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新体初认,变革小成
新体初认,变革小成
王书法工具制造商拿着钢笔的手微微颤抖,激动、疑惑、担忧等情绪在他脸上交织。
他反复摩挲着钢笔光滑的笔身,像是在抚摸一件珍宝。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李元婴:“王爷,老朽愿意一试!”
消息传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一些年轻的书法爱好者对新式书法充满好奇,跃跃欲试。
但民间,尤其是老一辈的书法家和爱好者,对这种“离经叛道”的书法嗤之以鼻。
刘民间长者更是带头抵制,他逢人便说:“这钢笔字,轻飘飘的,没有骨力,简直是玷污了书法艺术!” 他甚至当众将新式钢笔摔在地上,怒斥道:“此等歪门邪道,岂能与我大唐正统书法相提并论!”
张传统书法家看到刘民间长者的举动,心中暗喜,立刻趁热打铁,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这李元婴,身为皇子,不思进取,竟搞这些奇技淫巧,惑乱人心!他这是要败坏我大唐的书法根基啊!”一时间,流言四起,抵制新式书法的声音越来越大。
原本热闹的书法学堂,如今门可罗雀。
许多学生因为家长的反对而被迫退学。
孙书法学子虽然对新式书法充满兴趣,但在周围的压力下,也开始动摇起来。
他找到李元婴,神情沮丧:“王爷,学生……学生想退学……”
李元婴看着空荡荡的学堂,眉头紧锁。
他知道,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拍了拍孙书法学子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孙学子,你相信我吗?”
孙书法学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李元婴望着远方,目光深邃:“走,我们去见见那位刘长者。”
李元婴带着孙书法学子来到刘民间长者的家门口。
刘长者正襟危坐,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李元婴,你来做什么?莫非是想逼迫老夫也改用那劳什子钢笔?”
李元婴微微一笑,拱手道:“刘老先生言重了。晚辈今日前来,只是想与您探讨书法之道。”
“探讨?哼!你那叫书法吗?轻飘飘,软绵绵,毫无筋骨!简直是丢了祖宗的脸!”刘长者吹胡子瞪眼,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李元婴也不恼,只是淡淡一笑:“刘老先生,您说书法要有筋骨,晚辈不敢苟同。书法之美,在于变化,在于意境。难道非得笔走龙蛇,力透纸背才算是好书法吗?”
他拿起一支钢笔,蘸了蘸墨,在准备好的纸上写下几个字。
字体流畅自然,虽然少了传统书法的厚重感,却多了一份灵动飘逸之美。
“刘老先生,您看看,这难道不是书法?”
围观的众人纷纷探头去看,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说:“这字,看着倒是挺新奇的。”也有人说:“确实少了点味道,但也不难看。”
刘长者冷哼一声:“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哗众取宠罢了!”
李元婴哈哈一笑:“刘老先生,您这话就有些偏颇了。这钢笔字,写起来快捷方便,易于学习。若是推广开来,岂不是能让更多人接触到书法艺术?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歪理邪说!”刘长者怒斥道,“书法是艺术,岂能如此儿戏!”
“艺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李元婴语气坚定,“就像这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哪一种不是在不断演变中发展而来?难道我们就该抱着老祖宗的东西不放,止步不前吗?”
李元婴的一番话,让围观众人陷入了沉思。
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
与此同时,王书法工具制造商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第一批新式钢笔和墨水。
他将这些工具送到书法学堂,供学生们试用。
学生们拿到新工具,都兴奋不已。
他们发现,用钢笔写字,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字迹清晰流畅,比毛笔更容易掌握。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新式书法产生兴趣。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书法爱好者,也纷纷加入到学习新式书法的行列中来。
李元婴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他的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
突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的人翻身下马,走到李元婴面前,单膝跪地,急声道:“王爷,宫里……”
宫里传来消息,李世民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书法展览,并点名要李元婴的新式书法参展。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李元婴知道,这是他证明自己的最佳时机,也是他能否彻底扭转局面的关键一战。
他立刻召集众人,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展览。
林婉儿和苏瑶也积极参与其中,她们为李元婴出谋划策,帮他分担压力。
看到她们为自己忙碌的身影,李元婴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温暖。
展览当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李元婴的新式书法作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些流畅的线条,灵动的笔触,与传统书法截然不同,却又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李书法评论家的这番话,如同给新式书法盖上了官方认可的印章。
一些原本对新式书法持怀疑态度的传统书法家,也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
张传统书法家虽然心中仍有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李元婴的书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展览结束后,林婉儿和苏瑶走到李元婴身边,她们看着李元婴,眼中满是爱意和崇拜。
“元婴,你真棒!”林婉儿柔声道。
苏瑶也笑着说道:“王爷,您真是太厉害了!” 李元婴看着她们,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他一把将她们搂入怀中,感受着她们的温柔和体贴。
然而,李元婴心里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虽然新式书法有了一定的认可,但要在整个书法界全面推广,他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走来,在李元婴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元婴脸色骤变,猛地推开林婉儿和苏瑶,沉声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