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敬妃,语气和神情都不由自主的柔和起来:“你很好,朕没有错信你。”
有皇帝这一句,敬妃无疑是极为高兴安心的,皇上满意她,那就不会将小公主从她身边带走。
“谢皇上夸奖,臣妾别无所长,得君恩垂怜托付小公主,唯有加倍疼爱,才能不负皇上,不负这一场来之不易的母女之缘。”
皇帝更加满意,向她举杯示意。
敬妃赶紧满上,举杯一饮而尽。
帝妃对话之时,在座的嫔妃皆不由自主的分神看向甄嬛。
甄嬛听着余莺儿和皇帝夸赞敬妃对小公主的各种疼爱之时,就悄然捏紧了手里的筷子,再感受到旁人投来的不怀好意的视线,更是不由自主的绷紧了脸。
她不能在这些人面前露怯!
“皇上雅量。”
皇帝和敬妃对饮一杯后,甄嬛柔柔弱弱的撑着桌子站起身,一手举起装着蜜水的酒杯,遥遥看向皇帝。
“小公主有皇上和敬妃姐姐如此疼爱关怀,嫔妾不胜感激。嫔妾自饮一杯,以谢皇上和敬妃姐姐。”
甄嬛仰头喝下杯中蜜水,而后随手将酒杯一抛,对着皇帝跪下,声泪俱下的道:
“皇上,小公主生而孱弱,皆因嫔妾任性妄为,嫔妾自知德行不足,不配为人母更不堪为公主生母,嫔妾斗胆,恳请皇上为小公主更改玉牒,让小公主从此只做敬妃姐姐之女。”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无不心神俱震,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甄嬛。
余莺儿更是差点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贱人几个意思?
是突然母爱觉醒?宁可舍弃了公主生母的名份和日后接回公主母女团聚的可能,也要给自己的亲骨肉谋一个更尊贵的身份?
还是看出了皇帝对母爱的求而不得,刻意在满月宴上来这么一出?想借此展现她的幡然醒悟和诚恳认错,以此求得皇帝的谅解?
她怎么觉得这贱人没这份慈母之心呢?
坐在余莺儿右手边的韵贵人云辛萝也在想这些。
甄嬛失宠的原因她是知情的。
但是连自己的生母和胞妹都能算计利用的甄嬛,会对一个没有抚养权的女儿有真心吗?
不会的!
云辛萝笃定的得出结论。
她眸色沉沉的盯着正对面的甄嬛,企图从甄嬛那惨白圆润的脸上看出破绽,但是可惜,甄嬛掩饰的很好。
敬妃又惊又喜的看着甄嬛又转头看看沉默不言的皇帝,一时似有些不知该说什么,更改玉碟,做她的女儿,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
敬妃拒绝不了,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只能磕磕巴巴的对着甄嬛道:“妹妹何至于此?地上凉,妹妹身子还未恢复,快快起来。佩儿,快扶你们小主起来。”
上首,皇帝看着跪地哀求的甄嬛,眸色幽深的问她:“甄氏,你当真是如此想的?”
甄嬛止住眼泪,面带不舍却又决然的道:“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嫔妾犯下大错,未能将小公主好好带来世上,如今唯一能为她做的,只有这一桩了。”
“嫔妾虽也不舍,可……”
她转眸看了一眼余莺儿,脸上的表情又哭又笑,最后直接掩面而泣。
“适才庄嫔姐姐说的那床百家被,嫔妾其实已经见过了。那上面的一针一线都是敬妃姐姐对小公主的慈母心肠,嫔妾见之羞愧,无颜再面对小公主。”
皇帝见她哭得悲戚,又口口声声后悔认错、为小公主着想,心里难免触动。
而余莺儿的脸上则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看向甄嬛的视线里满是讥讽鄙夷之色。
这贱人果然只是借机搏宠!
皇帝长叹一声:“既然你这个生母有此想法,朕也不好不应。苏培盛,传旨:公主……”
皇帝顿了顿,公主还没取名呢。
他思索了片刻,忽然想起公主出生那夜,他因皇后谋害纯元一事而枯坐半夜,养心殿内寂静无声空无一人,只有窗外朦胧不明的月色做陪。
“公主胧月,敬妃冯氏之亲女,雍正二年十一月十四生人,着宗人府立即录入玉牒。”
敬妃惊喜的双眼放光,急忙跪下谢恩:“臣妾谢皇上恩典。”
所有嫔妃都在为皇帝这突如其来的一道旨意惊讶时,齐妃的大宫女翠果面色古怪的走到齐妃身边,低声在她耳边一阵低语。
齐妃听完后,双眼圆瞪,失声惊呼:“四阿哥?”
随着她的声音响起的,还有咔嚓一声酒杯落地碎裂的声音。
齐妃震惊之余,不慎将手边的酒杯扫落。
双重奏响起的时候,正值敬妃谢恩话毕,皇帝正欲开口叫免礼,整个亭子里只有这两道声音,几乎是瞬间,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皇帝也转眸看了过来:“敬妃先起来吧,齐妃,四阿哥怎么了?”
四阿哥怎么了?四阿哥犯事了!
齐妃眼中精光大放,却又因忽然被皇帝cue到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只条件反射性的从椅子上站起:“皇、皇上……”
贵妃见她兴奋的蠢样,忍不住讥笑道:“臣妾一来就见齐妃心不在焉的,还当是三阿哥又挨骂了呢?但如今瞧着,倒是不像呀。”
在贵妃的冷言冷语中,齐妃的激动稍稍被削减了一些,她没好气的瞪了贵妃一眼,骄傲自豪的道:“弘时近来可努力了,皇上都好久没骂他了。”
一众嫔妃:……
就、挺难评的。
贵妃也是无语,她都懒得跟这蠢货计较,但凡再说一句,都拉低了她的格调。
见贵妃不语,齐妃犹如斗胜的公鸡,趾高气昂的出列,站在亭子最中央道:“臣妾有事禀告,四阿哥狼子野心,勾结冷宫庶人残害后妃!”
语出惊四座,众妃纷纷惊呼,但又碍于皇帝坐在上面,又连忙闭嘴,只眼露兴奋的看着齐妃。
昭贵人眼底滑过一缕精光。
对觉禅家将揭穿四阿哥谋害甄贵人一事“交给”齐妃,昭贵人有一点惊讶,但又不觉得意外。
这宫里,有分量,又愿意出这个头的还真是没两个。
而齐妃嘛,分量够,又蠢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