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叔看到院门口的摩托车,笑出了声,“哈哈哈,这小子,还想吓我呢!出来吧。”
志军笑嘻嘻的站起来,“叔!你咋知道是我?”
“摩托车声音一停我就知道是你,过路的不会停嘛嘿嘿。”张叔叔像个小孩一样得意。“你咋大晚上的跑来啦?”
“快,进屋,把车子推进院,是不是刚干完活就来了?吃饭没?我给你整吃的去。”张叔叔看到志军开心极了。他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志军跟张叔叔讲了他到父亲矿上的事,今天刚和父亲回来,晚上才听奶奶说晓晓打电话叫自己过来看看你,因为明天要干活,等会还回去呢。
“晓晓什么时候回来的?叔。”
“回来十几天啦!这孩子总是年后回来,从来没有过年回来过。可能是为了省车费。”张叔叔边回答,赶紧从衣柜里拿出晓晓让他转交给志军的毛衣。
“喏,这是晓晓给你织的,她不敢放家里,偷偷拿来放我这的。”张叔叔把袋子交给志军,怜惜地说道,“军子啊,看得出来晓晓对你有心呢!你看她都愿意给你织毛衣,你咋想的呢?”
志军意外又惊喜万分地接过袋子,“送我的?!”
瞬间被巨大的幸福感包围,热血直冲脑门,面红耳赤,一颗心飘飘欲醉。
长这么大,还没穿过手工织的毛衣呢!尤其这是晓晓织的!
志军抚摸着柔软的毛衣,颜色也是他喜欢的灰蓝色,心里百感交集。以前看着村里的大嫂大婶们绕毛线织毛衣,觉得好神奇,凭着四根竹签子和一根毛线竟然能织成一件衣服!而且还能织出各种图案!也见过有男人会织毛衣,装卸队的哑哥就会,一个大老爷们儿一双粗糙的大手看上去没有女人的手灵敏,笨拙的拿着细细的竹签子右手勾着毛线一针一针的织着毛衣,那画面简直是力量与柔美的结合,虽然没有女人们飞针走线令人眼花缭乱的快,但是哑哥织毛衣重在认真而专注。志军觉得女人织毛衣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一样“人剑合一”。女人们可以不看手上的活儿,和人谈笑风生一点也不会影响手上的速度,竟然还不会织错。就像电脑键盘的盲打一样的“盲织”,令人惊叹,折服!
志军看孬蛋穿着他姐姐织的毛衣羡慕得眼睛冒绿光。尤其是春秋季节,很多人都是衬衣外面套件手织毛衣,那挺括的衬衣领子翻在毛衣领外面,忒好看!志军有服装店里买的毛衣,可是总觉得没有手工织的好看。总觉得别人外穿手工织的毛衣就是得意的炫耀,“看,我有人织毛衣哦!”孬蛋就是这样在他面前穿着姐姐织的毛衣拽拽的,像只骄傲的大公鸡。竟然还几件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图案花型换着穿,把人眼热得不行。
哑哥穿自己织的毛衣就低调多了,他不仅给自己织,还给老婆女儿和父母织。志军曾经向哑哥学过,笨拙的紧紧握着签子,怎么都不能灵活起来,这天生就不是男人干的活呢!逮着机会笑哑哥前世肯定是女人,终于报了曾经嘲笑他干活没肩膀的“仇”。哑哥就学着女人右手勾线时翘起小手指,咿咿呀呀比划着学女人娇柔的兰花指动作,把志军和不会织毛衣的哑嫂乐得笑出了眼泪。
从此,毛衣就无形中成了他心底的一个心愿。志军做梦都想有一件手工毛衣,月季曾经说过要给他织一件“温暖牌”的,小家伙有了男朋友就忘了亲哥了。又不好意思叫姑姑们织,她们为自己的儿女孙辈们都忙不过来。妈妈还在的时候家里贫困哪里舍得买毛线啊,好的时候要做一家人的棉鞋,常常是棉鞋还没做完妈妈就又发病了。而那时候的人穿的毛衣也是很旧的毛衣拆了又重新织,颜色都旧得黯淡晦暗了还舍不得扔。重新织一遍换个图案花型后就又能当新毛衣穿了。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何况毛衣呐!
“快穿上试试合身不?”张叔叔催促着,他想起自己说过要志军穿给晓晓看的承诺。
志军像展示一件艺术品一样动作轻柔的往身上套。这就是一件艺术品嘛!志军小心翼翼的,套在头上不敢往下拉,生怕把毛衣抻变形了。
张叔叔看出来了,笑了,帮他把毛衣下摆拉下来,“有弹性的,又不会抻坏。这手工织的比买的就是好看,质量也好多了。买的会起球会变形。”
毛衣很合身,志军摸着穿在身上的毛衣,感觉被一阵阵温暖包裹着。“晓晓真是心灵手巧”!可惜张叔叔家没有“穿衣镜”。他高兴得低下头前后看看,喜上眉梢。张叔叔想起月季房间有小镜子,跑去拿了来给志军照照,连连夸,“好看好看!精神、帅气!晓晓说了要穿给她看看,好下一件织得更合身些。”张叔叔帮晓晓给志军画起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