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逛故宫#】
【晚年的时候,宣统皇帝买票回故宫游玩,发现载沣和光绪的画像挂错了,于是好心叫专家修正,却被专家嘲笑不懂历史。
宣统回怼道:“我或许不懂历史,但我爹长什么模样,我还是知道的。”
在故宫发现有导游正在给游客介绍一个花瓶,于是宣统屁颠屁颠的跑上去纠正道:“这不是什么花瓶,这是我以前用的尿瓶。”
后来,宣统又参与鉴定文物,有一次送来一个瓷器,宣统刚看一眼就确定是假的。
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真的小时候被我摔碎了。”
在《我的前半生》当中,宣统还将许多隐秘的、啼笑皆非的往事写了出来。
比如:“小时候有两三个宫女教他做坏事,第二天起床头昏眼花,看太阳都是绿色。”
“皇后婉容睡觉不爱关门,被一个侍卫闯入,二人成功造人,自己提了一顶绿帽。”
“文秀执意与自己离婚,说出她九年未曾得幸的理由,导致世人认为自己爱男不爱女。”】
. . . . . .
评论区:
〖他要是活到现在,就可以开直播讲紫禁城的八卦了。〗
. . . . . .
清朝,光绪十三年。
“朕无后?”
光绪联想到后人所说的大清入关是摄政王加孤儿寡母,亡国的时候也是摄政王加孤儿寡母。
所以,喜格(孝定景皇后的小名)没有为朕诞下一儿半女,以至于只能将弟弟的儿子过继来继承大统?
十六岁的光绪帝想不明白,难道真有什么诅咒不成?
先帝亦是无子而崩,才轮到自己继承大统,天命不再眷顾大清了吗?
光绪深吸一口气,定下心神,不做他想。
看向翁同龢、李鸿章、冯子材、张荫桓等人。
其中汉臣多,满臣少。
光绪也想用满臣,也想用八旗,尤其是蒙满八旗。
但是光绪走访一个月,从大臣到铁杆庄稼都见过、聊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满蒙八旗但凡有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除了极少数人看的通透,愿意支持自己引进西洋机器、缓慢开展变法之外。
其他人基本文不成武不就,你考他儒家经典,他说大清马上得天下。
你考他弓马功夫,他说祖上入关前、入关后打了多少仗,该打的都打完了,他该享福了。
非要让他打仗也行,个个义正言辞说大清是陛下的,也是八旗的,陛下让打,大家肯定支持。
但要求颇高,个个不当小兵,都想着当将军,张口韩信胯下之辱却可拜大将军,闭口张辽八百人可破孙权十万。
一个个的用眼高手低来形容,都是对这个词的侮辱。
但若是问其他的,他们便能说的头头是道。
比如八大胡同谁家又新来了个姑娘、身材好不好,再比如哪家赌场能赢钱,哪里的蛐蛐比较强壮。
光绪说要引进西洋器具,造火枪火炮,让他们跟着学,他们不学。
堂堂天潢贵胄、八旗子弟,去做匠人的活,自己丢不起这人!
光绪退一步,说引进西洋的火器战法,让西洋军队的将军教他们,他们也不学。
张口八旗天下无敌,闭口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光绪气的牙疼,特么的,天幕都把未来的历史摆在眼前,你们睁眼看一看世界,有这么难吗?
而且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弓马得天下,到底怎么一回事,你们是真不知道吗?
入关用的火器,平三藩、收台湾,也是用火器。
圣祖爷平三藩、平定噶尔丹用的还是汉人造的连珠火铳和冲天炮!
后来天下平定了,圣祖爷将戴梓流放盛京,才开始大谈特谈满洲弓马得天下。
世宗、高宗说难听点,用的都还是戴梓造的火器。
要是戴梓还活着,说不定火器更强了,高宗平定叛乱也不用花那么多钱。
特么的,祖宗谈弓马得天下,是为了忽悠汉人。
怎么汉人没忽悠到,把八旗忽悠瘸了?
“八旗没救了。”光绪无奈的向慈禧说道。
“亲爸爸,儿臣想整顿八旗。”
慈禧摇了摇头,“这群废物是你的基本盘,养着他们,即便全天下都知道他们是废物,别人也不敢轻易动手。”
“你把这群废物都逼反了,大清就真的完了。”
这个道理光绪是懂得,但就是气不过。
明朝都烂成那样了,还有一句:“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而大清养着的这群八旗子弟,真到了大清亡的那一天,怕是没几个人会说出这句话。
崇祯死的时候,从大臣到百姓,再到太监,有无数人殉葬。
光绪觉得若是大清亡在自己手上,或许会有许多汉臣殉葬,但满臣殉葬的绝对许屈指可数。
回过神来,光绪看向众人。
无后或许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喜格的问题。
天幕说了,近亲不宜结婚。
八旗内部通婚,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绝对是女方的问题,索性朕就娶个汉家女子为后。
于是,光绪开口说道:“家中有适龄女子的,都带来让朕见见吧。”
“陛下……”
光绪摆摆手,重咳两声,强调道:“满汉一家,在朕这里不是空话,不是一句口号。”
“也许朕将来的太子会是汉家血脉。”
满臣连忙劝阻,却不料汉臣们抢先一步,跪倒在地,高呼:“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