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周六。
上午九点多,刘校长打电话给我,说他只带了司机小马,快下高速了。
我说:“我在出口等着您。”
一会儿,刘校长的车就过了收费站,他也看见了我。
车开到靠边一点,我和旭哥跑上前去。
刘校长下车,和我俩握手,我就介绍了旭哥:
“您说不惊动别人,我也没惊动别人,找了朋友开车,他叫李旭日,惠通公司老总。”
刘校长说:“挺好。”
两辆车向南驶去。
现在的路也修整了,还铺上了柏油,平地截弯取直,所以,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林场总部。
黎永志,熊十辨两人在前坪等着。
等刘校长下车后,我向黎永志、熊十辨介绍:“省委党校刘校长。”
然后才向刘校长介绍了黎永志、熊十辨。
刘校长伸手,先和黎永志握手,说道:“不错啊,你是真正的占山为王,这么大的一片都属你管。”
黎永志笑道:“我为四水守山林,过去寂寞,在郝局长出的点子下,这里建医院,开辟风景区,才热闹起来。”
我听着,觉得黎永志会说话,巧妙地把刘校长的玩笑话【占山为王】,转化为【我为四水守山林】。
这时,刘校长再和熊十辨握手,说道:
“熊十辨,好年轻的院长啊,名字也取得十分有特色。郝局长向我解释过你的名字,是阴阳里表、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再加两辨。
你们熊家曾经有个大人物,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希望你也成为个大人物。”
熊十辨笑道:“我与他相比,差十万八千里。不过,一定努力做一个好医生。”
说罢,熊十辨伸手道:“请校长先到我们医养中心办公室坐坐。”
熊十辨边走边向刘校长介绍情况。
黎永志倒是实在,等他们走远一点,对我附耳道:
“刘校长说的熊家还有个大人物,是谁啊?”
我说:“与熊十辨只有一个字不同,叫熊十力。你到网上查一查,就知道是个什么人。”
黎永志朝我吐了一下舌头,笑道:
“要加强学习才行。”
我说:“你要跟齐部长去提提要求,说要去省党校读点书。有次接待党校刘校长,他对我说了一段话,自己半天都不太理解。一定要加强学习啊”
黎永志笑了。他立马领会了我的意思——这样就透露出自己跟省党校的刘校长熟识。
到了医养中心二楼办公室,工作人员马上泡茶上水果。
落座之后,我说:“校长,我先向您作个简短汇报。”
黎永志就发烟,给刘校长点火,我就择要地把莫林山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什么叫择要呢?
这是一门学问。
一定要摸准刘校长的心理活动。
他是看风景的吗?
不是。
名山大川肯定走过不少。
他是来听我讲如何开发莫林山的吗?
不是。
那个坐在他办公室听我介绍就行。
他是来看看熊十辨。
也许他,或者他的家人身体有病,久治不愈,是来碰碰运气,看熊十辨能不能治好。
这绝对可以肯定。
而且,以我的医学水平来看。患者所患之病一定是慢性病。
中医对慢性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的功效。
所以,我介绍情况时就突出重点:
“一是莫林山是疗养的好地方。一般病人到这里住几个月,不治,身体也好了一半。”
刘校长问:“有这么神奇?”
我说:“这里是药材种植基地,遍地奇花异草,其实都是种植的中药材。”
刘校长说:“哦——不说不知道,你一说,我就清楚了,难怪一路开上山来,我和小马都闻到阵阵香味。原来是药香。”
我继续道:“二是有两大名医。首先说熊院长,他家世代行医,在当地很有名气。来到四水之后,医院的占床率是百分之百,连走廊上都要加床。
他对于慢性病,疑难杂症,有着独特的见解,搭脉准,下药稳,加上药材是山上种的,绝无假药。所以,深受患者崇拜。
其次,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医生,叫……对了,跟您一个姓,叫刘千树。千树先生得高师学徒,得其精髓,一般不用药物,以纯手法治病。”
刘校长问:“以纯手法?”
