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姚广孝的智慧,当叶白的问题问出口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叶白的意图,脑子只是略微琢磨一番就知道并不可行,当即就出言劝谏。
“哼,一个郡尉不够,那若是都尉、县尉都死了呢,朝廷总不能放任府军不管吧?”
听到叶白那有些阴恻恻的声音,姚广孝脸色一变,他不是一个死板的人,虽然这种手段有些上不得台面,但是对于一名上位者来说,向来只有有效无效的手段,没有什么上流、下流手段的区别,只要能够达到目的,用什么手段都无所谓。
只是……
“侯爷息怒,这么大规模的死人,动静太大了,必然会惊动朝廷,哪怕朝廷目前没有多少精力和心思放在西北三郡,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朝廷调查事情的真相倒是无所谓,只要手段干净,他们也查不出什么来,就算查出来了,也有办法掩盖,只是这类事情根本就用不着证据,一个怀疑和理由就足够了。”
“这般大动作,朝廷必然会想到侯爷是想掌控石门郡的府军,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侯爷如愿的,从其他地方调动新的将领过来掌控府军,还会对侯爷更加防备,得不偿失啊。”
这些话,就算姚广孝不说,叶白其实也能够想到,但心里堵得慌,原本他只是略微有些不太舒服,如今中原、江南生变,朝廷没有兵力、精力处理西北三郡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依旧只是让各地方官府积极配合,却将府军死死地握在手中,这不是明摆着对他不信任,要防着他一手嘛,立马就将他给刺激到了。
心中的一股邪火,让他想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既然朝廷死活不愿意让他掌控石门郡的府军,那他就偏偏要做到,而且还是要在明面上将其掌控住,而不是偷偷摸摸的。
“哼。”
姚广孝的劝阻非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倒是让叶白心中的那股邪火更盛了几分,冷哼一声道:“派遣新的将领,那就让他们来好了,在石门郡,没有本侯的同意,他们别想上任,至于朝廷的防备,你以为本侯不这么做,朝廷就不会防备了嘛。”
“朝廷如今都已经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精力来压制本侯,就算他们知晓是本侯做的又能如何,在中原和江南没有安稳下来之前,他们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拿本侯怎么样的。”
姚广孝闻言一滞,他通过自己的渠道也了解到了中原和江南的变故,虽然他与刘伯温一样,都认为事情有些古怪,以秦国的实力不应该陷入到这等乱局之中。
但是在明面上,他却不得不承认叶白说得对,如今朝廷的兵力都被牵制住了,连驻守京城的城卫军都被调动,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若是再有变故,朝廷除了禁卫军之外,就无兵可调了,可禁卫军不但是秦国最精锐的部队,也是皇室掌握的最后一支力量,守卫皇城的核心军队,除非灭国危机,否则是不会轻易调动的。
换句话来说,叶白就算真的在西北三郡搞什么事情,朝廷除了下旨训斥之外,能够做出的动作是相当有限的,至少调兵威压是不可能的了。
叶白若是要如此干,还真有极大的可能成功,也难怪姚广孝会陷入到沉默中。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刘伯温上前两步,走到了叶白的身边,轻声说道:“侯爷不必如此麻烦,就依刚刚的计策施行,既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留下话柄、口舌,还能够达成侯爷的目的,不是更好嘛。”
在姚广孝那有些惊讶的目光中,叶白紧皱着的眉头微微松开,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刚刚那般义愤填膺了,虽然依旧是臭臭的,可却好歹少了一些压迫感。
“刚刚的计划是不错,不过却是有些便宜他们了,本侯现在有更好的主意,你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就行了。”
叶白的计划一说出口,刘伯温和姚广孝两人顿时就是目瞪口呆,以他们的智慧,也实在看不出这个计划的高明之处,可以说是相当粗暴,毫无技术含量。
最关键的是,他们想不明白,这样的计划与掌控府军到底有什么关系。
