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陈识合的想法
“叶小友,我想进驻你即将运作的商城内,不知可否?”
“当然欢迎至极了,有了陈先生的入驻,势必会给我的商城注入一股大活力啊。”
叶楚天不是奉承,而是陈伯年旗下一艘能容纳6000人的巨型邮轮,这可是巨大的生金兽,别看门票才三五千块,可上去了那就能让人心甘情愿的掏钱,特别是出了公海。
“那就感谢了,以茶代酒,祝校友商场越办越大。”
“承您贵言了,不过陈先生进驻我们商场,只能销售门票价格以及一些国内能接纳的娱乐项目,其他的就抱歉了,你也知道,国内对一些东西还是很避讳的。”
“这个是自然的,我们也会遵守规则,另外周生还有李生他们也有进驻你商场这个意思,纳入进来也是不错的。”
“那真是我的荣幸,李英山先生的钟表业可是港澳地区的翘楚啊,另外周铭泽先生的黄金那是全国知名,有了你们三位的加入,会让我们的会员数量得到非常大的提升,感谢支持。”
“是我们感谢你给我提供平台,说真的,这几年这边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了,没有好的思路那真的就是坐吃山崩咯。”
当天,叶楚天便以3亿港币价格从陈伯年那里购买了两艘65米的大型渔船。
显然,这事陈伯年给了他不少的优惠。正值用钱的重要时刻,这个情分他是承了。
不过因为属地的问题,回去国内还得办理一些变更手续,另外还需改建符合自身所需,短期内还无法使用。
回到酒店,给老婆那边打来个视频通话,她正在盘点今天的营业额,很是高兴的说,“老公,今天又多了10个学生过来托管了。”
“蒸蒸日上了现在,看来我很快就不行干活,等着老婆养咯。”
“好呀,以后我养你,嘻嘻。”
“哎呀!”
“怎么了?”
“你儿子踢我呢。”
“这小子那么调皮,出来了我帮你收拾他,哈哈哈。”
“你舍得我可舍不得。忘了跟你说个事,旁边的那一卡店铺正好出租,我一并拿下了,说也奇怪,转让费才五万块,而且租金只要5000,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运气那么好?不会有问题吧?”
叶楚天明知故问,用惊讶、疑惑的语气打消老婆的怀疑。
“不会有问题的,一切都有合同。”
“短短两个月,你都开三家店了,以后啊,搞不好成了托管培训界的扛把子咯。”
“净说瞎话,要说经营呀,我妈比我厉害,这几天都跟几间店铺签订合同,给那边供货,我看过,那订单量老大,比现在两间小吃铺的三天收益还要高这么说。”
“你也不劝劝,妈年纪大了。”
“你爸妈妈不也是一样吗,能听劝咱们也不会那么操心了,不过也还好,现在很多都是机械化,人工部分只是把握那些核心的。”
没有过多去干涉,老年人找到了一个晚年的目标也是值得他们这些后辈支持的。
你看他爸妈就知道,现在每天盼着那些顾客来呢,那奔头多劲足的。
聊了将近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接着就美美的睡了一觉。
隔日早上是陈识合喊醒的他,现在他的产业仅剩下这边的寿司店了,而且投入了所有的精神下去,对于开业非常的紧张。
“合哥,你这是干嘛呢,放心好了,我们的寿司店绝对能大红大紫的。”
“哥跟你讲,结婚那会都没今天紧张。”
“洞房你就不紧张了,走吧老陈,哈哈哈。”
于成东的心态很好,也对叶楚天的眼光很有信心。
今天周六,人流量那一个惊人,用人满为患形容都不为过,幸好现在还是早上,要是中午,估计这短短的四五百米兜得走半小时。
来到寿司店门口,两排的花篮摆了几十米远,门口围满了观众,不是寿司店的吸引力,而是花篮上的名字让人惊讶。
“霍家?”
“何家、周家、李家?”
“政府?”
“还有几大社团的花篮?”
“我靠,这寿司店什么来头?”
无数的疑惑让现场热烈沸腾,从而让楚天楼的名声一下就传遍了整个澳岛,来来往往的游客都驻足观看这一盛况。
叶楚天本来就想着低调点开个业算了,没想到搞成这帮震撼,对此也只能接受了,不过这样也不错,名声一下就宣扬了出去,保质保量的话站住脚跟是没问题的。
“东哥、合哥,回头要一一拜访回礼才行,另外我打算每一单消费,我们就抽出10元港币用于当地慈善事业,当天公布数据,当天将资金转入相关的慈善机构公账内。”
“这个必须要赞成,表明了我们热衷慈善事业的态度,虽然不多,但是长久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反馈一定会很好。”
叶楚天一说,于成东就表明了立场,陈识合当然也是赞成的,不过他有其他的想法,就说,“要不我们搞大点,弄个声势浩荡怎样?”
“怎么个声势浩荡?”
“每日锦鲤!”
“?怎么操作?”
“就是每日的消费小票进行抽取一张获得锦鲤大奖,获奖者凭借此奖获得一年的5折消费权限,不绑定,无当日次数限制,嗯反正就是无限使用。”
“5折有点低了吧?这样我们的利润可就全无了。再说了,不绑定没有使用限制,这样搞不是给机会这些中了锦鲤大奖的人投机倒把吗,全都是他们用这个大奖权限带顾客来,我们可是损失惨重了。”
于成东想不明白,觉得陈识合脑子进水了。
“东哥,我觉得合哥这个建议非常好,你想想,我们将价格定高一点,好比一份108的三文鱼,我们定价128应该都无伤大雅的,5折这个诱惑可是相当大的。
那些获得锦鲤大奖的人用来挣钱就让他们挣呗,正好他们充当了我们的皮条客,利益获得者肯定很积极去找生意的,我们就秉承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挺好的。”
“哦,原来如此,好像也不错。”
恍然大悟,于成东也认可了这个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