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消息,很快传到后方。
这一日,整个应天府都是张灯结彩,庆祝朝廷大捷。
皇宫中。
老朱亲自宴请百官,心情大好。
朱雄英同样也很高兴。
不过,他并没有放松。
而是和朱标一起,部署一些具体的事情。
“雄英,这么大片的区域。
朝廷想要全面控制,还是太难了。
到头来,估计还是要靠他们自治。”
朱标有些头疼。
随着前方的消息不断传来。
他意识到,朝廷的二百万大军虽然可以击溃北元。
但要是想要把草原建设的和中原一样,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最大的难度莫过于草原的环境和中原不同。
生产生活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爹,你是担心。
若是让牧民们按照以前的生产生活方式继续下去。
草原上还会出现另外一个势力吧?”
朱雄英笑着看向朱标。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
自古以来,我中原王朝对草原的掌控力都是很弱的。
原因也是这个。”
朱标皱眉。
“爹,这件事情也好解决。”
朱雄英笑着看向朱标。
“好解决?
雄英你难道有什么好办法?”
朱标看向朱雄英。
“嘿嘿,我们只需要从中原向草原迁出人口不就好了。
如此一来,便可以加快融合的速度。
也就能避免你说的那个问题了。”
朱雄英笑着开口。
“嘶···这····可是雄英你有没有想过。
草原相比于我们中原来说。
那可是苦寒之地。
真的会有人想要去吗?
就算是真的迁人过去,时间久了,会不会····”
朱标的脑子转的很快。
“爹,你别忘了。
我们还有一个郑和没回来呢。”
朱雄英笑着开口。
“嘶···郑和?
和他有什么关系?”
朱标有些不解。
“郑和下西洋,回来之后会携带许多我大明朝没有的种子。
迁徙过去的中原百姓,可以继续过男耕女织的日子。
只要朝廷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
这一点,不难做到。
只要按照这种方式融合。
几十年上百年之后,草原人民对大明,也一样会有认同感的。”
朱雄英认真的说道。
“嘶···真的有那种种子?”
朱标显然是有些怀疑。
“怎么,爹。
难道你不相信我?”
朱雄英笑着开口。
“嘿···那倒不是。
爹就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罢了。
不过你既然都这么说了。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办吧。”
朱标点头,虽然有些拿不准,但还是听从了朱雄英的意见。
毕竟朱雄英还从未出过差错。
“报!皇太孙殿下!
皇上请你去乾清宫!”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汇报情况。
“嗯,我知道了。”
朱雄英答应一声。
前方的战斗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老朱肯定是有些话想要对他说。
“去吧。
你爷爷估计是有什么想法了。”
朱标笑着开口。
坤宁宫中,老朱悠哉悠哉的坐在龙椅上,心情极好。
“大孙来了!
哈哈哈!真没想到,你小子竟然这么快就拿下了北元!
真是让咱刮目相看啊!”
老朱显得很是激动。
这才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
朱雄英竟然就已经解决了北元。
这速度,让老朱都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爷爷,这才仅仅是第一步而已。
以后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呢。
西北方向,便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必须要尽快达到我说的疆域范围。
只有这样,我才能全力的发展大明。”
朱雄英说的很认真。
大破北元,对于老朱来说或许是解决了一块心病。
但是对于朱雄英而言,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想要把大明打造成后世的样子。
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咱明白!咱都明白!
大孙,这次咱叫你过来。
是有一件事情要问你。”
“爷爷你是想问,乃儿不花的事情吧?”
朱雄英笑着看向老朱。
“不愧是咱大孙!
这脑子就是好用!
爷爷要问的就是这个,你为什么要放过他?
当时的情况下。
想要消灭他们,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老朱看向朱雄英,满脸都是探究的神色。
“爷爷。
北元王庭虽然已经覆灭。
但那茫茫草原之上,可不是没有人了。
鞑靼,瓦剌的势力同样不小。
我大明已经向北控制了捕鱼儿海。
乃儿不花想要生存下去。
要么就继续向北,去苦寒之地。
要么···嘿嘿嘿·····”
“嘿,你小子!
这是趋虎吞狼啊!”
“非也,爷爷。
其实我不爱打仗。
我的想法是,让乃儿不花去骚扰他们,争夺他们的资源。
咱们再去从中调停。
逐步控制他们。
如此一来,不就不用打仗了吗?”
朱雄英笑着开口。
“好!真不愧是咱大孙!
看来你早就已经计划好了。”
“爷爷,你就瞧好吧。
十年之内。
我必然让我大明边境安稳下来。”
朱雄英说的很是认真。
“好!
爷爷相信你!”
老朱大手一挥,同样也很高兴。
看到朱雄英有如此的表现。
老朱那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到激动和高兴。
有孙如此,大明想不兴旺都是难事!
接下来,朱棡入场。
扫灭零星反抗势力的同时,也在加紧建设草原。
一条条道路从北平府,西安府,太原府向外延伸。
将草原之地,彻底囊入大明的版图。
而朱樉和朱棣。
也被召回。
因为朱雄英要安排下一步的计划了。
一个月后,朱樉和朱棣返回了应天。
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蓝玉等一众武将。
他们这次可算是彻底的过了瘾。
而且还参与了灭掉北元王庭的战斗。
“拜见皇太孙殿下!”
应天城外,朱雄英亲自迎接这两位凯旋而归的王爷。
“二位叔叔快快请起!
哈哈哈!
你们这一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你们看!
应天府的百姓们,都自发的来欢迎你们啊!”
朱雄英笑着开口,扶起两位叔叔。
此时的朱樉和朱棣,看向朱雄英的眼神中只有尊重。
没有了任何一丝其他的想法。
他们很清楚,若是没有朱雄英。
他们就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扫灭北元王庭。
更不可能建立如此的功勋!
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朱雄英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