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庆寿寺。
寺内气氛压抑,香火冷清。朱棣坐在禅房内,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姚广孝站在一旁,也是一脸凝重。
“这帮东瀛废物,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朱棣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几艘破船都对付不了,还敢自称‘武士’?简直是丢人现眼!”
姚广孝劝道:“殿下息怒。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失利,也并非全是东瀛人的错。”
“那是谁的错?”朱棣瞪着姚广孝,怒道,“难道是本王的错不成?”
“殿下,这次是蓝玉亲自出马了。”姚广孝说道,“而且,他还带了当年巢湖水师的旧部。”
“蓝玉?”朱棣一愣,“他不是已经出家了吗?”
“殿下,出家只是幌子。”姚广孝说道,“这蓝玉,野心勃勃,岂会甘心隐居山林?”
“哼!”朱棣冷哼一声,“这老东西,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
这时,一个暗桩匆匆走了进来,跪在地上,说道:“殿下,军师,京城有消息传来。”
“什么消息?”朱棣问道。
“京城里都在传,说蓝玉在舟山一带自立为王了。”暗桩说道。
“什么?”朱棣和姚广孝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哈哈哈哈……”朱棣突然仰天大笑起来,“好!好!好!这下,看那苏尘还怎么得意!”
姚广孝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殿下,这真是天助我也!”
“军师,你说,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朱棣问道。
“殿下,咱们什么都不用做。”姚广孝说道,“只要静观其变即可。”
“静观其变?”朱棣一愣,“这……这能行吗?”
“殿下放心。”姚广孝说道,“只要皇上起了疑心,那苏尘和蓝玉,就都别想好过。”
“好!”朱棣说道,“那就听军师的。”
他顿了顿,又说道:“不过,光这样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军师,你再帮我做一件事。”
“殿下请吩咐。”姚广孝说道。
“你帮我写一封信,给淮王。”朱棣说道,“告诉他,我朱棣,永远支持他。”
“殿下,这……”姚广孝有些犹豫,“这会不会太……”
“太什么?”朱棣说道,“本王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朱棣,是忠于大明,忠于皇上的!”
“是,殿下。”姚广孝说道,“属下这就去办。”
……
次日,朱棣的信,就送到了朱允炆的手中。
信中,朱棣言辞恳切,表示自己对皇上忠心耿耿,对大明绝无二心。他还说,自己一定会拥戴淮王继位,绝不会有任何非分之想。
朱允炆看完信,心中冷笑。他才不相信朱棣的鬼话。不过,他还是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去试探一下老朱的态度。
于是,他带着信,来到了奉天殿。
“皇爷爷,孙儿有要事禀报。”朱允炆跪在地上,说道。
老朱坐在龙椅上,看着朱允炆,缓缓说道:“允炆,你有什么事啊?”
“皇爷爷,这是燕王写给孙儿的信。”朱允炆说道,“请皇爷爷过目。”
老朱接过信,看了起来。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皇爷爷,燕王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朱允炆说道,“孙儿以为,应该早做准备,以免后患。”
老朱放下信,看着朱允炆,缓缓说道:“允炆,你的意思是……”
“皇爷爷,孙儿以为,应该削藩!”朱允炆说道,“只有这样,才能永保大明江山!”
老朱沉默了。他看着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这孩子,太阴险了!
他小小年纪,竟然就懂得这么多权谋之术。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还有蓝玉……
他跟蓝玉,那可是过命的交情。虽然这些年,他们之间有些矛盾,但老朱心里清楚,蓝玉是绝对不会背叛他的。
可是,现在这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
“允炆,你先回去吧。”老朱说道,“这事儿,朕会处理的。”
“是,皇爷爷。”朱允炆说道,“孙儿告退。”
他离开奉天殿,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对了。
老朱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心中叹了口气。
……
第11章
三日后,京城关于蓝玉的谣言,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一大早,朱允熥就急匆匆地赶到了贸易衙门。
“恩师!这可如何是好?”朱允熥满脸愁容,“舅老爷他……他怎么可能谋反呢?这一定是有人造谣!”
苏尘坐在太师椅上,慢悠悠地喝着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心里暗笑:你舅老爷?他还是我爹呢!
“允熥啊,稍安勿躁。”苏尘放下茶杯,缓缓说道,“皇上圣明,自会明察秋毫,不会被这些谣言所迷惑的。”
“可是……可是现在外面都传疯了!”朱允熥急得直跺脚,“说舅老爷在舟山岛上,已经称王了,还建了宫殿,穿了龙袍……”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苏尘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帮人,编瞎话也不打草稿。舟山岛就那么大点地方,能建什么宫殿?再说,你舅老爷要真想称王,还用得着等到现在?”
朱允熥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恩师,那咱们就这么干等着?什么也不做?”
“当然不是。”苏尘说道,“咱们可以做点什么,但不是现在。”
“那什么时候?”朱允熥问道。
“等。”苏尘吐出一个字。
“等?”朱允熥一愣,“等什么?”
“等皇上出手。”苏尘说道,“这种事,皇上不出面,谁说都没用。”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恩师,要不,咱们在《大明晚报》上,发个辟谣声明?”
苏尘摇了摇头:“现在发声明,只会越描越黑。再说,你信不信,就算咱们发了声明,那些人还是会继续造谣?”
“那……那怎么办?”朱允熥彻底没辙了。
“等着看吧。”苏尘说道,“好戏还在后头呢。”
……
次日,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遍了京城:皇上亲自去鸡鸣寺了!
据说,皇上是去拜佛祈福的。
但很快,就有无数人看到,皇上在鸡鸣寺内,与凉国公蓝玉相谈甚欢。
两人时不时地捧腹大笑,场面非常祥和。
临走时,蓝玉还亲自将皇上送到了寺庙门口。
许多百姓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哎呀,皇上和蓝大将军,真是太好了!”
“是啊,这才是咱们大明的君臣典范啊!”
“那些造谣的人,真是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