熊十辨接过话头解释道:
“纯手法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祖国医学有多个分支。中药疗法,针灸疗法,徒手疗法。徒手疗法又叫手法,就是疏理身上的经脉。
人体有12条正经,15条络脉,8条奇经。医学上说,经脉通,气血活。阴阳协调,如日月之轮转,岁月有序,生命有常。阴阳协调,疾病不生。”
刘校长点头:“祖国医学,博大精深。”
我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先看熊院长诊病。再看千树疏理经脉。”
刘校长若起身,我双手往下按了按:“不劳校长起身,叫一个患者过来。”
黎永志立马起身。
一会儿,熊十辨的助手带来一个新来的病人。助手把手枕往桌上一放。叫患者坐下,把左手放在手枕上。(手枕,就是中医搭脉时,放在病人手下的布垫。)
熊十辨搭脉,大家围观。
熊十辨双眼微合,屋内鸦雀无声。
一会儿,熊十辨说:“我说一桩,你觉得对,就点一下头。”
患者点点头。熊十辨开始说症状。
“脘腹胀痛,他边说边拍拍自己的肚子。这个地方老是觉得吃饭了,时不时痛。”
患者说:“对,就是不想吃饭。”
助手在一旁说:“医生没要你主动介绍病情,你只说对,还是不对。”
熊十辨说:“还经常呕吐,多吃一点就吐。”
患者点头。
“经常放屁,大便要么拉不出,要么就拉稀。”
患者点头。
熊十辨对助手说:“食滞胃脘,中期之症。给他开保和丸,方剂加减,先补后泻。”
助手领着患者走了。
刘校长说:“你搭脉就知病情?”
熊十辨说:“望闻问切。开始学的时候要四者结合,现在,我就只望一眼,判断病在上中下哪一处。刚才这患者,病在中焦。
搭脉是判断,他这病已患了多久。就中药来说,有些医生一开头就给他治错了,这其中微妙之处,也难以解释。
不是说别人看的不对,而是有些医生不懂个人差异,只知道按经方开药,其实,这里面每种药的比例组合是门大学问。
校长,这个太专业了,我就不解释了。跟您当校长一样,因人而异,大家就都服您的管理。”
刘校长说:“最后这句我听懂了。”
大家哈哈大笑。
我说:“那我们就去一楼看千树先生正骨。”
熊十辨站起来说道:“校长,我就不陪您了。”
刘校长说:“你忙,你忙,还有一大堆人在等你。”
我边走边解释:“因为找千树先生看病的,多半腿脚不方便,走路吃力,或者根本就不能行走,所以病室设在一楼。”
刘校长点点头。
我们走进千树先生的诊室,他正在给人拍打经络。
人家在工作,我也没向他介绍来人身份,朝他说:“你先忙。”
我们一行人站在旁边看他治病。
佩青走到我身边问道:“我去治,让师父接待你们,行吗?”
我说:“你治不治得好啊。”
他笑道:“待后,你看效果嘛。”
我点点头。
佩青上去跟千树耳语几句。千树才走过来拱拱手,说:“请坐。我去洗个手。”
我请刘校长进里间的休息室。
大家坐下,一个护士端进几杯茶。
千树洗手进来,我给千树介绍了刘校长。
千树抱拳:“欢迎校长。”
大家坐下,我简单介绍了千树的情况。
刘校长笑道:“你是兼修并蓄,广揽人才。”
我说:“别的行业,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但是卫生行业就是八个字——得人才者必利人民。”
其实,我哪里不知道【得人才者得天下】这句话?
在领导面前,说话不要太聪明。让领导去发挥,去提升,去概括,才是正确的做法。
果然,刘校长大手一挥:“不止是卫生行业,任何一个行业都如此。”
这时,佩青进来说,病人可以走路。
我们走出去看,只见病人正一步步地移动。
千树说:“进来时还不会走。”
刘校长问:“进来多少天了。”
千树说:“一个小时之前。”
刘校长几乎不相信,反复问:“你的意思是一个小时之前,他不能走路?”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