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庚二、明本事 分二:辛一、初标时节人名;辛二、征释不轻之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百一十一面,我们看庚二的“明本事”。

这一科是本门流通的最后一品,也就是<常不轻菩萨品>。《法华经》的本门总共有六品。六品当中,我们分成三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本门的序分主要就是<从地涌出品>的前半段。就是在法华会上,突然间从地涌出无量无边的法身菩萨。这些法身菩萨都是大智慧、大福德、大神通的境界。从地涌出到哪去了呢?住在空中。就引起了与会的诸大菩萨的疑惑:这些菩萨是怎么来的?是谁教化的?佛陀说,是我成佛以来教化他们的。那么,佛陀这个回答又引起了另外一个疑惑。为什么呢?因为“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我们如果从释迦牟尼佛这一期的教化来看,他成道以来到他灭度只有四十九年的时间,他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当中去教化这么多的广大功德的法身菩萨呢?

所以,佛陀这个时候就从序分进入了正宗分,讲到<如来寿量品>,佛陀正式地开近显远。所以,我们对佛陀有全新的认识,其实所谓的佛陀,并不是我们看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能够见闻觉知的这个佛相,不是。而是他背后的无形无相的法身的功德,具足常乐我净,他可以在一切的时间、一切的空间跟众生机感现形、感应道交、现身说法。所以,在整个本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对佛陀有全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佛陀是法身的功德。所以整个本门的正宗,从<从地涌出品>的后半段到<如来寿量品>,到<分别功德品>的前半段,总共两品,都在讲法身的功德,都在赞叹法身的功德,这个就是本门的正宗。

到了<分别功德品>的后半段,开始进入流通分了。流通分的第一部分讲到因果的理论。就是说,法身功德这么殊胜,我们如何踏出第一步呢?因地怎么修学呢?佛陀提出两个方法:第一个,现在四信;第二个,灭后五品。如果你有幸生长在佛世,利根人,你不用太多的读诵、书写,你只要从一念信解的观照,直接就可以进入到六根清净位的果位功德。那如果是我们这种生长在佛灭度以后的钝根人怎么办呢?那只能从一念随喜,透过读诵,透过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的历练,慢慢地进入六根清净位。所以,整个理论就是我们要怎么样从因位的一念信解,到达果位的六根清净。

这个六根清净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在观照真如的时候,这种内观是没有相状的,没有相状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定我们到底跟真如相应几分。这不像布施,你布施出去,来生马上就看到富贵;你忍辱,你马上就感召到来生的庄严。真如是无形无相的,当我们观照它、安住它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判定我们功德成就呢?

很简单,从你的六根去判断。你六根过去所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会慢慢地脱落。因为你过去是攀缘心,就像强力胶一样,而这个时候你六根还是六根,但是你六根表面那个粘性,那种攀缘心淡化了,所以六尘自然脱落。而这个时候,你的六根就是不可思议的六根,叫做清净的六根、庄严的六根取而代之,你所接触的六尘也会变化。心清净故,根清净;根清净故,尘清净。所以你看到你六根开始产生变化的时候,你就知道你与法身越来越近了。

所以,前面的理论是从一念随喜到六根清净的一个修学的理论,这个是流通分的前半段;到了<常不轻菩萨品>,佛陀举自己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从一念随喜到六根清净位的实际修学,来印证他老人家亲自怎么走过去的,怎么从一念随喜到六根清净,他怎么样的一个过程。佛陀把他自己实际发生的事情讲出来,给我们一点信心。

这个就是流通分的最后一品,一个修因得果的事证,来引证前面的理论。

庚二的“明本事”就是说明常不轻菩萨示现教化过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这地方有两科。

辛一、初标时节人名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整个<常不轻菩萨品>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增上慢人,一个是常不轻菩萨,我们看经文就知道。在第一尊的威音王如来灭度以后,接着正法灭度。正法灭度就宣告圣道的功德已经羸弱了,取而代之进入像法时代,像法时代就是戒定成就了。那么在这个像法时代,当时的环境,“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这增上慢的僧团,就是修学小乘法而持戒修定,稍有成就而得少为足的这些比丘,他们的因缘,弘化广泛,信众甚多,掌握了整个佛法的话语权,有大势力。

