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润无奈摊手,露出隆起的腹部,“皇子公主这会怕早成定局了,要是个公主,皇上再怎么盼,本宫可没法子。”
小纾:“难道十安公公的意思是皇上盼着娘娘早日生产,好给娘娘赏赐?”
谢润琢磨了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十安公公毕竟是御前的人,他每日能知道的消息可比后宫里的人都多。”
小纾发出灵魂疑问:“可是娘娘已经贵为贵妃,皇上还能给什么赏赐?还是在‘十皇子’诞生之时?”
说完这句话,小纾和淡桃都不由自主睁大了双眼。
心跳猛然漏了一拍,想到了那个最不可能的可能。
以往谢润太过佛系,从没展现过对位份的追求,又加上她一直在晋位,两个丫头也跟着不太在意这些事。
今日忽然被一提点,才恍然意识到一件事。
她们主子已经是宫里位份最高的后妃,更是皇后之下第一人。
如今皇后没了,皇上要是再赏赐她们主子……那岂不就是后位了?
两个丫头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忽然就被捧到了眼前,这会倒是有点失措。
谢润打断了她们的幻想:“别多想了,皇上暂时不会给本宫晋位!”
“后宫位份要变动,起码得等皇后娘娘没了一年后。”
皇帝当初以孝闻名虞朝,如今在虞朝名声颇好。
他一登基,政权平稳过渡,少了百分之九十的流血斗争。
享受到了好名声的好处,以皇帝的性子,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皇后死后,他作为国君和丈夫,若愿意守孝一年,人人都要夸他至情至性。
民间四处传扬他与皇后夫妻情深。
对皇帝的名声百利无一害。
以前还是猜测,可自从皇后死后,皇帝从未在后宫留宿过,谢润就已经摸准了皇帝的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起码一年到三年内,皇帝是不会立后的。
这段时间,也将会是后宫最平稳的一段时间。
小纾和淡桃见谢润信誓旦旦,自然不敢说反话,只心里难免有遗憾。
做奴婢的,谁不盼着自家主子更好?
过了会,淡桃才轻声问道:“若不是给娘娘晋位,那皇上要赏赐娘娘些什么?”
“自入宫后,娘娘得的赏赐都堆满了库房,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必得是极好的东西,才值得十安公公提这样一嘴!”
小纾也跟着点头,十分好奇的样子。
谢润稍稍想了想,心里就有了点数。
“皇上对本宫的恩泽已经足够多了,再来隆恩……应该就是惠及家眷了。”
谢润贵为贵妃,父母总不好一直是没有品阶的平民,连进宫觐见的资格都没有。
宫里一直有人不太服气谢润这个贵妃,也是因为皇帝宠她,却从未抬举过她的家人。
太上皇时期,但凡受宠的妃嫔,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初宸贵妃得宠,太上皇亲称她父亲为国丈,赐爵、晋官位……一家子各个都有好处,连带着宸贵妃出嫁的庶妹都得了个县主封号。
故而大家都潜意识认为皇帝要真宠爱一个人,势必如太上皇这般。
只今上并不爱封赏家眷。
皇后的家眷在夏朝,这就不说了。
往下昭贵妃、静淑妃、熙充容、芳婕妤等人,都只自身受惠,并没能惠及家人。
谢润原先以为皇帝是不爱这么做,但如今想起来,只怕皇帝是不舍得到处给爵位或者封赏,而是想把这些变为拿捏人的手段。
小纾和淡桃听到惠及家眷,自然都是为谢润高兴的。
只是谢润自己没什么感觉。
她和所谓的爹娘并无感情,自然也没法子代入。
用完晚膳后,谢润挪着身子在庭院散步。
“有皇上这句话,本宫倒不用像之前那般早早起来去凤仪宫。”
谢润喜欢遵随规矩,但在规矩内偷点懒还是可以的。
