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接着说道:“那大竹过段时间你们家不用它了,能不能就借我们用一用。”
“你也知道地里的活,没有牛就靠人力是怎么干都干不完。”
其他围观的村民,也是一脸期待地看着老陈家的男人们。
陈大竹听了村民的这个话,立马就摇了摇头。
村民见陈大村摇头,立马就急了,“我们不是白用的。”
“水牛用完后,我们不仅仅会把它喂得好好的,还会给你家一些鸡蛋之类的........”
其他的村民也是急了。
在农忙的时候,有水牛和没有水牛,地里完全就是不一样的活。
大家都在心里想,自己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现在说好了,到时老陈家的牛就好借了。
于是,一个个纷纷出声附和道。
“是啊,大竹兄弟,我们不会白用的,更加不用让水牛累坏的。”
“对,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嘛。”
“你和大竹还只是住在一个村而已,我和他们家还是一个姓呢?”
“.......”
陈大竹见大家越说越离谱,连忙大声道:“不是我们不愿意借,而是这个母牛是怀了小牛,不能随便借出去干活。”
“累坏了,小牛生不出来就不好了,我们就是看中了它怀孕才买的,希望大家都谅解一下.......”
老陈头这个时候,也笑眯眯说道:“等母牛生下了小牛,再看看是什么情况才好借给大家用一下。”
“不过一天下来,肯定不能是借给很多人的,买下它开始,它就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了,我们肯定是不能让它累着的。”
“我现在也是和大家伙先说清楚,不然到时候,有人说我们不愿意借,呵呵呵.......”
村民见老陈家不是不愿意借,只是水牛怀孕了,立刻就理解了。
要是自己家有一头水牛,自己肯定也是宝贝的很,每天肯定是好吃好喝地供着。
平时愿意把它借出去,就是看在大家关系不错的份上了,不然自己都舍不得拉出去耕地。
老陈头和陈大竹见村民点头理解了,就叫上一边的陈大林和陈大远一起回家。
在走之前,有个村民还问现在的水牛是多少钱一头?
他们是太久没有去县城了,不知道现在的牛价涨了没有。
得到的回答是,怀孕的母牛贵一些,买它就花了21两。
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们老陈家刚刚举办了秀才酒席,收了不少乡绅地主的礼。
也就不用遮遮掩掩,大大方方地说出来,让村民觉得他们家把钱花了一部分,后面再买水田就说钱都花完了。
村民们虽然知道老陈家,办酒席是收了不少银子。
但是,现在一听到买牛花了这么多的银子,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羡慕,嫉妒啊,他们也好拥想有一头水牛。
村民们见老陈家一行人慢慢走远,觉得碗里的大米饭也不香了。
各自打了声招呼就急匆匆回家了,他们回去还要和家里的婆娘说,今天老陈家居然去城里买了一头牛回来。
买的还是一头怀孕的大水牛,还花了21两的银子。
哎呦喂!21两银子啊!
村民们想到老陈家买牛花了这么多钱,就心疼的不得了。
就像这个银子,是从他们的口袋里面掏出去的一样。
而有一些陈姓村民一边回去,则是一边在心里慢慢想着。
是不是自己家也紧一下裤腰带,送家里的男娃去私塾读几年书看看。
自己的娃也不差三毛多少,说不定自己的娃也是有天分的,只是没有得到机会表现出来而已。
而且大家都是来自一个祖宗,按理来说,祖宗应该都是一视同仁。
不可能只保佑村尾一家才是啊。
村民们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儿子一点不比陈三毛差。
说不定去读个几年,也可以读一个名堂出来。
于是,慢慢走的脚步,立马就越来越快,从快走到小跑了.......
在回家路上的陈清远一行人,还不知道他们走之前的一句21两银子,把多少村民的心弦挑了起来。
等村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的婆娘后,明天整个村子的人都会知道。
老陈家花了21两买了一头水牛,还是一头怀孕的母牛。
等陈清远他们回到自家大门口的时候,听到动静后,屋里坐的一个个都走了出来。
大家围着水牛和牛车不停地看,皮蛋最后自己还爬上了牛车,拍着牛屁股哈哈大笑。
老陈头见大家围着水牛,又摸又笑的,很是感慨。
他们的家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都是因为大孙子带来的。
老陈头笑着看一旁的陈清远,陈清远见爷爷一脸的笑意,也是对着笑了笑。
“好了,大家都不要围着它了,老大你把水牛拴在鸡舍旁边的木柱子上,明天起来后,咱们再给它搭一个小棚。”老陈头挥了挥手道。
“好的爹,我一会就把它拴好。”陈大竹答应了一声,就先把牛车上的皮蛋给抱了下来。
老陈头见大儿子慢慢地在解套在牛脖子的套具,也就是牛鞅的时候。
想了想,又指着小院里面的木柱子。
“老二,你去旁边抱一把干稻草回来,把那个地面铺一下。”
“然后,再拿一下好的稻草回来给它吃,牛也走了半天路,应该也饿了。”
“好的爹,我现在就过去拿。”
陈大林回应了一声,就准备迈开双脚。
“爹,我也要给牛牛拿一把草,嘻嘻喜......”皮蛋拉着陈大林的裤脚说道。
“行,爹抱着你过去。”
陈大竹说完,就一把抱起儿子,往屋子后面的草垛走去。
而家里的其他人对老陈头的做法,表示很赞同。
水牛这么贵重的东西,晚上怎么可能放在外面。
如果不是水牛太大只,他们都想把它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了。
不过,放在自家的小院里也很安全,也幸好他们家的小院够大,搭多一个牛棚还是可以的。
大喜和二喜见陈大竹在解牛脖子的套具时候,连忙拿起扫把扫干净木柱子旁边的鸡屎。
三喜则是等陈大竹拿下套具后,和陈清远一起把牛车拉到一旁角落放好。
家里的大人们,看着小的们统统在干着活,都很是高兴。
他们老陈家出来的人,一个个都是眼里有活的人,一点都不需要大人叫着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