就在这个时代,有一个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常不轻菩萨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的一个前身。他当时示现的阶位就是一念随喜,就是五品观行位的初品,初品的初心。常不轻菩萨是一个教化者。那被教化者是谁呢?增上慢人。

增上慢人,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增上慢人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秉受权法修学。这个权法主要指的是小乘法,二乘的声闻法。第二个,微有所得,不知位次。他也是很精进,在事修上能够持戒修定,但是他没有如法地学习教法,所以他误认四禅为四果。蕅益大师说,“此等即是无闻比丘之流”。他不知道修学次第,就把自己的禅定当成果证。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妄生满足之想。他把这个禅定当果证以后,就认为自己已经所作皆办了,就不思进取了。

那么这种人有什么问题呢?由有法执,而生高慢,而且思想偏差,就很难教化。诸位!我们回忆一下前面的迹门,佛陀正说的时候。舍利弗殷勤三请,本来佛陀是要开权显实的说法,这个时候突然间五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当众退席!我们看佛陀的反应,佛陀是默然,没有禁止。等到这些增上慢人离开以后,佛陀讲了一句话说:“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就是,他们的退席,佛陀认同,因为他们很难教化。

你是一张白纸,你是一个愚痴的众生,那你顶多就是愚痴,至少你是零分。但是你学佛法产生偏差,产生法执,那叫邪见。邪见对正法是有排斥性的,这种人是很难教化的。所以,你宁可去教化一个一张白纸、整天放逸的众生,你也很难去教化一个学佛当中产生思想偏差的增上慢人。连佛陀都觉得你们退席是正确的,因为你们在这里听《法华经》,你们不但没有好处,没准你还毁谤,所以退席是对的,就是“退亦佳矣”。

所以这个时候,也就是说,增上慢人,你已经很难用正规的方式去教育他,就是佛陀用正规的方式都没办法教化他——大家坐在这里,我跟你讲整部《法华经》,他已经没办法教化。所以只能用非正规的方式去刺激他,就只能这个方法。这一点我们先说明一下。常不轻菩萨所面对的所缘境是增上慢人,这是很难教化的一些众生。

辛二、征释不轻之名 分二:壬一、不轻之行;壬二、得名之由

我们看辛二的“征释不轻之名”,就征问跟解释常不轻菩萨得名的由来。

壬一、不轻之行

先看第一段的“不轻之行”,常不轻菩萨的修学内容。

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得大势!佛陀招呼了一声大势至菩萨:这位菩萨是什么因缘而名为常不轻菩萨呢?

佛陀就自己回答了。这位比丘“凡有所见”,他要见到什么人,比方说见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个四众弟子,他就会做两件事:

第一个,身业礼拜,口业赞叹。他怎么个赞叹法呢?他说,我内心是深深地恭敬汝等,不敢有任何的轻慢。为什么如此呢?因为汝等所行,皆菩萨道。你们虽然是修小乘法,修四谛十二因缘,但是从前面迹门的开权显实来说,三乘就是一佛乘,因为它是可以对接的。所以就是三乘就是一乘,你们修的都是成佛之道,所以我应该普遍地恭敬一切的法门。这第一个。

第二个,当得作佛。前面是面对法,这以下对于人。对于人我也是恭敬,就是所谓的开迹显本。虽然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又带有邪见,但是把这个拨开来,其实你内在的真如本性是没有丧失,所以我恭敬你这个人。

这两个赞叹,就是他主要的修学。那么,这个常不轻菩萨,平常除了这个礼拜赞叹,还做什么事呢?

“不专读诵经典。”不专,蕅益大师解释说,他不只是。换句话说,他也是要读诵,因为他是随喜品。随喜,接下来就是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到正行六度。所以他在佛堂就读诵《法华经》,离开了佛堂他就是修礼拜赞叹。乃至于他从远处见到四众弟子,他还故意地前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在释迦牟尼佛这一期的生命,这个常不轻菩萨,他的功课主要有两个,回到佛堂就读诵《法华经》,离开佛堂他就修礼拜、赞叹。这个赞叹,就是“汝等所行,皆菩萨道”,蕅益大师说,这个就是整个迹门正说的内涵,开权显实;“当得作佛”,就是本门正说的内涵,就是开迹显本。

