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老朱:苏尘竟然翻身了?那就不好办了……
外洋商人们看着眼前这一幕,忍不住哄堂大笑。那些凶神恶煞的海盗,此刻穿着花花绿绿的女装,涂着浓妆,哭丧着脸给他们敬酒,这场面实在是太过滑稽。
一位来自大食的商人阿里·本·萨利姆擦了擦笑出的眼泪,对苏尘举杯致敬:“不瞒安国公,我们对您本来已经没有信心了,也非常愤怒。甚至有人劝我,别再来大明做生意了。”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钦佩之情,“但现在,在整个东方,我就服你!”
苏尘爽朗大笑:“阿里兄言重了。这些宵小之徒,胆敢冒充我贸易衙门,扰乱海上秩序,理应受到严惩。”
他站起身来,环视四周,声音提高了几分:“诸位远道而来,不远万里来大明做生意,苏某深感荣幸。今日之事,实属意外。为表歉意,这些海盗,就按照大明律法,全部打入隶籍!”
苏尘一挥手,宣布道:“依照《大明律》,这些海盗犯下重罪,理应处以极刑。但念在诸位都是远道而来的贵客,我特别宣布:将这些海盗分配给各位受损的商人,作为奴隶,以弥补诸位的损失!”
“什么?!”海盗们闻言大惊,一个个面如土色。
“安国公英明!”外洋商人们纷纷叫好,一时间欢呼声震天。
阿里·本·萨利姆激动得站起身来:“安国公,您这是天大的恩赐啊!我们在其他地方做生意,遇到海盗劫掠,不仅货物被抢,连人也保不住。可在大明,不仅海盗被擒,还能得到如此赔偿,这…这简直比我的家乡还安全啊!”
来自天竺的商人苏里亚也连连点头:“没错!安国公不仅为我们讨回了公道,还依律分配奴隶作为补偿,实在是太公平了!”
苏尘微微一笑:“诸位过奖了。大明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奉行';通商惠工';的理念。只有保持海上贸易的安全,才能让各国商人安心前来。这些海盗,破坏了这种安全,自然要付出代价。”
他转向那些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的海盗们,冷冷道:“都听清楚了吗?从今天起,你们就是这些商人的奴隶!若敢不服,斩立决!”
海盗们浑身颤抖,连连叩头:“小的明白了,小的明白了…”
一个看似头目的海盗突然哭喊道:“大…大人,求您开恩啊!小的也是被逼无奈啊!”
苏尘眉头一挑:“哦?被谁逼的?”
那海盗头目支支吾吾,不敢说话。苏尘挥了挥手,几名锦衣卫上前,将他拖了下去。
片刻后,从侧厅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不多时,那海盗头目被拖了回来,浑身湿透,面无人色,牙齿不停地打颤。
苏尘淡淡道:“现在可以说了吗?”
“是…是燕王府的人!”海盗头目终于崩溃,跪在地上哭喊,“是他们派人来找我们,说只要我们挂上贸易衙门的旗号去袭击外洋商船,就给我们重金!而且…而且还保证,就算被抓到了,也有人保我们!”
此言一出,宴会厅内鸦雀无声。
苏尘脸色不变,只是微微一笑:“诸位听到了吗?这些海盗,是受人指使,故意破坏大明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他顿了顿,故意露出一副思考的表情,“至于是谁指使的…哎,我想诸位心中都有数了。”
外洋商人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和愤怒。他们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针对苏尘、针对贸易衙门的阴谋!
阿里·本·萨利姆愤然起身:“安国公,我们信您!从今以后,我阿里发誓,只要我还活着,就会继续在大明做生意!”
其他商人纷纷附和:“我们也是!”
“安国公万岁!”
“大明万岁!”
欢呼声响彻整个宴会厅。苏尘举起酒杯,与众商人共饮。他心中暗喜,这一次,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进一步加深了与外洋商人的关系。燕王的阴谋,再次被他破解!
……
…凤阳,高墙森严的宫苑内,老朱站在窗前,目光悠远。窗外是他曾经熟悉的故乡风景,此刻却似隔了一层薄纱,模糊而虚幻。
一旁的朱允炆恭敬地站立着,面容谦逊,不发一言。自从离开盱眙祖陵后,他一直表现得滴水不漏,举止得体,言谈有度,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深刻的反省之意。
“允炆啊,咱想了很久,决定让你监国。”老朱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沧桑,“这几日相处下来,咱看到了你的变化。”
朱允炆立刻跪倒在地,眼中闪烁着泪光:“皇爷爷恩典,孙儿感激不尽!孙儿一定不会再辜负皇爷爷的期望。从今往后,定当痛改前非,严惩燕王,对付李善长,为皇爷爷分忧。”
老朱面露欣慰,正准备继续说话,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紧急军报!”一名锦衣卫飞奔进来,跪地呈上一份密函。
老朱眉头一皱,接过密函,仔细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越发凝重,手中的痒痒挠不知何时已掉落在地。
“怎么会这样…”老朱喃喃自语,声音几不可闻。
朱允炆见状,心中一紧:“皇爷爷,发生了什么事?”
老朱长叹一声:“苏尘…他又赢了。”
“什么?”朱允炆面色大变。
老朱将密函递给他:“苏尘不仅粉碎了燕王的阴谋,还使出浑身解数,活捉了那些冒充贸易衙门的海盗,当众揭露了燕王的诡计。”
他苦笑一声,“还让那些海盗穿上女装,当众认罪,赔罪。外洋商人不仅没有离开,反而对他更加敬服,对大明的信任更甚从前。”
朱允炆读完密函,手微微颤抖:“他…他怎么能…这…”
老朱瞥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怎么?你不希望苏尘成功?”
朱允炆连忙跪下:“不,不是的!孙儿只是惊讶于安国公的手段…如此高明,令人叹服。”
老朱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朕本以为,苏尘这次会栽个大跟头。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倒下,反而站得更高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复杂的情感,既有惊叹,也有担忧,还夹杂着一丝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