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越来越近。
慢慢的,梅洛看清这艘船的模样。
船身估摸三十米长,四五米高,全是黑漆漆的。
船头微微上翘,像把利刃一样破水前行 ,驾驶室在船头稍靠后位置,上面有个类似塔状的简易建筑,约一层楼高,那是了望塔。
货仓占据了船身中部及后半部的大部分空间,大致有二十米左右的长度。
仓体两侧有供搬运货物进出的舱门,此刻紧闭着。
货仓与驾驶室之间,是船员居住的区域,几扇小窗透出微弱的灯光,里面有人影在晃动。
“回去吧。”
这时,吴小谣凑过来,小声的说道。
梅洛回头又看了一眼这艘船,三人才摸索着往回走。
快走到乡道时,天突然下起了雨。小丽在前面喊道:
“快,去车上躲雨。”
而也就在这时,梅洛感觉身后的河面一亮。
他下意识的往回走了几步,见有一束光从古艺陶瓷厂的位置映了出来。
于是,他快步的走到河边。
原来真是古艺陶瓷厂的后门打开了。一道亮光从门里射了出来。
梅洛心里一震。他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难道刚刚那艘船是过来装货的?
见梅洛突然往回走,吴小谣和小丽也冒雨跟了过来。
“梅……”
吴小谣刚一开口,梅洛轻吁了一声。
因为这时古艺陶瓷厂的后门出来一个人,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才用手电筒向河面闪了两下。
接着,刚才那艘船塔台上的大灯也开了。灯光把小码头照得清晰可见。
梅洛连忙示意他俩都蹲下来,然后小声问吴小谣。
“今天榕江那边有人盯吗?”
“有。”
吴小谣眼睛看着前方,小声的答道。
梅洛这么问,是想知道那边有什么动静。
如果这艘船是叶南的,他是想把这些货拉过去?还是直接就出海。
但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算那边有什么动静。自己也不知道。
不行!
他当机立断,对吴小谣说道:
“赶紧去打电话,问那边有什么动静。”
吴小谣立刻会意,点了点头。一溜烟朝乡道跑去。
这时,只见船上几个黑衣人抬着一块木板搭在码头上。
踩了踩,见稳定了才站在仓门两边。
后门几个工人模样的人,同时从陶瓷厂推出一个个盖着油布的推车。
梅洛眯着眼想看清楚推车里是什么东西,却只看到轮廓,无法确定。
两人小心翼翼地沿着河岸朝码头挪动。
雨滴打在身上,他们也顾不上寒冷与湿漉。
当他们离码头还有十几米远时,听到两个工人低声交谈着:
“小心点,地面不平,打烂了,这个月的工资就没了。”
梅洛和小丽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就这样,厂里的工人一车车把垫着稻草的瓷瓶推到码头边。
船上也下来几来个黑衣人,协助他们把东西搬上船。
时间一秒秒的过去。
雨也越下越大。
梅洛心急如焚。
因为吴小谣还没回。
如果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就不能确定他们装好货是不是直接出海?
如果直接出海了,那这几天的布置将毫无意义。
雨越下越大。
梅洛的心越来越焦急。
他抹了抹头上的雨水问身旁的小丽:
“从这里到酒店来回要多少分钟?”
“最少二十分钟。”
“快回去,问冰姐有什么消息马上回来。”
梅洛用命令式的口吻吩咐道。
他想到此时已经是凌晨了,吴小谣肯定是找不到电话。
小丽毫不迟疑,好字一出口。转身就朝车上跑去。
此时,风也起了。
梅洛第一次感觉到冷。
风把推车上油布吹得哗哗真响。
梅洛透过扬起的油布隐约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
正是这些东西。
(读者朋友:梅洛的一生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驼城的故事只是他的开始。接下来的云滇,巴蜀,奉天,津门,哈北,桂林,南粤才是他在蓝道千门大展身手的时刻。)
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