他之所以这样子做,蕅益大师说,他就是把法华妙义,强毒增上慢人,令成圆顿种性。我们作一个说明。

增上慢人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就是法执。法本来是没有错的,因为,修四谛十二因缘一定要持戒、修定作基础,所以持戒、修定是个过程。但是在过程当中他停住了,就是咬住这个禅定,他不走了,把禅定当果证了。这个法没有错,重点是他自己的问题。他的攀缘心,有所得心,就住在这个禅定。就是古人说的,醍醐变毒药。本来法门是要让你安乐的,让你解脱的,结果你把它搞成毒药了。

那毒药怎么办呢?那只能怎么办?以毒攻毒,叫强毒增上慢人。就是说,我用一念的清净心的法门来刺激你。刺激你,你就会反弹,但是你反弹当中,你一定会怎么样?回光返照。常不轻菩萨要的就是他当下那一念回光返照。就是让你从这个毁谤、瞋恚当中,当下的回光返照,令成圆顿妙种,乃至于一念的相应。因为这个真如本性的善根,我们说过,是不可破坏的,因为它是你本具的东西,你一旦启动是停不下来的。所以叫做强毒,就是以毒攻毒,把他的法执逼出来,令成圆顿妙种。他的做法是这么一个做法。

壬二、得名之由

四众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

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在他所面对的增上慢的四众弟子当中,有些人是可以接受的。这些人病毒没那么重,他就欢喜接受,也开始内观,开始从法执的因缘当中走出来。但是有些人法执特别重,法执一重,他就容易生高慢,结果,高慢就产生瞋心。所以,这瞋心一发动以后,就开始出口骂詈了:如此的无智慧的比丘是从何而来?竟然自言自语地说,我不敢轻视汝等,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而我等不需要如此的虚妄授记。有些不相信的,起瞋心的,这些增上慢人就开始骂常不轻菩萨。

但是,常不轻菩萨“如此经历多年”。蕅益大师说,这个“如此经历多年”表示这种是善根不退之相。也就是说,我们一般的恭敬都是一种如理作意而已——我恭敬你!当然,我们一般的心是向外攀缘,所以我们希望别人也要平等地回报。但是常不轻菩萨的恭敬来自一念随喜,他是从真如的角度去看一切法,看一切人,所以他不需要回报的,因为真如是离相的。这就为什么你去毁谤他、去打他、骂他,他不退转,他能够多年不断地礼拜赞叹下去,就是他的内善根成就。

他有这样的内善根的支持,虽然常被骂詈而不生瞋恚,仍然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这个时候有些人起瞋心,就用木杖去打他,用瓦石去丢他。常不轻菩萨当下就暂时地远避,远避以后就在远处站着,而犹高声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为他经常地去作如是的语言,所以就称为常不轻菩萨。就是他经常心存平等恭敬之心。

常不轻菩萨这么弘扬《法华经》,是特别的方法,就是勉强——你不想听,我都要去强毒增上慢人。蕅益大师作一个问答,“释迦四十余年,不务速说,不轻凡有所见,造次而言”。他说,释迦牟尼佛教化弟子,他花了四十年的时间,从阿含、方等、般若,三时空性的调伏,最后才讲《法华经》,到晚年才讲《法华经》。常不轻菩萨不是!他老人家一开始就直攻《法华经》,就是凡有所见,直接用《法华经》去强熏对方,这是怎么情况呢?

蕅益大师回答,“本已有善,释迦以小而将护之;本未有善,不轻以大而强毒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就是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你别看他们是小乘人,“本已有善”。这些人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前面说过——从大通智胜佛以来生生世世教化,他们过去生听过《法华经》,只是一时忘失而已。所以佛陀不着急,佛陀心里面非常有把握,你只要听过《法华经》,表示你大乘善根不退,所以佛陀“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你反正有大乘善根,你跑不掉的。佛陀先用三乘,先用声闻法安稳之。

但是,常不轻菩萨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大乘善根的人。没有大乘善根,你等待也没有用,你等五十年都没有用,不像释迦牟尼佛可以等。我等你四十年总可以吧?我先让你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烦恼轻了,闻大不谤了,能够身心调柔了,我再为你开权显实。但是,这些增上慢人多生多劫以来根本没有大乘善根!所以你看,没有大乘善根的人有一个特色,他修什么东西就特别执着,那个相状特别明显。他布施的时候,布施的相状特别明显;持戒的时候,持戒相也特别明显。其实他那个法空的智慧很淡薄。既然没有大乘善根,那只能是治乱世用重典了,只能用刺激的方式了。

