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绾从丞相府的书房走出来,眸中闪烁着一抹深意。太子的改革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朝堂未来格局的关键。她清楚,无论改革的成败,丞相府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她自己,作为丞相府的女儿,也必须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权力博弈中,找到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春杏见她走出书房,立刻迎上前:“小姐,您要去哪儿?”
凤绾微微一笑,轻声道:“准备去一趟皇宫,见见太子。”
春杏一愣,随即点头:“好,小姐。”她紧随其后,扶着凤绾走向马车。
一路上,凤绾的思绪并未停歇。她知道,太子的改革虽然已是箭在弦上,但在改革前,所有朝堂中的大臣都已开始为自己的立场做出选择。丞相府与太子的关系一直密切,但她并不确定太子在改革过程中,是否能彻底摆脱云王和其他势力的牵制。
皇宫,太子府。凤绾按响了宫门上的铜铃,守卫见是凤绾,立刻恭敬地开门。凤绾走入宫中,径直往太子所在的书房走去。
书房内,太子正坐在桌前,神色有些疲惫,却依然不失威仪。看到凤绾进来,他微微点头示意她坐下。
“凤小姐,来得正好。”太子语气温和,但眼中却藏着几分焦虑,“此次改革,我已经决定启动,但却不知道能否如愿。”
凤绾看着他,心中对太子的局势并不感到乐观。她知道,这一改革若想成功,光靠太子一人之力远远不够。他必须要有足够的支持,尤其是丞相府等权力中枢的支持。
“太子,改革虽然迫在眉睫,但您也清楚,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凤绾坐下来,语气缓慢而沉稳,“若仅靠一己之力,恐怕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门阀势力。”
太子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我深知门阀贵族的权力难以动摇,但若不打破,他们势必会继续把持朝堂,制约我的权力。”
凤绾微微点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太子若要成功,必须有足够的盟友支持,才能抵御外界的压力。”
“丞相府的立场如何?”太子终于问了出来。
凤绾眼神微微闪烁,轻声道:“丞相府虽一直与太子有良好关系,但面对这场改革,父亲未必会全力支持。毕竟,改革的背后是对现有权力格局的撼动,丞相府也需要谨慎行事。”
太子的脸色微变,眉头紧锁:“难道丞相府不愿意与我并肩同行?”
凤绾顿了顿,依旧平静:“丞相府并非不支持太子,而是希望确保自身利益。改革若顺利,丞相府将是最大受益者,但若改革失败,丞相府也会受到牵连。所以,丞相府会保持一种观望态度,直到最后局势明朗。”
太子沉默了片刻,深吸一口气:“这就难办了。没有丞相府的支持,我如何与那些门阀贵族抗衡?”
凤绾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她知道,太子的改革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权力,更是关系到朝堂的未来走向。而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太子与云王之间的角力,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太子,丞相府的立场并非不明晰,只是需要适当的时机。”凤绾温和地说道,“您不妨考虑在改革过程中,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以便获得更多的支持。毕竟,改革不仅仅是改变权力结构,还需要考虑到各方势力的利益。”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你是说,改革可以适当放缓,不必一开始就过于激进?”
凤绾微微点头:“是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强求。在太子的改革过程中,您可以先从一些小的改变入手,逐渐扩大范围,这样更容易获得朝中大臣和各方势力的支持。”
太子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凤绾的话。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你的话我明白了。既然如此,我会重新考虑改革的步骤,争取让更多人支持我。”
凤绾的目光闪烁,心中却已经有了其他的打算。她知道,太子并非不聪明,只是过于急于求成。而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谁能稳住自己的阵地,谁就能掌握最终的胜利。
“太子,改革不仅仅是为了权力的集中,更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凤绾低声道,“您若能真正为百姓着想,必定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而丞相府,也会在关键时刻给予您应有的支持。”
太子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眼神中多了一分坚定:“好,我会谨记你的话。若有需要,定会来寻求你的帮助。”
凤绾微微点头,心中却清楚,这场改革,终究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她需要保持警惕,因为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谁都可能被推向风口浪尖。
离开太子府后,凤绾回到了丞相府,心中更是波涛汹涌。她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棋,也要在这场改革的关键节点上下出。
云王,太子,丞相府,皇帝,每一个角色的动作,都可能改变局势的走向。而她,凤绾,必须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