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挥挥手,再次招来秘书询问李明的情况。
这是他第七次问了。
能够让一贯冷静沉稳的张涛如此反复询问,也足以证明李明在他心中的分量。
“张市长,李市长已经醒了,太医说并没有大问题,正在进行最后治疗,估计一会就好了。”
秘书如实答道。
如果传来的是坏消息,那么他就不会透露太多;但好消息则是值得报喜的。
听到这话,张涛总算舒了一口气。
昨晚悬着的心,此刻终于落下。
为了这么一件冒险的事,张涛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王宏瞥了一眼张涛的表情,顿时心有同感,直接闭眼休息。
这一晚不只是张涛一个人在担心。
……
“诶,大家都在吗?吃饱了吗?”
几分钟后,门外传来了略带歉意的声音。
只见会议室门口出现了一个身影,身穿西装却披着厚重的大衣,脸颊通红。
即便这般狼狈的模样,但他俊朗的脸庞与微笑依然让人感到亲切,那就是匆匆赶来的李明。
面对一群整夜守候的官员,哪怕是脸皮最厚的李明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让他老人家熬夜等自己开完暖和的睡眠真是太惭愧了。
“快过来坐好。”
张涛瞥了一眼李明,语气淡淡地说。
这话虽不热情,但听得出来,其中包含了真切的关切。
“李市长安好!”
忽然有位干部打破了沉默,表达了他的敬意。
尽管始皇(局长)一直静候着李明到来,但在这一刻,所有老秦人(单位的老同事)仍忍不住向他表示深深敬意。
年纪轻轻做到市长这个级别,前途无可限量。
这样有勇气的年轻人选择亲自冒险为的就是“单位荣光”
,怎能不受人尊重呢?
李明微笑着点头,然后迎着众人的目光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李叔,我昨儿个晚上帅吗?”
李明笑着问道。
这句话让张涛差点击掌而笑:“两块冰挂在脸上还能问帅不帅,你这不是显摆嘛!”
“我告诉你啊!”
“丑死了!”
“丑极了!”
张涛说的是心里话,一位 居然做出这么危险的举动令他愤怒又心疼。
李明嘿嘿笑了笑并未回嘴!
有时候,“帅”
并不只形容长相漂亮与否,也用来形容行为
然而...
对于陛下给予的赞赏,陈辉的表情毫无波动,沉稳地开口道:“军人不可辜负,国事更是不容延误。”
“陈辉身为凡夫俗子,能够为国家尽绵薄之力,深感荣幸!”
这番话令原本认为陈辉擅长奉承的官员们都心头一凛!
军人不可辜负,国事更不容延误。
短短几句话,已经深刻地揭示了此次“飞天”
的重要意义。
军队代表的是北边的敌对战况,此次“飞天”
旨在振奋士气,也是增强民众对帝国的信心。
国事更是明显,这次表演不只是一场掩盖山岳之震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宣誓——向天下证明国运昌盛!
陈辉此举彰显了他的决心与奉献,令人由衷赞叹。
李斯站起身,朗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此事发生在咸阳城内,全体百姓亲眼目睹。”
“臣建议把此作为我大秦皇朝的一大盛事,在各大报纸详细报道并传达给各地郡县。
所有费用应当由国库承担,以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说到这时,李斯行了个礼。
陈辉感激地看着李斯。
显然明白李斯的目的,他意识到用免费分发报纸的办法来扩大“飞天”
事件的影响是个好策略,既增强了民心认同,又利用了机会全方位地推动《大秦报》进入每一户普通百姓家。
这种情况下,“上司帮着善后”
的效果真是太妙了。
在心中感到满足之下,陈辉立刻起身,恭敬答道:“启禀陛下,臣同意。”
“要完成这样宏大的‘飞天’壮举,需非等闲之士不可。
我与王勇皆为英勇的人。”
陈辉继续说道,
“可能会有外人说我这是自夸,但我愿意为了国家不惜一切代价!”
“请陛下别顾虑我个人的感受,尽可宣扬我的英雄之举吧。
我可以忍受一切流言蜚语,因为我是非常有勇气面对这些谣言的,请信任我!”
这段言论让殿内的所有人不由得心生恶寒,
比他们在寒冷夜晚看到陈辉与王勇的模样还要冰冷。
在场众官纷纷刷新了对于何为不要脸的认知:
这个世上怎么还会有这般不要脸的人?为何能如此厚颜 要求始皇帝赞扬他?
如果此时门外站着一个聋子,他或许也会认为,秦国准备将他陈辉嫁给匈奴做和亲使者了!
“闭嘴!”
李斯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
他简直无法接受陈辉这般厚脸皮的要求。
他忽然理解了为什么王武坚决不愿意把‘将军’名头授予这个人——实在太让人觉得耻辱了。
他突然有了直接辞职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羞与其同列”
。
身为当朝 且文官中的领袖之一,如果后代翻阅史书看到自己也如今天这般表现时会不会也认为是这幅嘴脸?
想着,这位高寿老臣几乎热泪盈眶。
他的目光转向负责记录的历史官崔安,那眼中有明显的威胁意味。
即使冒着背负历史污点的风险,也要避免被人憎恶。
古代有崔杼弑君的典故,但比起遗臭万年的可能性来说,现在的行为更为不堪入目!
高台上的陛下唇角微微一勾,深视着陈辉。
此人尽管厚着脸皮自我吹嘘,实际上意蕴颇深——
看似自大夸张的背后是对转变看法的期望:
从吕不韦时期,秦朝对异族并无道德束缚,因此每次攻伐,民众必定抵抗。
而吕不韦提出的“义军理念”
,使得情况有所改善。
现今陈辉要高调表达为国献身的决心,是为了给六国的老百姓们一种信赖心理。
领导者在紧要关头不顾个人生死,还有什么能更好地激励国民?
这等于通过这次大胆尝试,塑造了整个官僚系统中的一种人格光辉!
最终,始皇陛下威严地下旨。
“恩准。
着诏命焦涛负责发行日报予全国民众,昭告天下:此乃大秦鼎盛之时,亦年尾庆典。”
“今岁新年第一天便要稳定人心、普世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