也就是说,蕅益大师就是说,栽培大乘善根是一个大局,为了大局只能忽略小节了。因为你开始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恐怕来不及了。为什么来不及?蕅益大师会解释,因为他们不久就会堕落了。所以你不抢第一时间,他迟早要堕落。那这样子的话,与其你是邪见而堕落,你不如谤正法而堕落,你未来还有得度的因缘。

就是说,这些增上慢人基本上是没有大乘善根的,你不能跟舍利弗、目犍连尊者那些有大乘善根的声闻弟子相比。这是为什么他要做如此的强熏,这是万不得已的。

己三、双明信毁果报 分二:庚一、明信者果报;庚二、明毁者果报

我们看己三的“双明信毁果报”。常不轻菩萨又是礼拜,又是赞叹,结果分成两种情况,有些人相信《法华经》,有些人毁谤《法华经》,那这个果报就产生差别了。

庚一、明信者果报 分二:辛一、正明果报;辛二、结会古今

我们先看“明信者果报”,分成两段,先看辛一的“正明果报”。

辛一、正明果报 分三:壬一、现报;壬二、生报;壬三、后报

壬一、现报

这果报当中有壬一的“现报”。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 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这段经文分两段。先看第一段的“增长福慧”。那么这一段说的是谁呢?说的是常不轻菩萨的现报,他今生的果报。

常不轻菩萨不断地修平等恭敬心,礼拜、赞叹四众弟子,那么他临命终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呢?“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常不轻菩萨是生长在像法时代,所以威音王佛理论上是灭度了,应该灭度很久了。但是因为他弘扬《法华经》的关系,他在临终的时候,威音王佛在虚空中为他现身说法,说《法华经》。说了多少内容呢?二十千万亿偈的内容。他听了以后,当下都能够受持不忘。所以这个常不轻菩萨也不可思议,有三昧跟陀罗尼,得到了眼根清净,乃至于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就是成就六根清净了。因为他从一念随喜,不断地读诵,不断地礼拜赞叹,修平等恭敬心,在临终的时候又遇到威音王佛讲《法华经》,就成就六根清净。

成就六根清净以后那不得了了,增长寿命,从临命终又回复到正常的生命。又活了多久?活了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增长寿命以后,他就为那些过去毁谤他的弟子广说《法华经》,这个时候就用正规方式了。

这个是这样子,常不轻菩萨又得到寿命以后,他先用神通力、乐说辩才力跟大善寂力,使令增上慢人先忏悔。所以你这个因果是要分清楚了,你成就善根是一回事,但你过去是毁谤《法华经》,你一定要先忏悔。先忏悔,然后常不轻菩萨再为他们说《法华经》,令其信解。这个时候的广说《法华经》就是正常方式了,不是用刺激的方式。这第一点,说明常不轻菩萨他的果报:增长善根跟寿命。

看第二段。

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

当时的增上慢的四众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些曾经轻贱常不轻菩萨的人,看到常不轻菩萨临命终的时候又活过来了,活过来以后又产生了大神通力、乐说辩才力跟大善寂力。大神通力是他的身业的功德,乐说辩才力是口业的功德,大善寂力是意业的功德,这三种功德都是从六根清净产生的。增上慢四众就开始向他忏悔。忏悔以后,常不轻菩萨为他们说《法华经》,他们听完以后就开始产生了信解,也开始产生了顺从。

这个地方是说明,常不轻菩萨他那一生当中,因为修平等恭敬——包括了身业的礼拜,他平等地礼拜一切众生;口业的赞叹,赞叹一切法门,赞叹一切众生;意业的平等恭敬。所以他快速地从一念随喜而成就六根清净,而增长了广大的福报。所以这个《法华经》是福慧双修的,他是自己作一个证明,他实际上就是这样修,而且是现生,连死亡都没有经过,现生就成就六根清净,成就了增长寿命。

壬二、生报

我们看壬二的“生报”。生报就是来生的果报。

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

常不轻菩萨增长寿命以后,他又教化了千万亿众。又教化了很多,这个就不完全只是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了,就是其他的人,使令他们安住在无上菩提,就是开始产生《法华经》的内观的思想。

