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丢失,第三十四师团长木下勇自尽,尚在淠河以西苦战的三十四师团两个联队及霍山附近的第三十九师团退路断绝,整个第十一军已呈糜烂之势。
如此惨败已不是园部和一郎所能挽回局面的了,倭军参谋本部直接接手了战役指挥权,急令第三十九师团迅速北上,汇合三十四师团的两个残余联队后马上向东突围。
同时,华北派遣军也紧急抽调部队准备渡过黄河与十一军北集团两个师团汇合后南下救援。
倭军的跨战区大规模调动当然逃不过八路军总部的眼睛,虎视已久的华北部队立即就在河北、察哈尔、山西、热河、绥远五省展开了大规模的破袭战。
八路军各部在北方各地四处出击,拆毁铁路、攻击碉楼、破坏矿区,并大量杀伤倭军,一时间整个北方都乱成了一锅粥。
倭寇华北派遣军自顾不暇,连忙又把原本打算抽调南下的部队重新收回用于救援自己被围的守备部队,仅仅只派出了一个师团装模作样渡河南下。
倭军参谋本部对此也无可奈何,华北派遣军是少壮派激进势力当家的,向来跟园部和一郎、吉住良辅这些学院派不对付,之前冈村宁次被撤职就是两派内斗的结果,现在自然乐得见到十一军惨败,正好趁机再次压倒岛内的学院派夺回军权。
一个师团就一个师团吧,有总比没有强,学院派大佬、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下令北集团两个师团和华北一个师团合兵后即刻南下,务必要救出被堵在六安一带的友军。
就在倭军内部争执扯皮的同时,本就被正面三个纵队压得喘不过气的第三十四师团两个联队,在又遭到三纵从六安发起的侧击后,终于也迎来了全面崩溃的结局。
一辆二号坦克顶着密集的弹雨碾上倭军阵地,一名身上绑满炸药的倭兵忽然从旁边的尸体堆里跳出来,朝着坦克就冲了过来。
“哒哒哒…”炮塔上的并列机枪和伴随步兵几乎同时开枪,把它击倒在距离坦克三十里的位置上。
“卧倒!”随着一声巨响,血雨夹杂着肉渣淋了战士们一身,周驰从舱盖探出身子命令道,“步兵上前,注意补刀,别让小鬼子钻了空子”。
淠河西岸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第三十四师团剩余的两个联队已经溃散,在大部负隅顽抗被消灭后,小部分散向东泅渡突围,至于最后究竟能有几个躲得过沿途民兵、百姓的搜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师长,是否让一部分部队提前转入休整,以便下一步配合傅政委夹击第三十九师团?”
指挥部里,胡杰请示赵骥:“傅政委早先来电说他正率领四个旅的兵力尾随追击三十九师团,请师长明确我部的预定堵截位置”。
赵骥不答反问道:“政委说没说六纵的伤亡情况如何?”
胡杰稍稍沉默片刻,然后才心疼地回答:“六里冲负责阻击的两个旅基本快打光了”。
胡杰当初虽然是奉命潜伏在第144师内,可多年相处下来对这支川军部队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说起六纵的伤亡情况时不禁立时就红了眼睛。
赵骥拍拍胡杰的肩膀意示安慰:“给傅政委回电,请他追击至霍山后就停下来吧,再通知陶旺尽快率部渡过淠河,随主力一起西撤,把六安的通道给让出来”。
“就这么放走第三十九师团?”胡杰闻言一愣,“这可是已经进了网的鱼儿,为什么要现在撤网?”
赵骥叹了口气说:“我何尝不想再多吃下一个师团,可北面的鬼子三个师团已经压下来了,就凭廖运泽的骑兵旅再加一个43旅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它们的,这股大兵团最多三天之内就能赶到战场”。
“我军经历连续作战后伤亡同样不小,战士们都十分疲劳,弹药储备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要是再继续对上鬼子四个师团的话,该吃亏的就是我们啦”。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场豫东会战能全歼倭寇四个师团加一个骑兵旅团、一个战车团,已经是开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没有之一,见好就收才是长久之计。
胡杰身为副参谋长,当然知道赵骥说的都是实情,虽然心中犹有不甘,但他仍按照赵骥的意思去传达命令,并着手制定撤退方案。
在独立师主力向西让开通道后,四个师团的倭军很快就完成汇合,随即头也不回的撤往了合肥。
豫东会战就此胜利结束。
“叮!恭喜宿主取得开战以来的对倭最大胜利,系统此次提供的奖励非常丰厚,请你及时指定接收地点”。
“把奖励放到六安吧”,倭军主力撤回合肥后,断后部队就匆匆弃守六安,眼下的六安已接近于是一座空城。
很快,前去六安接防的部队就惊喜地汇报说在六安城内发现了大量倭军来不及带走的武器物资,因为东西太多,请师部多派些人来搬运。
不点不知道,一点吓一跳,系统这次给的奖励的确配得上豫东会战这场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
sFh18型150毫米口径榴弹炮二十四门,以及配套的弹药若干。
leFh18型105毫米口径榴弹炮三十六门,以及配套的弹药若干。
Sd6型半履带式牵引车六十辆,以及汽油若干。
IG18型75毫米野战炮一百零八门,以及配套弹药若干。
装备43倍口径长身管75毫米主炮的德制三号突击炮两百辆,以及配套的弹药、柴油若干。
装备60倍口径长身管50毫米主炮的德制三号坦克五十辆,以及配套的弹药若干。
胡杰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把缴获清单递到赵骥手中:“师长,鬼子怎么会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的武器?而且还全是德国货?”
“你问我,我问谁去”,赵骥接过清单逐项查看,“等什么时候活捉了鬼子的高级将领你问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