不对,也不能说毫无关系,只是他们不认为这样做就可以真的掌控府军,甚至闹出来的动静比直接暗杀郡尉、都尉、县尉还要更大,完全是挑衅朝廷的底线啊。
“侯爷……”
这样的计划,让两位智者根本无法认同,第一反应并不是帮助叶白完善计划,而是齐齐出言反对,可才刚刚开口就被叶白给打断了。
“好了,这个事情就不要讨论了,本侯已经决定了,不过之前的计划依旧还要实施,既然朝廷无暇顾及西北三郡,那咱们也该动起来了。”
“本侯既然来了,就不能白跑一趟,掌控石门郡乃是必然,首先就要把不经允许,擅自闯进来的草原骑兵给解决了。”
…… ……
一连数日,石门郡的局势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郡城以及周边有龙武卫驻扎的府城、县城,都出现了一幕异常的景象。
一支支全副武装的右军士卒公然冲进了郡尉府、都尉府乃至县尉府,将包括郡尉等人在内的所有府军将领们全部捉拿,打的旗号就是怀疑这些将领们与草原骑兵有所勾结,才会导致右武卫两次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不光是府军的将领和军官们,甚至连一些地方官员都被抓捕,搞得石门郡上下人人自危。
石门郡的官员们虽然已经收到了朝廷的最新命令,让他们全力协助龙武卫,保证一切后勤供给,满足叶白的各种需求。
可同样的,他们的后台、靠山,却也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暗暗传达了指令,要在暗中监视叶白和龙武卫的动向,时刻汇报,尤其是不能让叶白染指府军。
龙武卫大肆抓捕府军将领、军官的行为,已经触及了这些官员们的底线,还不等他们联合起来,向叶白讨个说法呢,就连官员们也被大批抓捕了。
这一下,可就真正触及了官员们的底线,毕竟文武之间本就有着矛盾在,不管是军中将领还是地方官员们,犯了错,都是由各自的阵营进行处理,除非有明确命令,否则不会出现军队抓捕文臣,或者文臣抓捕军中将领的情况,这可是属于越界的行为。
名义上的监管权力,那都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在实际上,文臣与军方都有自己的潜规则,如今叶白这一手就等于是打破了潜规则,谁都无法接受,自然是要同仇敌忾。
可还不等他们彼此串联起来,有所行动呢,之前被抓的那些将领、官员们,又被右军给放了出来,还是礼送回府,态度别提有多好。
再三确认,他们并没有遭受什么虐待,只是简单地询问了一些事情,没有过于为难,那些没有被波及的官员们才松了口气。
如此看来,叶白只是不懂规矩,担心步上了右武卫的后尘,所展开的一种自保行为罢了,虽然手段粗糙了一些,一点都不高明,但却极为符合叶白的人设。
毕竟他只是一名府军的底层军官,一步步依靠战功和运气,爬上了如今的高位,在很多高门大户看来,叶白就是一个泥腿子,哪里懂什么潜规则和权利争斗啊。
粗人一个,能够做出这等不合常理的事情,的确是有些古怪,却也是合情合理。
既然只是单纯的调查,并不是有着别的目的,石门郡的官员们就彻底放松了下来,原本想要联合对抗的提议也就彻底作废,在右军上门“抓捕”的时候,他们甚至相当配合,没有半点为难。
不就是调查嘛,别管是真的无辜,还是做了一些小动作的人,心中都没有半点害怕,就这样的普通问话,怎么可能查出什么东西来,不过是走个过程而已,配合一下,全当给叶白一个面子。
如今秦国的内忧、外患,对于他们这些官员来说,不是什么秘密,石门郡还面临着草原骑兵的威胁,得罪了叶白这位统兵大将,对他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任务虽然重要,可还不到拿命去拼的时候,积极配合说不定还能够迷惑叶白,让他放松警惕,也方便他们日后暗中行事。
就这么的,右军不断抓人,却在几个时辰之后马上放人,最长的也不过在军营中待了一天而已,闹出的动静不小,可却没有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
各方势力的眼线、探子将消息传递出去以后,他们的主子也是看得满脸懵,不知道叶白到底在搞什么鬼,详细调查之后,的确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之下,只能是暂时放在一边。
某些“聪明人”倒是意识到了什么,他们以为叶白是被中原、江南的乱局给吓住了,担心石门郡也有一批“乱臣贼子”隐藏其中,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打草惊蛇,把某些心怀不轨的人给逼出来。
叶白并不知道自己的“异常”动作,让某些得到消息的人,联想到了这么多,他的目的其实是很单纯的,根本没有这么复杂,只能是自我脑补是最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