那么《法华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一般学佛,就是从三乘的修学,就是从因缘去追求。修四谛法,去追求我空的真理;修六度法门,去追求六度的功德。这个因缘观的特点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生”它有什么好处呢?它鼓励我们去修学,一切的功德可以创造。

但是到了《法华经》就不一样了。《法华经》强调的是内观,所以它强调一切法无生。就是,真正的功德是你能念的心,你要去开显你内在的自性清净心,那是最大的力量,这个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以,整个佛力、法力、心力,三力当中,真正的力量是你心灵的力量,佛力跟法力只是一个助缘。所以,开显诸法无生而唯心所现,你能够知道诸法无生,你就安住无上菩提了。这种就是大乘善根成就,就不退转。

所以,他教化这么多众生以后,命终之后,他自己得值二千亿诸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所以,说《法华经》,蕅益大师强调,这种果报的特点来自于得值诸佛。这个很重要!我们一般没有学《法华经》的人,跟佛陀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就是你跟佛陀的关系,你找不到交集。就是当你选择流浪在外的时候,你想想看,你跟佛陀有什么交集呢?你追求的是法力不可思议,你就算忆佛念佛,你也是心外求法。

诸位!我们跟佛陀唯一的交集就是一念心性。唯一的交集!就是,从果报上是找不到交集的。你如果要从因缘所生法,佛陀是万德庄严,我们叫做业障深重。这两个一个是大富长者,一个是流浪的乞丐,这两个是完全没有交集的。没有交集,你怎么跟佛陀相遇呢?

但是,你一回光返照,欸,好了,那就十法界不离一念心性。所以,为什么诵持《法华经》的人很容易跟诸佛相遇?因为他是透过回光返照,所以他能够真正明白自他不二。套一句印光大师的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就直接进入了真如本性之海,建立跟十方诸佛自他不二,感应道交。这个就是常不轻菩萨来生的因缘,就是能够值遇二千亿佛,而且在这个佛法当中他继续说《法华经》。这跟佛结缘,跟法结缘。

壬三、后报

看第三的“后报”。

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

后报指的是未来多生以后的果报。常不轻菩萨从一念的随喜,修平等恭敬心,然后当生成就六根清净,后面就值遇二千亿诸佛。那么后来呢?后来又值遇了二千亿诸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佛。在这诸佛法中,他一方面受持、读诵《法华经》,一方面为人解说,所以最终能成就“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这个常眼清净,就成就法身了。前面的功德是六根清净,而这个地方成就真正的破无明证法身,就真正意义成佛了。因为你成就法身,就有三身了,所以诸佛的功德你都具足了,只是你的层次浅深不同而已。

成就法身以后,他就继续为四众说法而心无所畏。成就法身那就不一样了,那就是见道位了,真正见到了中道实相了。前面只是一种理观,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这是真正地证得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证得,所以内心就特别有信心,无所畏。

在来生当中,第一个成就法身。第二个,究竟成佛。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在未来世当中,成就法身以后,“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他成就法身以后,又供养了千万亿佛,那么对十方诸佛“恭敬尊重赞叹”,一方面种诸善根,一方面又“复值千万亿佛”,在诸佛法中开始积功累德。

我们知道,从成就法身以后,他就从般若道进入方便道了,开始发菩提心,广修六度,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最后福慧圆满,就真正地成就究竟圆满的佛陀了。

所以,释迦牟尼这一期的应化是要告诉我们什么事?就是,释迦牟尼佛就是从一念随喜修起的。他一路走来,从六根清净,到成就法身,到究竟成佛。

所以这个人他是这样,就是说,你如果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你就越来越糟糕;你要走上了正路,你就越来越好。所以人就是要么越来越好,要么越来越差。而这个好坏就在于根本。当你的根本是错的,是颠倒妄想,那你不管是修什么法门,你就一路错到底了,就是《楞严经》说过的,根本成妄。所以你依止的真理是很重要!就是说,你依止的道理是错的,你如果懈怠,那还好。说我也不修行,那就算了,你越精进越糟糕。因为你一开始是虚妄的,是攀缘心的,是心外求法的,你越精进,你的思想是越偏差越厉害。你如果是正确的,就跟常不轻菩萨一样,一开始就是回光返照,依止不生灭的清净心来作本修因,所以他一修下去的时候,那就是顺风顺水,直接六根清净,到成就法身,最后究竟成佛,就这么一个过程。

这么一个过程,蕅益大师就提出一个问答。他说,常不轻菩萨,他就是一个果后的示现——你本来就成就法身了,那你是果后行因,回过来去示现一个一念随喜,那你为什么还要经过六根清净,到法身,到成佛呢?你既然是果后行因,那你就直接成就法身就好了!

