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灌溉长远,育贤护渠
灌溉长远,育贤护渠
翌日,艳阳高照。
李元婴一声令下,在长安城外搭起了一座高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他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个奇形怪状的玩意儿——一个放大版的灌溉系统模型。
“父老乡亲们!父老乡亲们!都来看看啊!瞧一瞧看一看啊!免费学习新技术,走向人生巅峰啊!”李元婴扯着嗓子吆喝,活像一个江湖卖艺的。
台下聚集了很多人,有衣着光鲜的官员,也有穿着朴素的的农民,还有不少好奇的路人。
李元婴开始讲解新灌溉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他时不时还抛出几个段子,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然而,人群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这玩意儿中看不中用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还能有错?”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王老农,满脸不屑地说道。
“就是!这小子就会哗众取宠,净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一个地方官员,张地方官员,附和道。
他们都是传统势力的代表,对李元婴的新技术嗤之以鼻。
李元婴自然听到了这些反对的声音,但他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地走到王老农面前:“老人家,您觉得祖宗之法好,那您说说,这几年咱们受旱,祖宗之法管用了吗?”
王老农被问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李元婴又转向张地方官员:“这位大人,您说我哗众取宠,那您倒是说说,我图什么?图钱?图名?我缺这些吗?”
张地方官员的脸涨得通红,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知道,大家对新事物都有些抵触,这很正常,”李元婴环顾四周,语气诚恳,“但是,咱们不能故步自封啊!新技术可以提高效率,改善生活,造福百姓,为什么不试试呢?”
他的话,让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人开始动摇。
一些年轻的水利工匠,比如刘水利工匠,更是听得两眼放光,跃跃欲试。
然而,张地方官员和王老农等人依旧不为所动,他们暗中串联,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抵制李元婴的计划。
眼看事态就要失控,李元婴身边的苏瑶急得直跺脚:“殿下,怎么办?这些人油盐不进啊!”
李元婴却依旧淡定自若,他神秘一笑,凑到苏瑶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苏瑶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然的神色,转身离去。
林婉儿走到李元婴身旁,担忧地问道:“夫君,你真的有把握吗?”
李元婴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令人安心的眼神:“放心吧,娘子,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他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朗声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学习新技术,那好……”他故意拉长了声音,“我就……”“……就亲自示范给大家看!”李元婴语气一顿,随即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三日后,我会用新的灌溉系统,让城外那片荒地变成良田!”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城外那片荒地,因为缺水,寸草不生,是长安城出了名的“不毛之地”。
李元婴竟然要让它变成良田?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张地方官员像是抓住了把柄,立马跳出来嘲讽道:“荒谬!简直是荒谬!殿下莫不是把我们都当成傻子了?那片地可是连神仙都救不了!”
王老农也跟着帮腔:“就是!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才是正道!”
“呵呵,”李元婴轻笑一声,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两位若是不信,三日后尽管来看便是。” 他转头看向孙特派监督官,“孙大人,这三日,还请您监督,也好让大家心服口服。”
孙特派监督官是李世民派来监督李元婴的,为人刚正不阿,他点点头:“殿下放心,下官定会如实禀报皇上。”
李元婴这番操作,让原本动摇的人们又开始犹豫起来。
毕竟,让荒地变良田,这听起来确实有些不靠谱。
林婉儿走到李元婴身旁,轻轻地拉了拉他的衣袖,柔声说道:“夫君,要不……我们还是算了吧?万一……”
李元婴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娘子,相信我。”
苏瑶也走了过来,递给李元婴一个水囊,俏皮地眨了眨眼:“殿下,加油!我看好你哦!”
感受到两位佳人的支持,李元婴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接过水囊,仰头喝了一口,然后转身面对众人,朗声说道:“三日后,不见不散!”
