的果子,嘴里的饭都不香了,她勉强点头,“有几家质量还可以,价格也谈拢了。”不过在她看来不管是从质量还是数量都不算特别满意,现在只能是将就。
“现在家里有庄子,慕灵你可以买些树苗,这样就是时间上久了些,等到果树长大开花结果肯定要三到五年或者更久,但这样的话可以自产自销,质量有保证。”好的果苗价格普遍都偏高,但是贵有贵的道理,结出来的果子不会又小又涩,这样能酿出更高品质的酒,赵言觉得这不是亏本生意。
顾慕灵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今天她遇到好几个坐地起价的,明明果子的口感十分一般,那些农户却敢开出天价。
“我到时候同庄子上的人说一声,果苗再派人去了解一下,争取明年春天就把果苗种下。”顾慕灵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她记得吴姑娘就很会料理果树,之前还送过她不少果子,每一个都是又大又甜,跟她在外头买的是果子口味那叫一个天差地别。
只可惜自从吴姑娘嫁去宣武侯后露面就少了,她因为忙着生意也没空过去,两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