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队长一拍大腿,说:“对!您老人家说的好!要不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督导员看了看这两个人,说:“咱们马少,要是野战,怕是会死不少人。”
保正斜眼瞥了他一下,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神山磨山木有一个孬种。死人不要紧,关键是名声得保住。要是让这伙鞑子平平安安过去了,以后周围人怎么看咱爷们?还混不混了?”
民兵队长在旁边激动得脸通红,一副这就要摸刀出去砍人的样子。督导员只好不说了,再说可能全神山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孬种怂包了。人家自己都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他心疼个什么劲?
但要是死伤多了,他又有责任,于是他就说:“我也赞成打。不过咱神山人命金贵,得多占便宜少吃亏。”这话顺耳,那两个神山人听了都连连点头。
督导员趁热打铁:“队长,你说你们在树林里杀了十来个鞑子。然后他们就退了出去,放火烧林子?”
民兵队长懊恼地说:“可不是嘛。这伙鞑子鬼精鬼精的,一看打不过俺,就耍赖放火。俺们没办法,只好钻了地道躲起来,等他们走了才回来。”
督导员一拍民兵队长的大腿,说:“这就是了。这伙鞑子不傻,不好对付。兵法说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咱对他们的情况两眼一抹黑不行。
天快黑了,晚上咱们摸过去,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抓几个舌头回来。”
督导员是从南方过来的,他看到当地人好把大腿拍得啪啪响,不知不觉就受影响。不过他从来不拍自己的大腿,只拍别人的。
这个主意获得两位当地人的赞同。神山人是比较楞,喜欢拼命,但绝不傻,也知道打巧仗,甚至很会打。
谁知他们还没等到天黑,金兵就杀上门来了。近千黑压压的骑兵,围着寨子跑圈,施加精神压力。在猛安南下的时候,很多镇子见了这阵势都吓得直接投降了。
但神山是什么地方?更何况这里是高家庄!高帅的老家!其实以前不在官道旁边,但后来因为高全,神山磨山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硬是修了一条官道,通到高家庄。
高全知道了,很感动,其实他对那个搞不清楚的祖坟一点也不上心。不过看乡亲们这么热情,也只好每年清明都去上坟。
他又担心浪费,赶紧又拨钱继续往东修,连接上南北方向,通往沂州府的官道。高家庄也因此变得相对富裕起来,还野心勃勃以后扩建为神山镇。
猛安不知道他误打误撞,已经接近目的地了。但他现在一心要打下这个大村来。
虽然已经到饭点了,猛安还是让金兵下马用步弓往寨墙上射一波,给村里的人一个下马威。虽然不过是个村寨,里面甚至未必有多强的抵抗,但猛安还是觉得小心些好。
之所以不让骑兵绕寨射击,是因为骑弓射程短。寨墙上的人居高临下,又是步弓,射程大大超过骑弓。骑兵绕寨射击,会成为寨墙上守军的活动靶。
金兵举着盾牌小心翼翼地接近寨墙,上面却没有动静。寨墙上看不到人影,寨门楼上似乎有人在偷看。金兵索性一声呐喊,冲向寨墙。上面还是没动静。
猛安觉得有点不对,正犹豫是不是要让队伍停下来,但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小心了?不就是一个村子嘛。他也往前骑了一段距离,看到寨门上面的石头上,刻着三个大字:“高家庄”。
他正若有所思呢,金兵已经接近距离寨墙五十米的地方。寨楼上突然传来一声尖利的哨声,寨墙上忽然出现了很多人,弓箭、火枪一股脑打了过来。
猛安惊讶地发现,射击的密度非常大。他估计大概有六百多人在射击。这个村里看大小,也就一千多人,不可能有六百多壮丁。除非十二三岁到六十岁的男性都来打仗,可开弓放箭可不是轻活。
他看到自己的兵已经有了伤亡,赶紧吹牛角号,让撤回来。金兵训练有素,用大铁盾形成一个个乌龟阵,往后退去。
就在这时寨墙上突然冒出一股白烟,轰的一声,无数碎铁和石子喷了出来,顿时把对面的一个乌龟阵打得粉碎。十几个金兵扔了盾牌和兵器,捂着脸在地上翻滚哀嚎。
接着不远处的寨墙上又是一炮打出,这次没有正中盾牌阵,而是擦了边,不过也放倒了五六个金兵。
猛安大惊,这是什么村子,怎么会有大炮呢?还有这么多火枪。难道这是个陷阱?想到这里他赶紧站到马鞍上,往周围看了看,却没发现伏兵四起,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难道这里人就是凶悍,不过凶悍归凶悍,装备怎么会这么好呢?敌军不攻到近距离不射击,这显然是训练有素的老兵。一个村子里怎么会有五六百老兵?
他又想起这个村的名字,高家庄,忽然瞪大了眼睛,心里一激灵,难道这里就是他要找的高贼的祖坟所在地?
高贼害怕别人来挖他的祖坟,就在这里建了个村寨守着,所以才有这么多老兵、火枪和大炮。这样就说的通了。
猛安哈哈大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时他的亲兵队长很有眼力劲地凑过来:“猛安何故发笑?”
猛安得意地说:“这里可能就是高贼的祖坟所在地!所以才有强兵驻守。”他接着说了他的三条理由,大家都觉得是这么回事,纷纷称赞猛安真是智谋过人。
猛安顿时忘了刚才的失利,大手一挥:“退到七里之外,安营扎寨,埋锅做饭。然后把这个寨子拿下来!”
金兵居然来去匆匆,让寨楼上的高家庄“三巨头”迷惑不解。不过看到金兵竟然不走,反而远处安营扎寨,他们更摸不着头脑。金兵这是非要把村子攻下来不可了?
这也是个麻烦。其实他们没有大炮,刚才放的是榆木炮,射程近不说,还只能打霰弹,打几炮就不能用了。好在村里有不少老榆树,可以现做。
保正冷笑一声:“放烟!三股烟!这帮鞑子不知死活,既然不想走,那就别走了。”高家庄的人听了,个个摩拳擦掌,好像过春节要舞龙灯一样,都积极的不得了。
督导员已经来了一年多,也习惯了。这地方人就这样,听见打仗小过年,好像命不是自己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