“反正皇上都说本宫身子不适了,本宫去晚些或者离开的早点,想来大家也能谅解,怕还要夸本宫一句,身子不适还要日日去凤仪宫,对皇后也是十分尊敬了……”
淡桃这会在屋里熨烫谢润的衣物,身边是紫湖和小纾陪着。
两人听着谢润自言自语的夸着自己,脸上忍不住带着笑。
紫湖平日闷不吭声,但却是个极为细心的人。
她在一旁轻声提醒:“娘娘,这些时日您日日忙着去凤仪宫举哀,已经有些时日没陪着五皇子了。”
“五皇子念着您呢。”
谢润:“本宫确实有些精神短,不如以前顾得周全了。”
以前这样的事,谢润自己就十分上心,从不需要身边人提醒。
陶陶作为皇子,是要每日去给皇后守孝的。
不过宫规对他们倒是不严苛,有乳母和贴身侍女们伺候,倒不会受苦。
只是日子无聊,小孩子难免坐不住。
“娘娘,今日许嬷嬷还和奴婢夸了咱们五皇子。”
“咱们五皇子年纪大了些,越发懂事了,能听得进道理,还会帮着管着弟弟妹妹。”
“嬷嬷给五皇子说要守孝的道理,五皇子平日看着跳脱,却十分听得进,还念着皇后娘娘的好,日日乖巧的待在皇后娘娘的丧仪前。”
“不像三公主年纪小,性子也娇气,哄也哄不住,一时不注意就哭着要找慧昭容。”
“咱们五皇子还会带皇弟皇妹。六皇子原本也耐不住,可跟着咱们五皇子,还真就耐下性子,也没哭闹。”
“二公主更是跟着咱们五皇子半步不离。”
做母亲的,听到有人夸自己儿子懂事,欣慰之余,总难免有些心酸。
“这段时日,本宫是有些忽视陶陶了。”
怪道皇家亲情浅薄。
当所处的位置越高,人就会越忙碌,根本抽不出太多时间去培养亲子关系。
谢润是个会反思的人。
听了紫湖的话,瞬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反思了自己的错误。
近来她每日都要去凤仪宫举哀,又加上肚子越发大了,越发顾不及太多。
每日回来后就看了陶陶几眼,人就困的不行。
和以前比,和陶陶相处的时间确实少了很多。
陶陶已经三岁了。
再过两年就要去皇子居。
谢润能陪他的时间本来就不多,更该珍惜现在和他相处的时间。
谢润还想起上一世一个一直有争议的话题。
生了二胎就会忽视一胎吗?
以前谢润从不信这些,甚至信誓旦旦觉得自己能公平对待。
可当事情真落在自己身上时,她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有时候不是不想,而是有心无力。
又或者受外界或者内部因素影响,只能顾得了一方。
所幸,她清醒的早。
她也有底气和能力解决有心无力的问题。
这一晚,谢润睡得晚了些。
她在陶陶的房间待了许久,对未来的事情也做了不少规划,才安心的回到自己屋子里。
第二天,她让淡桃帮她和陶陶都告了假。
辰时末,天光已经大亮,谢润看了眼桌上摆着的早膳,忍不住叹了口气。
心里不免浮动些心疼的情绪。
谢润:“以往这个时辰,陶陶早起来用完早膳四处跑了。”
“这孩子精力好,每日就想着四处玩闹,连多睡会懒觉都不肯,今日到了这个时辰都还没醒,可见在凤仪宫守孝也确实累着他了。”
淡桃心疼谢润:“娘娘,您先用膳吧。”
“五皇子累着了,就让他多睡会,正好让小厨房重新备些五皇子喜欢的饭菜,等他醒来再吃。”
“您担心五皇子,也该顾着自己的身体。”
谢润拿起筷子,随便夹了点菜放在碗里,心不在焉的吃着。
等谢润吃完早膳,陶陶才起床。
小孩子总是乐呵呵的。
就算累着了,睡一觉起来什么事都抛在脑后。
他屁颠屁颠跑到谢润面前:“母妃,儿子今日睡晚了,没去给凤仪宫拜皇后娘娘……”
“没事。”
谢润牵着陶陶的手,“母妃已经替你告了假,今个咱们母子一起偷个懒。”
陶陶顿时开心拍手,“好!”
他又抬头:“那我今天可以出去玩吗?”
谢润:“……怕是不行。”
“皇后娘娘给仙逝,咱们都该悲伤才是,就算偶尔偷个懒,也不能到处跑,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在偷懒?”
