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面色不变,环顾殿中文武,见众人眼观口鼻,尽皆沉默不言。
大夏文武高层,几乎都对开启民智,持保留意见。
张即心中同样反对民智的开启,奈何国主目光转来。
张既见躲不过去,也只得出列道:“罗大人,开民智,是君上和一众文武,经过再三讨论,得出的结果!”
“您只需要按令行事便可,其他的困难自有各位大人解决....”
“嗯!”罗惠眉头一皱,悄悄的看了眼上首,又瞅了瞅眼前的奸人。
君上没有当面表态,但张既这名狗腿子,却传达了某种意志。
“唉!”罗惠心中叹了口气,知道民智之事不可改,遂沉声道:“四千所学院,五千多座竹书馆,需要消耗多少财力与民力,侍中大人想过吗?”
“我大夏初创,各地府库空虚,之下州郡百废待兴,就算要开启民智,也不该在这个时候...”
“哼!”未等他把话说完,张即跨步上前道:“那以罗大人之见,何时何地合适....”
“以吾之见,至少需要八到十载之后,百姓养息完成....”
“哼十载,吾看罗大人是脑糊涂了,十载之后,时势若何?大汉若何?北疆若何?”
“早日开启民智,进而平定天下,则百姓便少流一滴血,今日的牺牲,是为了将来更好的休养生息...”
张即言语激昂有力,恨不得早日平定天下,名垂青史。
他这番言论,也不是单纯的自私自利,而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初赤帝从一介亭长起事,到灭秦用了三载,楚汉相争用了五载,平定天下前后也不过用了八年时间。
如今大夏军势之盛,尤胜往昔,用三年时间休养生息,平定轲比能叛乱,然后南下灭汉,是经过各位大人和将军深思熟虑的结论。
而且早一日平定天下,则百姓便会少受一些罪,这才是真正的在为天下百姓着想。
是的,随着李信称汗做主,封邦建制后,轲比能这鲜卑余孽,已经被视作叛乱势力,而不是外族...
因为李信,现在不但是中原共主,亦是草原可汗,夏天可汗,无论是西戎还是东胡,都要俯首。
“可是...”罗惠面色纠结,道理大家都懂,他心中就是有些不忍。
就算不能阻止国主开启民智之举,也想为百姓多争取一些时间。
这次罗惠没有在民智问题上纠结,而是躬身行礼道:“国主,开垦荒田,和开科取士,甚至开民智,吾等亦能理解!”
“只是如此一来,恐怕会消耗无数钱粮,到时劳民伤财,三年时间恐怕...”
“好了!”最后还是李信这位君主亲自发话,不过为了维护礼部这个新设部门的权威。
他对其中规划,做出了稍微的更改道:“八年时间可行,但其中细节需要变更!”
“三年的年时间,来梳理秩序,休养生息...”
“同时在不影响百姓养息的情况下,各地按照州郡府县等标准,逐级建设萌学园,和竹书馆...”
“另外,由礼部牵头,与兵部配合,设立一舆情部门...”
“每半月下发一批时事公文,在各县城乡亭张贴...”
“并由当地识文官吏,向治下百姓,宣读文刊内容,以传达诸夏威严...”
李信言语不轻不缓,给出了决断,和应对策略...
虽然放宽了时间标准,但李信并未动摇,开启民智的决心...
因为这是,李信用来清理世家大族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改变察举制,设为科举考试,只是李信给世家大族,设置了一个门槛而已...
乃至创办舆情月刊,也只是他掌控地方舆论,的一种手段...
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才是他从根子上,消除世家专权垄断的关键所在...
世家世家,何为世家,王侯开国,子孙世袭,经学治家,经典传家...
世家祖上,是从诸侯权贵,高门大户,逐渐演变出来的...
他们出身高贵,实力雄厚,族中能人辈出,且世代相沿...
他们组织更严密更团结,对朝政更上心,对政策更敏感,能左右朝堂局势。
而且这些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皆是一方大姓...
往往地方上的权利,皆在一姓手中,是根深蒂固的坐地虎...
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有知识有实力,有谋略也有势利...
掌握着经典的解释权,掌握着谋一系列官员的运行权...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掌握着地方上的政令解读权,和握舆论喉舌...
每一个法令的颁布,只要与他们的利益挂钩,损害这些世家的利益...