蕅益大师说,不对。既然是果后示现,他所经过的过程一个都不能避免。他举一个例子。比方说过去有一个陶朱公,这个陶朱公善得致富的奇术,他很会做生意。你给他一块钱,他就可以把一块钱变成两块钱,两块钱变成四块钱,他很快就能够创造千万的财产。他善得致富的奇术,赚到了货值万亿以后,他把这个钱财全部舍出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他也是做乞丐,先乞求一块钱,他从一块钱又开始他的做生意的技术,又变成万亿的富翁。他又把这些钱布施出去,又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那这说什么事呢?就是法身菩萨亦复如是。他证得法身以后,他不会像阿罗汉,只是在那地方享受常乐我净的功德,不可能。他把法身功德置而不用,就是把它搁置起来不用,他回过头来,从因地修学,把他过去走过的路,从一念随喜,再走一次,不断地从果后示现当中去强化他内心的清净心菩提愿,去跟众生广结善缘。

诸位!是这样子,我们修行,要把法跟人分清楚。法,这不是佛陀创造的,是佛陀发现的。比方说四谛法。四谛法你能够去思惟无常,你自然内心就感受到痛苦。你从痛苦当中就知道,你的生命没有主宰性,就自然进入我空的真理。这跟谁去修没有关系。你就比方说释迦牟尼佛,他成就佛道了,示现变成一个凡夫,带领我们修四谛法。他的一念清净心菩提愿去操作四谛法,他也会产生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就是,这个法门只要操作下去,它自然产生这个效果。说,那释迦牟尼佛您以前的法身呢?他法身可以暂时不用。就好像说,你的存折有一千万,你也可以示现变成一个乞丐,跟乞丐在一起。

就是说,即便是果后示现,果后行因,常不轻菩萨也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因为法尔如是。你不可能说,从一念随喜,不经过六根清净就直接跳到法身,不可能。他只是不断地这样他把过去走的路一次一次地走。

那么差别在哪里呢?差别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在。我们的成佛之道,从凡夫到法身走第一次的人就是不自在,因为我们带业修行。我们第一次走的人,内有烦恼,外有业力,又带有生老病死,所以障碍重重。我们第一次从凡夫走到法身是很辛苦的。但是诸位!你走过一次以后,你最后再来到人世间开始果后行因的时候,那你就不一样,你就是于法自在了。因为你没有烦恼,也没有业力,没有老病死,你完全是依止清净心、菩提愿,这个时候你修《法华经》就不一样了。

