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之中,言语如同微风,轻轻拂过却又暗藏玄机。
皇后与太后,正围绕着太子的命运低声交谈。她们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太子近况的忧虑,以及对皇上态度的困惑。
为了探明皇上对太子如此严厉的原因,她们已派人前去询问,但得到的回答却如迷雾般模糊。
皇上只说太子犯了大错,让他极为愤怒,至于具体是何种错误,却守口如瓶。
皇后与太后虽派人四处打听,却依然一无所获。
“太子究竟做了什么,竟让皇上如此震怒?”太后心中焦急,甚至萌生了亲自去见皇上的念头,更想直接质问太子本人。
然而,太子已被皇上禁足于东宫,无法与外界接触。太后担心,若她擅自派人前往,可能会触怒皇上,适得其反。
她心中烦躁,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轻叹一声。一旁的秦嬷嬷见状,连忙上前安慰:“太后娘娘,皇上或许是望子成龙心切,太子殿下或许只是无心之失,日后定会改正。皇上与太子乃血脉相连的亲父子,关系定会慢慢缓和的。”
太后听了秦嬷嬷的话,心中稍感宽慰。但随即又眉头紧锁:“你说太子……唉,算了,你说得也有道理。或许皇上只是一时气话,并未深思熟虑。”
秦嬷嬷见太后心情有所好转,又接着说道:“皇上或许是太过愤怒了,才会说出那样的话。”她望着太后,深知太后需要这样的安慰。
太后闻言,长叹一口气:“即便如此,也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就……”她的话语中仍带着对皇上的不满。但随即又想到皇上的威严,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太后还是让秦嬷嬷去查探一番,看是否能找到一些线索。毕竟,她心中始终对太子的遭遇耿耿于怀。
与此同时,良妃的突然出事,让后宫再次陷入一片哗然。皇后与太后都不禁猜测,这件事是否与太子被禁足有关。但经过一番思索后,她们都摇了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康平郡主得知太子被禁足的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她本想去东宫探望太子,但一想到太子的性格,又担心自己的到来会让他感到丢脸。最终,她还是决定先来太后这里打听消息。
太后一看康平郡主的模样,便知她此行的目的。她叹了口气,说道:“你这丫头怎么过来了?”
康平郡主刚想说些什么,却被太后打断:“别问了,我不知道。皇上并没有告诉我太子的具体情况。”
康平郡主显然不相信太后的话,她觉得太后一定知道些什么,只是不愿告诉自己罢了。她心中暗自思量:“太后娘娘为何要对我隐瞒?皇上一定会告诉她的。难道是有什么不能告诉我的秘密?”
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太后娘娘,是不是因为良妃的事?”
太后闻言,目光一凛,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看着康平郡主那凌厉的眉眼,叹了口气说道:“你啊,别胡思乱想了。我派人找了皇上,但得到的消息还是很少。”
康平郡主却不肯善罢甘休,她紧紧盯着太后,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找出答案。
然而,太后却始终保持着平静与沉默。康平郡主无奈,只能悻悻离去。
而在东宫的书房内,章天赐正焦急地看着她的太子哥哥慕容慎行。她不明白,为何如此优秀的太子哥哥会落得如此下场。
“太子哥哥,你就要被禁足在东宫了?父皇怎么能这样对你?你又没有错什么!他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章天赐为太子哥哥打抱不平,尽管她并不清楚事情的具体经过。
慕容慎行看着她那纯真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叹了口气说道:“孤是好,可父皇看不到。”
慕容慎行怒视着她,懊恼于精心部署的刺客再度失手,连备选方案也被父皇迅速识破。他不解父皇何以如此敏锐,那无色无味的毒药本应悄无声息,直至蚀骨方显。为何?
他生怕怒气波及于她,影响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她投去一瞥。
章天赐闻言,更加坚定了要为太子哥哥讨回公道的决心。她问道:“太子哥哥,是有人冤枉你吗?我暂时没事,可以帮你查清楚!”
慕容慎行看着章天赐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感动又无奈。他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这件事你查不清楚的。而且,我也不想你卷入这场风波中。”
然而,章天赐却不肯放弃。她拉着慕容慎行的手说道:“太子哥哥,你相信我,我一定会帮你查清楚的!我不能让你白白受冤!”
慕容慎行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懊悔,早知如此,便该在她踏入书房前,便将她安然送回。她本不该在此出现,思绪至此,他缓缓开口:
“孤犯了些错,被父皇察觉。”
此言非虚。
“太子哥哥,你究竟做了什么?”章天赐一脸茫然,“怎会惹得父皇动怒?”
“无事。”慕容慎行选择沉默。
章天赐心中暗自揣测,是否与大姐有关:“可是与国事相关?”她再次追问。
慕容慎行轻轻摇头。
“那是私事?”章天赐追问道。
“孤不愿再提!”慕容慎行依旧守口如瓶。
章天赐本希望太子哥哥能提及良妃之事,虽闻良妃章天爱遭遇不测,但详情未知。
二人正欲继续交谈,忽闻有人通报,太子被禁足于书房,皇上旨意,任何人不得相见,唯有读书为伴。书房之外,已有守卫守候。
太子妃亦需即刻返回。
章天赐依依不舍,慕容慎行亦面露不悦。
然而,传旨之人再次强调,此乃皇上之命,太子妃不得不从。于是,章天赐被众人抬着离去。
慕容慎行独自留下,目光冷冽地望向传旨之人,后者却浑不在意,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