好的能给你解释成黑的,黑的能给你洗成白的,简单来说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而这些人为什么敢胆大妄为,为什么敢肆无忌惮,还不是因为他们掌握着经典的解释权...
掌握着地方上的舆论喉舌,解释权在他们手中,公信力在他们手中...
在加上底层百姓愚昧,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说什么就信什么...
而李信要做的就是,普及教育,让百姓能识文断字,让更多的人拥有经义的解释权...
而当解释的人多了,这种权利烂大街的时候,就不再具有垄断性,世家自然便丧失了,对舆论的操控权...
对付这群世家坐地虎,不是屠屠干净就完事的,若是没有配套的措施,纵使将世家清楚干净,也是治标不治本...
这就像是,当初逢纪在河套施行的变法改革一样,彼时他只是为了符合李信欢心,直接一刀切的革掉了奴隶...
但并没有做好善后措施,和相应的制度,其结果就是匈奴人,失去了奴隶...
而奴隶失去了主人,又没有谋生的手段,最后只能饿死...
而李信若是单纯的,将世家屠屠干净,又没有平替的手段...
到时候,很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务部门,直接瘫痪,收不上税,征不上来人,两头不讨好...
“另外!”李信顿了顿道:“内政革新,施行新政,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的同时,对外扩张也不能停...”
“由各大将军府负责,对域外小规模征用兵事,一步步平灭叛乱威慑四方不服...”
“三年休养生息,五年灭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既定策略,各部文武,不得有丝毫懈怠和更改....”
“吾等遵旨!”这一次,无论是右侧的文官,还是左侧的武将,皆表示遵从。
毕竟,李信这名国主,已经下了最后基调,哪怕他们不认同,也要执行...
“如此甚好!”见此,李信略显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于开大夏民智,这是经过李信深思熟虑后,乃至明知不智,明知吃力不讨好,依然坚守的结果。
他想改变这个黑暗世道,不想让炎黄子孙,在王朝轮回的那个怪圈中,日如一日的浑浑噩噩。
对于这一点,哪怕前期消耗无数钱粮,延缓休养生息的速度也在所不惜。
这是李信来到这个时代,抽出精力,堂堂正正站起来之后,做出的改变。
就像王充说的,人总是要有一些物质以外的追求,有更高的理想。
现在的李信,已经站起来了,有着任性的本钱,也付得起失败的代价,李夏也承担的起。
而且李信也想弄个声,留个身后的好名声,给后人树立一个榜样。
虽然说李信往日里,不在乎名声,但不代表他不想要个好的名声,
他现在已经过了危险阶段,过了穷兵黩武的阶段,到了展现仁义的时候,
不想史书上,弄个暴君的评价,至少除了武功之外,他也需要在文治上下点功夫...
而且在开民智这个问题上,李信也不是盲目的施行,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他不会像,袁大头那样,辛辛苦苦兴办教育,结果却被那些新式学堂中,接触了新思想的学士反对示威。
对于这一点,李信早有防范,他也总结出了一套粗暴简单的学问。
那就是民智怎么开,如何开,需要在大夏礼部的意志主导下进行。
该给百姓和学士们灌输什么学问,什么思想,什么理念,这些都是大夏,都是礼部说了算...
大夏目前施行的,虽然还是黑暗王朝,还是秦汉那一套。
但李信并不是要短时间就改天换地,并不是一上来要就改变千百年来的习性。
他只是先行种下一颗种子,至于以后会长成啥样,谁又说得准呢...
最终经过,一众文武,在朝堂上多番商讨,查缺补漏后,大夏最终做出了最终的十年规划...
一诸夏境内,预计三个月内,逐步遣返青壮徭役,解散城防役卒,解除黄河以北,各州郡间的战备状态...
二预计三个月内,撤销黄河以北,各乡县非战略关卡,和冗余哨所,并因地制宜开设州府工坊,允许所在地区百姓,出卖劳动力换取酬劳...
三预计一年内,取消长城地区,非战略要冲关卡,和周边多余部分军事单位,南北之民无论胡汉,无论商旅,若要出关需登记身份信息,和行程造册...
四各州郡人口田亩统计造册,按人口多寡,及领地面积,划分州郡县乡亭五个行政单位,分设州郡府,和乡亭卫所,择退役士卒巡游管理,识文断字者优先...
