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这实在是太奇怪了!”姚广孝说道,“按理说,西羌人应该会拼死抵抗才是,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放弃这么多城池?”
“是啊!”朱棣也感到非常疑惑,“难不成,他们真的跟蓝玉联手了?”
“这……”姚广孝也无法确定,“殿下,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朱棣冷笑一声,“还能怎么办?继续追!本王倒要看看,这西羌人,能跑到哪里去!”
“殿下,万万不可!”姚广孝连忙劝阻,“西羌人如此反常,其中必有蹊跷!咱们如果贸然追击,恐怕会中计啊!”
“怕什么?”朱棣不屑地说道,“本王有三万蒙古铁骑,还怕他一群乌合之众?”
“殿下,小心驶得万年船啊!”姚广孝说道,“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好了,军师,不必多言。”朱棣说道,“本王意已决!继续追击!”
“殿下……”姚广孝还想再劝,但朱棣已经策马而去。
姚广孝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跟了上去。
双方再次对峙,只是气氛更加绝望了。
……
汪广洋府邸,书房内。
烛火摇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墙上扭曲变形,如同此刻他们内心的震惊与不安。
“这……这西羌人,是怎么回事?”胡桢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他们……他们怎么突然就怂了?”
吴沉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有些发白:“是啊,听说……听说燕王大军一路推进,占领了七八个县城,竟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这……这不合常理啊!”胡桢惊呼一声,“西羌人虽然不是燕王的对手,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吧?”
汪广洋紧锁着眉头,捻着胡须的手指微微颤抖。他缓缓地说道:“是啊,不合常理……除非,他们是故意的!”
“故意的?”胡桢和吴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疑惑。
“广洋兄,您的意思是……西羌人,他们是故意让燕王占领那些城池的?”吴沉问道。
汪广洋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你们想想,燕王这次出兵,名义上是为了平定西羌,实际上,却是为了对付蓝玉。”
“这……”胡桢恍然大悟,“广洋兄,您的意思是……西羌人,他们看出了燕王的意图,所以故意示弱,引诱燕王深入?”
“没错!”汪广洋说道,“西羌人这是在‘请君入瓮’啊!”
“可是……”吴沉有些犹豫,“西羌人这么做,就不怕燕王真的把他们给灭了吗?”
“怕,当然怕。”汪广洋说道,“但是,他们更怕被燕王当枪使,去对付蓝玉。”
“这……”胡桢和吴沉都沉默了。他们不得不承认,汪广洋的分析很有道理。
“这西羌人,也真是够狡猾的!”胡桢感慨道,“竟然能想出这样的计策!”
吴沉也点了点头:“是啊,看来,这西羌人中,也有高人啊!”
“这才是真正的兵法啊!”汪广洋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是啊。”汪广洋也叹了口气,“这世道,真是越来越复杂了!”
“广洋兄,您说……蓝玉将军,他能应付得了吗?”吴沉问道。
汪广洋沉默了片刻,说道:“难说。燕王毕竟不是等闲之辈,而且,他还有蒙古骑兵相助。西羌人虽然狡猾,但毕竟实力有限……”
“可是,蓝玉将军有淮西兄弟的义气!”胡桢说道,“这股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但愿如此吧。”汪广洋说道,“希望蓝玉将军,能够再次创造奇迹,化险为夷!”
……
淮王府。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三吾一脸懵逼地看着手中的情报,“燕王殿下不是去平定西羌的吗?怎么……怎么连个西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也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这……这不应该啊!”方孝孺说道,“西羌人虽然不是燕王殿下的对手,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吧?”
“是啊。”黄子澄也附和道,“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问题!”
齐泰是长期在兵部的,对军事方面的事情比较了解。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西羌人的计策?”
“计策?”刘三吾一愣,“什么计策?”
“诱敌深入!”齐泰说道,“西羌人故意示弱,引诱燕王殿下深入,然后……”
“然后怎么样?”刘三吾追问道。
“然后……额……”齐泰摇了摇头,“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情况,还得看后续发展。”
“这……”刘三吾等人更加疑惑了,
“静观其变吧。”齐泰说道,“现在的情况,咱们也看不懂,只能等了。”
“殿下,您怎么看?”刘三吾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却是一脸兴奋,他觉得燕王已经赢定了。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朱允炆说道,“燕王殿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区区西羌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可是……殿下!齐侍郎说的有理啊……”
方孝孺还想说什么,但朱允炆已经打断了他。
“好了,孝孺,你就别杞人忧天了!”朱允炆说道,“本王相信,燕王殿下一定能够旗开得胜,平定西羌!”
“殿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方孝孺说道,“毕竟,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方师傅,你就是太谨慎了!”朱允炆不耐烦地说道,“本王看你,就是书读多了,胆子都读小了!”
“殿下……”方孝孺还想再劝,但朱允炆已经站起身来,大步走出了房间。
“唉……”方孝孺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
“孝孺兄,你也别太担心了。”齐泰安慰道,“殿下说的也有道理,燕王殿下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但愿如此吧。”方孝孺说道,“只希望,燕王殿下能够平安归来。”
朱允炆回到自己书房,越想越兴奋。他决定,亲自押运一批粮草去西蜀,给燕王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