“到时候你父皇怕都要觉得你不敬重皇后娘娘。”
陶陶有些失望,“好吧。”
他也没像小时候一样,得不到满足就一直执着的闹。
谢润愈发心疼他,“可洗漱更衣了?”
陶陶点头。
“那快用早膳吧。”
谢润用了早膳,这会也吃不进去,就坐在一旁守着陶陶,偶尔给他夹点菜。
陶陶刚开始还吃的开心,吃了会发现不对劲,眼神一直往谢润身上瞟。
谢润看了片刻,才慢悠悠道:“你今日是怎么了?吃个早膳都不老实,一直盯着母妃看什么?”
陶陶满脸心虚道:“母妃不去看皇后娘娘,是要陪儿子一天吗?”
“对呀。”谢润坦诚道:“母妃觉着前几日忽视了你,没好好陪着你,故而今日特意告了一日假陪着你。”
“啊?!”陶陶霎时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谢润。
谢润:“……”
好歹是她养大的儿子,谢润一眼就猜出这小子在想什么。
陶陶这个在嫌她烦,怕她跟在他身边管一天。
谢润没忍住,伸出纤细的手戳了戳陶陶:“你个小混蛋,这几日得了自由,就不想要母妃管了?”
陶陶把菜往嘴里塞,不敢说话。
可那张白白胖胖的小脸上浮现着肉眼可见的郁闷。
好似有谢润在身边,他玩的都没那么开心了。
谢润昨晚那点纠结霎时烟消云散。
看来她还是有点太多愁善感了,有时候她想给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当然,该给的她还是得给,想不想要那是孩子的事。
午间,皇帝派了人去永明宫。
谢润原以为皇帝是派人去看望文妃的,正嘀咕着,忽然得到消息。
参与谋害皇后的凶手都被揪出来了,皇帝是让人去给文妃递信的。
慎嫔今日去了凤仪宫,一听皇帝派了人去永明宫,当时就知道有事,立马跟着过去打探消息。
皇帝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反倒是想借六宫的嘴把此事张扬出来。
慎嫔得了消息,立马来告诉谢润。
她仓促进昭和宫时,碰到陶陶正在和人玩蹴鞠。
慎嫔笑道:“五皇子玩的可好?”
陶陶想到母妃说他们是在躲懒,被人知道了要说闲话,转身就找了个假山跑去藏着。
等许嬷嬷几个追过去,还听见陶陶满嘴念叨:“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许嬷嬷等人骤然失笑。
慎嫔一脸茫然。
进了昭和宫,慎嫔一屁股坐下,“谢姐姐,你不知道,出大事了!”
谢润:“出什么大事了?”
“竟然是文妃害死了皇后娘娘!”
慎嫔一脸震惊开口,还顺带补充了一句:“应该说是皇后娘娘的母妃和她的亲妹妹害死了她。”
这是早猜到的事情,谢润心里倒是沉稳,想着皇帝应该是查出真相了。
慎嫔盯着谢润,半晌才问道:“我见谢姐姐是早知道了,怎么不见一丝惊讶?”
“不知道。”谢润:“不过猜到了点头绪。”
慎嫔看着谢润的眼神就慢慢变了,越发敬佩。
谢润都要被她看飘了,连忙道:“先说事情。”
慎嫔:“问题出在文妃的贴身宫女云香身边。”
“皇后娘娘警惕夏朝人,当初文妃一封妃,皇后娘娘就趁机把文妃身边的人全给打发了。”
“只文妃念旧情,才留下了一个云香。”
“谁知这云香得了怪病,命不久矣,不甘心就这么死了。正好夏朝奸细欲算计皇后娘娘,就盯上了云香,收买了她。”
谢润不解道:“云香一个将死之人,夏朝能怎么收买她?”
人都快死了,怎么会被轻易收买?
慎嫔:“自然是因为夏朝奸细给了云香她想要的东西。”
说起这事,慎嫔人都正经严肃了几分。
慎嫔:“当初文妃尚且不愿出使虞朝,云香一介卑弱宫女,又怎么会愿意孤独一生,客死他乡呢?”
谢润一听慎嫔的话,顿时问了句:“云香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