五鼓励百姓自主开荒恢复生产,各州郡无地无田,以及无家可归者,皆可至所在郡县登记造册,每人可领取百亩授业田,黄河北方各返乡青壮和役卒,每人可多领公母牛马各一对...
六改革徭役,夏州、并州、幽州、冀州等四州之地,即日起三年内同时若无战事,则不得征召徭役,.若征劳役需按照劳作程度,给予规定日薪酬劳...
七改革税赋,凡黄河以北,大夏百姓,即日起三年内,无须在缴纳免除田税口赋,无论男女名下田产,不超过一百亩者,一户之家不超过千亩者,无须缴纳农税...
单人若超过百亩,单户超过千亩者,需登记造册,按十税一纳税,但自新法颁布后,田产每增一成亩,增税一成...
八在汉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典律制度,大夏治下即日起,所有奴仆需登记造册,黄河以北夏并幽冀四州之地,即日起不得有奴,四州以外,黄河以南不得出现新奴...
九整顿内治,夏并幽冀四州境内,所有官员必须筛选考核,熟读大夏新律,并在半年内,肃清治下吏治,扫荡山间匪患,打掉乡间恶霸,还治下一个清宁安稳...
十预计十年内,在夏州由并冀等州郡之地,建设四所国学院,十所高等学院,三百所中等学院,每乡划分一蒙学院址,由所在乡亭筹措钱粮自行施教...
由礼部牵头,统一官方文字,收集百家典籍,修着诸夏宝典,编撰新式教材,并在州府国学院建设四库图书馆,分设文科、理科、经科、律科、物科、数科、工科、舆科等共九大科...
每岁仲冬,分可以取士,科目有九,以各大学院,师生优先,取士分殿试、院试、会试、乡试、学士等五级....
新式颁布版本,与初步拟订版本,整体方向上,并未做出多大改动...
但在细节上,却做出了些许修饰,明确了各项政策的施政时间与预计期限,鼓励将士们,积极提高识字率,退役后会给予更高的职位优待...
再就是,将个人资产,清晰的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名男女,田产税赋同样如此,但同时又在个人之上,增设了一家一户的共同财产,并给予了一千亩的免税额度...
这是李信为了防止治下民风败坏的一种措施,即一户之家,夫妻子女之间除了共同财产外,还有个人财产。
即只要是个人,哪怕是一个七八岁的娃娃,也有一定的公共财产,和个人私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百姓的自由和灵活度,和抗风险的能力。
毕竟那些苦逼的徭役青壮,和退役士兵,在战场上辛苦劳作,抛头颅洒热血,浴血拼杀,好不容易打拼到战争胜利,得到了退役补偿,有了自己的牛马田产。
结果世家豪强看到机会,随便弄个舞女歌姬,找霉婆牵个姻缘,来个仙人跳,然后和离,分走一半家产,那到时找谁哭去。
为了防止这种恶劣的情况发生,败坏治下风气,李信直接从源头上将这种情况掐灭,那就是个人财产登记制。
和离可以,那些个妓女歌鸡,只能分走夫妻家庭户口下的,共同财产。
但带不走退役青壮,和士兵的个人财产,即州府给予的战争红利,要最大程度上的留在他们本人手中。
李信丝毫不会怀疑,人心的险恶,也不会怀疑世家豪强的恶毒,只要有利益,他们会将道德踩进粪坑中。
毕竟强取豪夺的事情他们干的多了,哪怕如今在大夏的统治下,有明令法规在约束钳制,但明的不行,他们还会搞暗地里的阴谋诡计。
毕竟大夏如今的地盘,很多都是新征服的地区,统治力还很脆弱,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普通的良家汉子,根本不是世家豪强的对手,不知不觉间便会着了道,李信这名人主必须亲自画一条线,给将士们和治下百姓兜底。
除了防患于未然之外,便是夏幽并冀四州境内,所有施政策略,皆向河套夏州看齐,所有奴仆全部废除...
也就是说,河北地区,那些世家豪门,在人多势众上面这一块,直接给削平到底,一刀切。
毕竟河北之地,是被李信视作日后统治天下的基本盘,要在一定程度上向河套夏州看齐。
最后就是,降低了学院数量,同时收集上古文献,百家典籍,汇编诸夏宝典...
并明确了,各大学院的新式教材,和施教的具体内容,以求在开启民智的同时,加深诸夏的正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