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登基以来,嬴政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国家上,错过了很多其他重要事项的发展机会。外人都说他痴迷于追求长生不老,甚至信仰道士。
然而,这一切背后的唯一原因就是他明白:当他逝去之时,整个大秦将无一人可以继承其伟大的事业。
龙脉不断,则大秦不死;若一旦真龙离去,大秦必将随之覆灭。
扶苏与胡亥,各有长处,也有不足,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胜任当一位明智的君主,难以应对现今各地涌动的反秦力量。
当下,唯有赢子云能得嬴政的青睐。因此,嬴政对赢子云寄予厚望。
正在嬴政思绪悠远之际,赢子云步入议事大厅。
每当赢子云路过群臣,文武百官无不低垂着头,几乎将自己整个身体都埋下了,连抬起头来的勇气都没有。
“云儿啊,这几天你太过辛劳,确实该好好休息一番,但宫中有几件棘手之事,还需你亲自处理才稳妥。”
“等朝会结束,你再去休息也不迟。”
看到赢子云时,嬴政不免有些愧疚。昨天他还允诺过让赢子云不必参与朝会,转眼间又改变了主意。
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然而面对朝臣们刚刚提出的种种问题,他实在是感到为难!
此时令赢子云来主持早朝,凭借其铁腕政策,不仅能有效遏制朝中不满情绪,还能进一步锻炼和证明赢子云的能力,并增强他的权威感。
“谢谢父亲!”
赢子云轻微行礼后站立于高坛之上,目光审视着殿中的各位官员。
被赢子云那凌厉的眼神注视着,大臣们的气焰全消,每个人都像是要将脑袋扎入胸口,只留下衣服轮廓而见不到面孔。
见此情形,嬴政特意提醒道:“众位大人,刚才所谈论的事情,朕似乎有些忘记,不如请你们再向太子殿下阐述一遍如何?”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陷入了紧张混乱之中。
这些言语本是在赢子云缺席的情况下私下里抱怨,现下赢子云亲自到场,谁还敢重提旧言!
但如若不按皇帝命令行事,便是抗旨。一时间,百官内心惶恐不安,万分懊悔。
早知如此,之前又何必多言。此刻若是再度重复,无异于自寻死路!看着大臣们的尴尬模样,丞相李斯轻蔑地冷笑一声。
随后,他背手站立,显得极为轻松地观赏这场闹剧。
整天不务正业、在皇上跟前煽风点火 ,要知道,那人毕竟是嬴政的儿子啊。
这些老臣究竟以为自己是谁?难道在秦始皇心里的位置比赢子云还重?
看他们现在的狼狈样,活该受这教训。既然赢子云这位每况愈下的日子已经到来,惩罚即将降临。
下方的百官支吾了半天,依旧没人肯出声复述。
这时,嬴政的怒气逐渐升腾:“你们还在等着什么?”
“难道打算公然违背朕的旨意不成?”
“皇上,就由老臣来述说好了!”
御史大夫冯去疾明白继续这样僵持下去对谁都不利,因此主动开口应承下来。
他作为最初反对赢子云最强烈的一人,从道理上讲应当首先承担责任。
至于之后的后果……只能说看天意吧。
只要能避免惹怒赢子云,保住全家人的性命便是最好的结果。
“自太子实施新的法律措施后,我大秦的国库在短短数日内便充实起来,增添了数千余万两黄金!”
“此外还有一些珍贵物资尚未清点完全,总体来说是个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法令,真能让我国日益强大,根基更稳固!”冯去疾稍微思索后,开了口。
嬴政坐在龙椅上,不禁一愣:老狐狸!赢子云刚刚不在时,他还不是这样说的吧?
朝堂之上哪容儿戏?这里坐着的都是四十、五十岁的官员,好歹也要有点面子。变脸这么快,冯去疾,你真是老谋深算!
嬴政惊讶之际,冯去疾再次发声,“太子殿下提议的新法令确实高明,但如果如此僵持下去,必将有弹尽粮绝之时。”
“免除杂赋与口赋,意味着国库收入将会大幅度减少,修长城、建阿房宫以及应对边境冲突,无一不需耗费国力。”
“即使目前国库存有一定积蓄,也撑不过几月。失去杂赋支持后,地方官员的各种支出将加重国库负担。”
“眼下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寻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法,以便国家长治久安!”
听到这番话,嬴政微微颔首。“这批大臣果然是个个精明,同一件事情,换种说法就变了性质!”
幸好冯去疾转变态度并不彻底,若完全倒戈,恐怕难逃其咎!旁边的李斯亦投以讽刺目光,“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老东西!”
两人平时关系便颇为紧张,常常斗嘴。此次赢子云的新法令竟是少有的能促使双方放下分歧,共同努力的事例之一。
原本,冯去疾照搬原话定会导致嬴子云遭遇非议,甚至可能危及自身性命,这是李斯期望看到的局面。
但现在经过他这样一改动,之前的贬义话语反而显得是在褒奖,这让李斯感到沮丧。
看着冯去疾似乎顺利躲过此关,李斯只好无奈摇头,略显落寞。“还有谁想发言吗?”赢子云并未发怒,环视众臣后再次提问。
这时,作为右丞相的王绾亦自告奋勇站出:“太子,常言道,身处平安之中应思虑危机;治国有方之人,须长远规划。” “为确保江山永固,还请殿下提早绸缪。”
在目睹了冯去疾的应对后,王绾似乎也受到了启发,模仿其方式发表意见。身为 ** 者,王绾言辞技巧自然高超,竟未引起赢子云反感。
但唯一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向以诚恳耿直着称的王绾,竟然能够在说谎时不露丝毫马脚,显然其演技已达炉火纯青境界……
接下来轮到了当代着名的学者淳于越发言:“老臣以为,太子推行新政旨在惩恶扶善,此举圣明无比,当彪炳史册。”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问题令老臣忧虑。例如削减贵族地主势力的做法一旦公之于众,恐引发各地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