你带着你的徒弟在修的时候,你也是一样,你也是从一念随喜,六根清净,成就法身,究竟成佛,这过程是不变的。只是你走得轻松愉快,你走得自在,而你的弟子第一次走的时候走得不自在,就跟你走第一次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示现时他的阶位都不能有错乱的原因,这个法尔如是。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藏书吧推荐阅读:海贼:宇智波的航行惊,帮她喂猪的男人是豪门继承人乡村美好生活规则怪谈:我正常得格格不入四合院之秦淮茹请自重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瞒着教廷,获得了未经篡改的神谕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野外探险:我在深山老林做直播数码宝贝:新时代的大冒险倾心月华平安修行记千金帮养娃,顺个豪门老公成赠品姐妹齐穿窝囊废,我离婚来你丧偶长津湖:最强军二代,暴打鹰酱桃花经年穿越修仙:顾客我好像在哪见过你空间种田:女主靠卖水果提前退休六零:穿书后嫁给大院高岭之花东北乡女匪事招惹所有雄性后,我分化成雌性了骑士遥远的记忆快穿主神今天又被偏执小龙缠上瘾特战女兵在古代规则怪谈:我来书写规则隐匿的猎人遭正道虐杀,转头加入魔教成反派穿越逃荒淘到白月光大胆热恋:霍总怀里撒个娇流放后我靠美食成为大富婆!九州天下鬼灭:开局就给错了系统绝世神医之逆天魔妃皇兄战死后,我被五个嫂子逼上皇位韶华仙踪宝可梦:在家种田的传奇训练家天魔传说狂扇血魔女帝我甜美的小姑娘慢穿万界,炮灰的别样人生冰封后,星际对我的财产胡说八道女尊之本来只想当个高级公务员遭陷害?席卷国库去流放祖国人成奥特曼,我吃居间惠软饭港综:开局死靓仔南,邻居马小玲离天仙尊我娱圈糊咖:给霸总生个娃怎么了黎明初现见天光团宠大小姐马甲又掉了深海迷航:在海洋里重生
藏书吧搜藏榜: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我爹哪去了菟丝绕红缨玄学直播捉鬼忙,看看今晚谁塌房两只虫崽在垃圾星的日常生活乖乖的,不许逃没错,我的卡牌是辛弃疾怎么了我一个小刑警,你让我当鬼差真千金断亲随军,禁欲大佬日日宠帝少动情,顾大小姐三年抱俩离婚后她空降热搜末世:探寻龙头脉无限:开局成为海虎之弟南宫轩与上官洛儿倾城之恋爷,您夫人又管不住了月华倾心遮天之阴阳道以前上班的不成功日记人在斗罗,开局觉醒时间零美女天才中医与黏人总裁恋综爆火后,哥哥他坐不住了海贼里的龙珠模拟器平安修行记蚀骨情深,顾总他上头了斗罗:佛道双魂,我玩转诸天火葬场女工日记骑行异事我,赤犬大将,开局轰杀逃兵王废物公子姐弟恋:好想和你一起长大女孩子会喜欢逗比的吧?不是吗?唉!又是一天把亲爹气的直跺脚!时不时吐血的我在柯南身边怎么活锦鲤四岁半捡的妹妹超旺家七零军婚:重生后被兵哥哥盯上了叶罗丽之重生归来,我依旧爱你洪荒:我袁洪一心求稳,人间清醒带着抽卡系统穿综漫完了!订婚前夜禁欲战神闯我闺房最后的任务,许我为妻我重生成为了曙光圣者明月揽星辰手持药物空间,她被幼崽团宠了穿越七零,嫁个兵哥当军嫂我靠踹了前男友惊爆热搜神主在人间僵尸:亿次暴击,司藤震惊了!撩哄:清冷前夫失控吻我武道穷途那年梨花开又落
藏书吧最新小说:废灵根,断亲缘,全家跪求弃女回头上他的船神元戒夫人别装柔弱,为夫看见你打人了穿成七零极品小姑子,她搞事搞钱御神兽!炼神丹!惊世嫡女太嚣张美人贵妃穿八零,谁不离婚谁小狗马尔福的重生情劫:恋上宿敌哈利猫与少女的神话大系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749局:第九调查处四合院:抗击外敌,保家卫国暗影贞心林晓的生活昼夜欺眠家里的逆子成,人了综影视之大道坦途原神:自然之魔神,阿加雷斯打奶嗝吐心声,全家炸了全京城背棺人穿成旺家农妻,带着空间斗极品老蚌生珠?四十五嫁霸总又怀上了召唤游客后,我在异世开旅社四合院我没想和秦淮茹洞房啊华夏传奇:神话与交织的漫长岁月超奥特格斗!盗笔:和张起灵一起成长那些年崩坏:想磕CP的我,莫名被磕民国之双生炽恋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仙路漫漫吾终将问鼎!在综漫世界登录主神空间惊悚求生,我成了隐藏BOSS?花影仙踪之绮梦千澜以你为名的光芒之新生女特种兵:穿越之逆袭传奇侯府丫鬟逆袭日常林宇尘在灵幻世界月下人清淑一念成婚:傅少追妻很卖力团宠:猎户家的小娇娘精英大佬,相聚一堂吃糖都不甜的年龄,你问我快乐吗四合院:我拥有一个截胡系统契约谈婚修仙:仙门师祖穿成恶毒女配宝可梦批发商:羊驼命我卖精灵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女县令森林深处的星光:居某的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