接下来的三天,李元婴带领着刘水利工匠等一众支持者,夜以继日地在那片荒地上忙碌着。
他们按照李元婴的设计,挖沟渠,建水坝,安装新的灌溉系统……
张地方官员和王老农等人则在一旁冷眼旁观,等着看李元婴的笑话。
三日转瞬即逝,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围观的人群比上次更多,大家都想看看,李元婴究竟能不能创造奇迹。
李元婴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嘴角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
他缓缓地抬起手,指向那片曾经荒芜的土地,高声宣布:“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清澈的河水顺着沟渠,流向了那片干涸的土地……
众人屏住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那片土地,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等等!”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
衣衫褴褛的男子正是李受灾农民,他哭喊着:“殿下!殿下!求求您救救我们村子吧!我们村子也快旱死了!”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李元婴面前,声泪俱下地讲述了他们村子遭受旱灾的惨状。
李元婴连忙扶起他,安慰道:“老乡,别着急,慢慢说。本王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们的。”
李受灾农民的出现,让原本对李元婴计划持怀疑态度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他的计划。
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纨绔皇子哗众取宠的游戏,而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事。
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
原本干涸的土地,竟然真的开始变得湿润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干裂的土地逐渐恢复了生机,嫩绿的芽儿破土而出,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这……这怎么可能?”张地方官员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老农也傻眼了,他揉了揉眼睛,喃喃自语道:“活见鬼了!这片地竟然真的活了!”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他们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对李元婴的计划再无怀疑。
李元婴趁热打铁,大声宣布:“本王今日起,正式启动水利人才培养计划!凡是有志于学习新技术,造福百姓的,都可以报名参加!”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无数人涌上前来报名。
就连之前反对他的张地方官员和王老农,也羞愧地低下了头,默默地加入了报名队伍。
李元婴没有排斥他们,反而热情地欢迎他们加入。
他亲自制定了课程,邀请刘水利工匠等有经验的人担任教师。
他还邀请张地方官员和王老农等人担任监督员,让他们监督并提出建议。
这一举动,让那些曾经反对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他们没想到,这个纨绔皇子竟然如此大度,如此胸怀宽广。
在李元婴的带领下,水利人才培养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新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员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利用水车进行灌溉……”李元婴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个水车模型,侃侃而谈。
“殿下,这个水车该如何安装呢?”刘水利工匠举手提问。
“问得好!”李元婴笑着说道,“安装水车,首先要……”
张地方官员和王老农等人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赞许。
夜深了,李元婴还在书房里忙碌着,他正在修改水利人才培养计划的教材。
“殿下,夜深了,该休息了。”林婉儿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
李元婴接过茶杯,笑着说道:“娘子,我没事,我还得再忙一会儿。”
林婉儿走到他身后,轻轻地为他按摩肩膀,柔声说道:“夫君,你辛苦了。”
李元婴握住她的手,柔声道:“为了大唐的百姓,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苏瑶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说道:“殿下,这是各地水利工程的进度报告,您过目一下。”
李元婴接过文件,仔细地翻阅着,眉头微微皱起,“嗯……这个地方的进度有点慢啊……” 他放下文件,沉思片刻,然后抬起头,看着苏瑶和林婉儿,说道:“看来,我得亲自去一趟……”
李元婴乔装打扮,微服私访,来到进度滞后的地区。
果不其然,当地官员敷衍了事,阳奉阴违,工程进度缓慢得像蜗牛爬。
李元婴不动声色,暗中收集证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帮蛀虫一网打尽,杀鸡儆猴,工程进度瞬间提升了N个层级。
回到长安后,李元婴的水利人才培养计划也初见成效。
一批批年轻的水利人才涌现出来,他们掌握了新技术,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成为了大唐水利建设的生力军。
“这水车转得真顺畅啊!比咱以前用的那东西强多了!” “可不是嘛!这新灌溉系统,省时省力,还节水!简直太棒了!”类似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为李元婴点赞。
李世民更是龙颜大悦, 在朝堂上公开表扬了李元婴, 赏赐黄金万两,绫罗绸缎无数。
李元婴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了大唐百姓心中的“水利之神”。
“殿下,您真是太厉害了!这水利工程搞得红红火火,现在百姓们都对您赞不绝口呢!”苏瑶兴奋地向李元婴汇报着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
“嘿嘿,基本操作,不要大惊小怪,都是小意思啦!”李元婴嘴上说着谦虚的话,心里却乐开了花。
“夫君,你真是太棒了!我为你感到骄傲!”林婉儿温柔地依偎在李元婴身旁,满眼都是崇拜的神情。
李元婴轻轻地搂住林婉儿,在她耳边低语道:“娘子,这才只是个开始呢……”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野心,“接下来,我要让整个大唐都焕然一新!”
“殿下,宫里来人了。”管家匆匆来报。
李元婴微微一笑:“看来,父皇又要给我安排新任务了……”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迈着自信的步伐,向宫门走去……
“殿下,这是……”太监总管递给李元婴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李元婴接过圣旨,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