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孔就是照射胶片,把胶片里的画面,投影出去的光源。
它在这台立体声画机的屏幕下面,所谓屏幕,不是以后数字时代那种显示器,其实就是几块反光镜和毛玻璃。
只不过做的像个屏幕罢了。
组装剪辑的版本,一共72分钟,从第1幕第1镜开始,11天的拍摄素材都在这上面,整体内容有很多重复,毕竟还没精剪,目前还是查漏的状态。
但它已经勉强算是半成品了,组装的意思就是把原本拍摄时打乱的场次,重新按照林麦冬规划的分镜顺序进行连接。
到这一步,它已经称得上是最终成品的超级加强版。
胡姐一边答应,一边拨弄着机器上的开关,郝姐说的40,是齿数表的数字,它用来控制胶片1秒走多少格。
40就是1秒40格,按照16mm胶片每尺的格数来算,大概1秒1尺,比正常播放速度快很多,这是为了快速过一遍。
装好胶片和磁带,对好定光孔和磁头,机器通电,定光孔里强烈的白光照射出来,声画机的屏幕一下亮了起来。
大约只有几寸的屏幕上,出现一个场记板,郝姐按下按钮,胶片和磁带开始同步运转。
旁边的音箱里,传来因为加速播放有些变形的声音:
“第1幕第1镜……Action!”
林麦冬表情有些恍惚,即便变形失真,他还是能听出来,那是他的声音。
辛苦11天,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他的拍摄成果。
屏幕上光芒摇晃,画面快速掠过,他像是傻了一样坐在那里,痴痴看着加速的画面,听着失真的声音。
心里突然五味杂陈,却又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两位剪辑师没有打扰他,这是胶片时代的常态,很多导演第一次过片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状态。
半个多小时过去,72分钟的胶片加速走完,林麦冬才清醒过来。
胡姐调侃他:“睡醒了?感觉怎么样?”
林麦冬回味一下,认真说道:“很棒!”
刚刚光芒照射出来,胶片唰唰唰从光上掠过的场面,让他第一次有些理解,为什么“未来”胶片时代落幕后,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从业者会失落,会缅怀,会追忆。
也许他们并不是不懂变通,而是未来“冷冰冰”的数字屏幕,剪辑软件“冷冰冰”的像素点,再也无法让他们感受到,这种光影真实的从眼前走过的触动。
林麦冬第一次有些庆幸,自己决定参与到剪辑中,这种庆幸不是因为从此不被糊弄,不被欺骗。
单纯只是,他的劳动成果,真实无比地摆在他眼前。
与光同舞!
看着林麦冬认真的表情、明亮的眼睛,胡姐有些哑然,一直话不多的郝姐,神色却越发柔和了。
但她还是残忍的把这个少年唤醒:
“素材都没问题,那么就开始剪吧,接下来,我们要从这72分钟里,剪出10分钟左右的素材,小林,你最好跟学校多请几天假!”
林麦冬一个激灵,从梦和感动中回到冰冷的现实。
看着胶片架上缠着的巨大的胶卷,他肝已经开始疼了……
……
整个影视创作的幕后,惟有一个字能概括:肝!
接下来的时间,林麦冬整个人完全泡在剪辑室里,一泡就是一整天,而在这一整天除掉吃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就像机器一样和两位剪辑师守着声画机,守着闪烁的光,划过的胶片,磁头读取磁带的沙沙的声音。
真正的剪辑中,胶片不再像是组装版过片那样快速过去,剪辑要讲节奏,讲逻辑。
一段画面,从哪一格开始?哪一格结束?它们会带来什么效果?
这些都是未知的,只能靠导演和剪辑师用脑子去想象,然后逐格(逐帧)正向的、反向的,慢慢看过去。
96年的技术还做不到以后能够胶转磁扫描进硬盘,利用电脑截取画面组合,看模拟成品的地步。
他们只能一边来回看,一边对着长长的胶片反复进行构思、画图,来“摸索”和想象,这段镜头与下一段镜头的连接关系如何。
大脑在进行“风暴”式运转的同时,还有体力活,首先是胶片来回搬运,其次就是之前林麦冬曾经做过的工作——用记号笔在胶片上写编号。
不同的是,之前是写负片和正片的对照编号,这次是写剪辑编号——
给需要剪辑的地方,包括胶片和声音,做出标记,比如剪辑入点、出点等等。
等标记做好,才会切断,粘合,然后再给不用的胶片和磁带做标记,整理起来,它们叫余片,可能被废弃,但后面也可能会用到,如果不做标记和整理,万一要用……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堆纠结在一起的布条里,找到一条能用的是什么难度。
之前林麦冬看到的那位王姓剪辑师心态崩溃,发脾气不干,就是因为这个,片子剪完了,余片没了,再让她调整镜头,她只能从胶片和磁带的原底撸,至少几十倍的工作量啊,搁谁谁都要疯。
题外说一句,第二天她还是在厂里领导的劝说下回到岗位,一边哭一边骂,一边给那部片子重新调整。
没办法,这是工作!
剪辑工作一开始的时候,林麦冬还有些新鲜感,加上跟两位剪辑师混熟了,还会开开玩笑什么的。
但两天过后,他整个人就痴呆了。
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过片,过片,惟有下刀的声音才能让他短暂从那催眠一般的闪烁的光影间挣脱出来。
当然,每次思考和讨论的时候,他也会短暂“清醒”一段时间,以和剪辑师进行口舌互动,简称争吵。
导演和剪辑师是必定会有分歧的。
这源于两者思考的角度不同,导演是作者的角度,他对自己的片子很熟悉,素材、构图都出自他手,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有些时候导演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信息,不经过素材承载,直接代入到成片里。
比如一个小角色,导演对他设计是狠辣、莽撞,拍摄时副导演、摄影、编剧也根据导演设计,给这个人物展示了性格特写。
但如果导演剪辑,他很可能就会因为对角色太熟悉,把特写忽略过去,最终导致这个角色出现在成片里,前一分钟还老老实实,一分钟后拔枪杀人。
为啥呀?
导演知道,幕后知道,但观众没看到!
电影业之所以单独列出剪辑师这个工种,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剪辑师是影片的第一个“观众”,他们动刀的时候,不仅要从专业角度考虑,还要从观众的角度考虑。
不同的角度,导致有些导演和剪辑师甚至会在剪片时爆发激烈的矛盾,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林麦冬和郝姐相处还算不错,即便郝姐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原因一方面是播放组装版那天,林麦冬的表情和亮晶晶的眼睛,让郝姐有些感触,她对林麦冬印象很好,让着他。
另一方面就是——
林麦冬脑子里有成片,他对作品有成熟的影像逻辑,这导致很多时候他都可以说服郝姐。
鉴于此,虽偶有争吵,但总得来说,两人算很和睦了。
时间快速过去,10月中旬的最后一天,依然是剪辑室里,林麦冬两眼发直地看着双监台上快速掠过的胶片出神。
当一段走完,他下意识从胶片架取下胶卷的时候,听到身旁郝姐疲惫却又松弛的声音:
“最后一组镜头,总算忙完了。”
林麦冬呆了呆,看向郝姐:“完了?”
郝姐点点头:“算是吧,接下来就是剪负片,合片,配光,这些对操作环境要求比较高,不适合你参与,小林,你可以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