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些加盐的干面饼,一众兵卒都是渴的不断喝水。
随军带的水壶都是一点二升水,差不多一千二百克的水,按照明朝一斤五百九十多克来算,这就是一个两斤装的水壶。
面饼表面都加了不少的盐,加上面饼本来就干,所以吃下两块面饼最少要喝下一壶水。
一壶水加两块一百克的面饼,这一顿差不多也算是吃了两斤多的食物。
小队中,周巴将刚刚发下来的糖果扔进水中摇晃起来。
“哎!这军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甜的发腻,就是咸的齁鼻。”周巴有些抱怨道。
周巴是京师城郊人,是地主家小妾生的孩子,小时候也算过的锦衣玉食的生活。
所以并不是能吃得下那些带有泥土的粥的。
周巴之所以参加军队,是因为最近因为京师动乱,父亲死了。
家里的主母黑心,给了一间破房就将他们母子两人给赶出来。
周巴哪里受得了吃糠咽菜的苦,那时候刚好京师附近招募军队,所以周巴头脑一热就加入了镇南军中。
所以周巴每次吃着这些军粮,都会抱怨几句。
“行了,大少爷,有的你吃就不错了。”旁边的吴儿说了一句。
此时也吴儿也是将一块糖扔进水中摇晃起来。
吴儿和周巴刚好相反,他之所以过来参军,完全就是家里人口多,刚好粮食收成不好,所以爹不亲,娘不痛的老二吴儿就过来参军了。
吴儿是吃糠咽菜过的人,甚至树皮都煮过来吃。
好在那时候,燕王来了开仓放粮,所以村里的人才没有成为流民到处流浪。
不过就算吴儿这种吃过苦的人,也受不了这么甜的糖。
就算糖融在水里,也能感觉到十分甜腻。
“呵呵呵!吴儿,怎么现在舍得自己吃糖了?之前不都存起来,要寄回去么?不会都喂了蚂蚁吧?哈哈哈!”周巴调侃道。
见周巴在那笑着,吴儿都懒得理会这家伙。
之前吴儿却是收起来几十块糖果,大概有三四斤那么多,想着寄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这好东西。
可是没想到,后勤营不给带这些东西回去,除了书信和银子,其他东西都不送。
无奈,吴儿只能将几斤糖果留在身上自己慢慢吃了。
谁知道,在过一处山路驻扎营地留了一夜,这几斤糖果却是惹来一群蚂蚁。
这群蚂蚁来了没多久,当天就下起一阵小雨,将糖果给打湿。
这糖果被弄湿可就不好存放,所以最后吴儿将那袋糖果给了路过的一群难民。
就是经过这件事情后,吴儿就没有留过太多糖果在身上,一般发了就冲水。
营中的人差不多都是这么做,这糖之所以这么甜,可能就是给一众人泡水喝的吧。
“休整半小时,急行军一个半小时。”一个拿着大喇叭的中年人,在各队人群中穿梭喊着。
听到喊话,周巴就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哎!真是倒霉,居然要急行军。”周巴双手往自己身上的衣服拍打,将手上残留的盐弄掉。
急行军,意思就是每小时十公里的行军速度,一分钟行军一百六十米以上。
这几乎就是一路小跑行军了。
周巴用一条白色绷带捆绑自己的小腿,这样小跑完腿不会太难受。
急行军是镇南一军的必修科目,合格线是负重六十斤装备一天急行六十公里,所以周巴一行人都是受到过专业训练。
不过就算受过训练,周巴也是不太喜欢这样的急行军。
因为每次参加完急行军后的几天,整个人都会处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
最常出现的毛病就是食欲不振,双腿发软。
听到中年人喊道要急行军,所有兵卒都取下身上的白色绷带捆绑小腿。
有不少人的白色绷带,因为用的久了,现在都变成了灰色的绷带。
白色绷带用力绑紧小腿,会让小腿产生一阵不适的感觉,不过适应一小会就能习惯这种感觉。
等一众人捆绑好小腿适应了一下后,军队也开始集结起来。
十人一小队,五小队合成一个纵队,两个纵队百人集结完后就开始在百户的带领下前行。
后金的战斗单位是以牛录算,而镇安军的战斗单位是营来算。
一营六百人马,内部后勤,炮兵,工兵,医官,军委也是五脏俱全。
所以一营人马说是六百人马,但加上后勤这些人数,真实人数其实能达到六百五十人。
这次,除了留守的一营人马,还有已经追出去的两支骑兵。
现在韩六率领的军队在五千人左右。
五千人马一路小跑行军,路上还遇到回来的两营骑兵人马。
骑兵人马正在驱赶着一群俘虏,其中还有一个身穿大红袍的人。
一看到这装束,便知道是抓到了一个大人物。
为此,韩六还停下来看了下情况,被抓的这个人不是谁,正是驻守新野城的洪承畴。
“跪下!”几个押送洪承畴过来的骑兵,一脚将之给踢了倒在地面上。
可能是因为逃跑的太过匆忙,此时的洪承畴模样极其狼狈,脸上甚至还有一丝的擦伤。
就是不知道是怎么造成的。
虽然被踢跪在地面上,但洪承畴铁骨铮铮,别过头去,就没有正眼看韩六。
“嗯!这不是洪钦差么,燕王也算待你不薄,将你从小官提拔到钦差,为何要造反?”韩六笑着问道。
洪承畴韩六还是认识的,毕竟是韩熙亲自提拔上来的,怎么可能不认识。
“哼!什么燕王,只不过是一王莽,你们的好日子,不会长久的。”洪承畴开口说道。
在洪承畴眼中,韩熙就是王莽,恐怕早就想篡位,而且改革十分的激进,更是派军队南下强制征收税赋。
就是因为这种种一切,让洪承畴很不看好韩熙,认为韩熙是自寻死路,不能长久。
也正因为这样,被提拔上来的洪承畴才会投靠南明朝廷。
要是韩熙知道的话,一定会大喊一句,我何德何能,比的了王莽。
而且韩熙也没做出什么激进的改革,不就是废除了几条税赋和三饷银,组建直接为朝廷供给粮食的区队。
从南方转移一些不听话的人到九边,严查贪腐,查抄一切不按政令执行县令的家。
除了这些事情,好像就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
建造观玉台和在辽镇建造燕王殿应该不算吧,毕竟这个事情韩熙是自己掏腰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