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赵勇的想法,疑兵之计!
听到太史慈的想法,赵勇摇了摇头,缓缓开口解释道:
“合肥易守难攻,如今若是拱手让与孙策,等到彻底平定中原战事后,再来抢夺,不光需要耗费大量兵力。”
“在外人看来,反倒还是我军挑起战端,无故兴兵。”
“而且,平定中原后,主公的战局规划,是集结兵力,进军河北。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南下征讨江东。”
“眼下这合肥,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拱手让与孙策!”
“是末将欠缺考虑....”
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的太史慈,刚想开口告罪,赵勇便摆了摆手。
“从一名将军的立场分析,子义方才保存实力的想法并没有什么过错!只不过,如今合肥的局势有些特殊罢了!”
“文远,你也来说说心中看法吧!”
眼看赵勇话锋一转,向着自己投来询问的目光。
心中已经有了大致想法的张辽,眸光一凝,语气坚定道:
“将军,在下认为,如今敌我兵力悬殊,一味坚守并非并非上策。”
“为今之计唯有用巧计,方能立下奇功,守住合肥击退强敌!”
强敌?
谁?孙策?
他配吗?
只从赵勇帮助曹操,占据了青州、兖州、徐州后,在他眼中,一统天下的阻碍,也仅剩下中原二袁而已。
孙策虽然有些本事,但起兵太晚,根基太浅,根本没资格跟如今的曹操坐在同等位置进行博弈。
不过,这些都是赵勇的心里话。
毕竟,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骄兵必败他心中还是十分的清楚。
于是,想要听听张辽到底有什么想法的赵勇,笑着问道:
“呵呵,看来文远心中已经有了妙计!说来听听?”
“回禀将军!孙策接连对合肥数日猛攻以来,太史慈将军只是一味的防守抵挡。”
“在下猜想,孙策心中已经看出了合肥城中兵力紧缺,仅剩防守之能,缺少进攻之力!”
“而眼下我等若是反其道而行,或许有败敌之机!”
“反其道而行?文远兄的意思是.....打算出城应战打孙策一个出其不意?”
“没错!”
“江东军攻城的时候,必然是工程器械在前!兵马在左右护持。”
“我等若是将城中绝大部分兵马都集结一处,等到明日江东军再次前来攻打城的时候杀出城外....”
“如此一来,必然可以打孙策一个措手不及!”
同样是军中统帅的太史慈,在听到张辽说出自己想法后,眼前一亮。
“文远兄好计策!”
“若是真能打孙策一个出其不意,我等还能顺势一举焚毁对方用于攻城的器械!”
“到了那时,坚守合肥半月也不再是什么难事!”
张辽在历史中,不愧被曹操誉为五子良将之首。
眼下他这一阵分析,虽然看似有着不小的风险,但却深谙兵法要领!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打孙策一个措手不及,有着极大的几率能够成功。
但张辽的计策虽然十分不错,但赵勇听后,还是摇了摇头。
“文远这奇袭之策,虽然有极高的可能打城外江东军一个出其不意。不过,想要解决合肥之围,却有些力有不逮。”
“这....请将军明示!”
听到这话,张辽只感觉感觉一头雾水。
而赵勇也没有继续卖关子,而是向着对方问道:
“如今城内最多抽调出来六千兵马,用于配合行动!”
“若是孙策真的没有察觉,明日文远带着这些人杀出城外,能有多少斩获?”
“这.....”
虽然在历史上记载,张辽带领八百兵马,便把孙权十万大军,杀的落荒而逃,大败而归。
但张辽能立下这样彪悍的战绩是因为,孙权手下兵马并没有完成集结!
而眼下,孙策的大军可是早已严阵以待,军中又有周瑜这位文武全才进行坐镇。
明天纵然能打的对方一个出其不意,但孙策也肯定能快速反应过来。
到时一旦出城兵马,被堵在城外。
或者,其他几处城门,趁机展开猛攻,那么合肥反倒会有着更短时间沦陷的可能!
就算一切进展顺利,焚毁了大批的工程器械,孙策完全可以从其他几处城门,继续发动猛攻。
所以,张辽的计策虽然不错,但并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眼下太史慈和张辽二人,见到自己的想法,都被否定后,齐齐将目光投向了赵勇。
“将军,眼下退走不妥,坚守是下策,出城奇袭又行不通,我等当如何守住这合肥城?”
“呵呵!这兵法虽然被分为百计千策,但说到底,也不过是虚实二字!”
“如今想要守住合肥,唯有用疑兵之计,惑敌之策方能见奇效!”
太史慈:“疑兵?”
张辽:“惑敌?”
“呵呵,不错!你们明日......”
随着赵勇将想法,缓缓吐露出来。
太史慈和张辽二人的脸色,逐渐变得担忧和凝重起来。
“将军!你这计策,是不是太过冒险?”
“若是那孙策直接派大军杀入城中,这合肥岂不是如同拱手相让?”
“呵呵,若是江东军中,仅有孙策这个莽夫,我自然不会兵行险招!”
“但现在周公瑾在!江东军反倒不敢莽撞行事!”
跟随吕布在广陵之战中与周瑜打过交道的张辽,深知对方的手段。
眼下听到赵勇是欲要用计策算计着个聪明人后,心中更是有些担忧。
不过看出他心中担忧的赵勇,却摆了摆手道:
“你们放心!我已经布下后手,根基无法与我等相比的孙策,绝对不敢为了一座合肥,用江东底蕴前来试探!”
“你们二人只需要依计行事!不说退敌,诓骗住江东军几日,也是绰绰有余!”
眼看赵勇心意已决,张辽和太史慈对视一眼,拱了拱手后,便纷纷下去准备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