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黎朝的改革局势已步入了关键阶段,凤绾的每一步棋,似乎都在逐渐打破过去的桎梏。虽然表面上的风平浪静,但暗流涌动的危机依然如影随形。凤绾深知,接下来的几个月将决定改革是否能够彻底成功。
朝堂上,保守派的大臣们仍然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反扑,尤其是王景明,他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开始联合一些地方豪强,试图在地方上制造阻力。而凤绾的改革势力,也不是无懈可击,她知道自己无法单独应对一切,必须继续争取更多的支持。
随着改革的推进,太子李泽宇的支持变得愈加坚定。在一次密谈中,太子面色凝重地看着凤绾:“凤绾,朝中那些保守派的势力越来越强硬,若不及时打压,他们恐怕会在未来掀起更大的风暴。”他眼中闪烁着一丝忧虑,“你是否考虑过,若改革遇到更大阻力,是否该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
凤绾微微皱眉,虽然她知道太子是担心改革遭遇失败,但她并不想轻易依赖强硬手段。她缓缓道:“激烈手段或许能短期内压制反对声音,但从长远来看,它会让我们的改革变得脆弱。真正的胜利,不是打压对手,而是获得人民的支持。改革的根基在民心之上。”
太子点了点头,略显沉思:“民心,确实是最关键的因素。”他深深看了凤绾一眼,语气愈加坚定,“既然如此,我们便从民间着手,解决那些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若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即便是那些大臣,也难以再肆意反对。”
凤绾心头一动,太子这番话,恰恰切中了改革的要点。民众是最根本的力量,只有获得他们的支持,才能让朝堂上那些保守派无可奈何。
“太子说得对。”凤绾轻声道,“民心可用,但我们必须让他们看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凤绾迅速行动,将改革的重点落到了民生问题上。首先,她着手整顿市场,推动商贸流通的畅通无阻。她规定了一系列新的市场管理条例,确保商人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同时,她开始推动农业改革,推行新的耕作技术和管理方法,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提升农业生产力。
更为关键的是,凤绾在各地设立了许多便民的官府服务站,解决民众的基本需求。她安排了专门的监察人员,确保这些服务站的运营透明、高效。无论是税收问题,还是治安问题,都能通过这些服务站得到及时解决。
这种一系列切实改善民生的措施,迅速在民间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开始谈论凤绾,称她为“黎朝的福星”。虽然保守派的大臣们依旧在朝堂上奋力反击,但民众的支持逐渐成为凤绾改革最坚实的后盾。
然而,在这些改革的背后,王景明并没有选择放弃。他依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扭转局势,并策划了一场针对凤绾的政治陷阱。
一天,王景明偷偷联络了几名地方大族的代表,暗中商讨策划对凤绾的打压。王景明冷笑着说:“凤绾虽然手段高明,但她再如何改变民间的局面,也无法撼动我们在朝中的根基。若我们能够联合地方上的力量,便可从根本上瓦解她的支持。”
他的计划非常简单:通过控制一些地方大族的力量,联合一部分朝中大臣,指责凤绾在改革过程中,操控朝政,迫使许多官员参与不公平的利益交换,最终让她陷入丑闻。
这场阴谋一旦成功,凤绾的改革计划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
凤绾显然察觉到了王景明的动向,她早有准备。通过她与太子李泽宇的密切合作,她已经开始布置反制措施。凤绾知晓,若只是简单应对王景明的指责,反而会落入对方的陷阱。因此,她决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凤绾通过几个信得过的官员,将王景明联合地方豪强的事情悄悄传到民间,甚至部分秘密的信件和记录也被公开,直接证实了王景明与一些地方豪强的私下勾结。这一系列的证据被迅速送到了朝堂上,并且公开曝光,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王大人,您可否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些证据?”凤绾冷静地站在朝堂中央,目光如剑般直刺王景明。
王景明面色瞬间苍白,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阴谋竟被凤绾如此巧妙地揭露。面对凤绾的指控,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太子李泽宇站了出来,沉声道:“既然王大人有些问题未能解释清楚,那不如暂时休养生息,等到彻底清楚一切后再做定论。”
这句话,无疑是给王景明下了“逐客令”。在太子的支持下,王景明终于无法再反驳,只能无奈地低下头,悻悻退出了朝堂。
凤绾的这一招,既是对王景明的打击,也是对整个朝堂的震慑。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仅有勇气推进改革,也有智慧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
随着王景明的落败,凤绾的改革行动渐渐地走向深水区。虽然保守派的大臣们仍在幕后进行各种反击,但民间的支持逐步增强,凤绾已经形成了对改革有利的强大势力。
太子李泽宇的态度越来越坚定,他已决定全力支持凤绾,甚至开始将更多的权力交给她,授权她在改革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凤绾站在黎朝未来的十字路口,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她知道,黎朝的未来已然在自己的手中。而她的改革之路,虽然艰难险阻重重,却是唯一一条能够真正改变黎朝命运的道路。
改革的阵地已经铺开,凤绾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