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上也不要过于自责,”杨荣劝解道,“三殿下年少,皇上南渡后,他一直留守北京, 眼见着燕山脚下百姓复业,商贾日众,赵王之功还是大于过的,陛下也要看到其长。”

永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作沉思状。杨荣所言是实,但这些功绩应归之为朝廷对北京的宽松之政,归之为北京所辖府州县官员和百姓的努力,归到赵王头上未免有些牵强。但他知道,杨荣的话不过是劝解之辞,听过且过,不必认真,便顺着自己的思路道:“此儿生于王室,耽于富贵,不知稼穑之难。留守北京这几年,所受禄米高于其他亲王一倍,有 二万石之多,仍不济所需,还要圈地敛租,大建王庄,胡作滥为之状,穷奢极欲之行,岂 可为继?前次虽受责罚,还是没有触动,朕此次要予以惩戒,让他感到更大地疼痛,几位 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低头不语。 皇上父子四人的关系太过微妙。高炽贵为太子,却如履薄冰,皇上百般挑剔,两个弟弟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使他天天胆战心惊,如临深渊;高煦、高燧虽为亲王,却肆 意妄为,无所顾忌。两人沆瀣一气,一南一北在两京不知干了多少不法之事。大家随皇上 来北京,知其刚有私结老的罕之事,此次又早风闻了赵王圈地之事。可事涉皇亲,岂敢妄 言?前有解缙、耿通之祸,谁愿再担个“离间皇家骨肉”的罪名?周新死了,只有陈谔还 是条硬汉子,敢说几句事关皇亲的真话,连应天府尹顾佐都不似从前那般敢言了。众人心 里嘀咕,谁也不愿言语。

“事涉皇家,也是国事,万马皆喑,却是何意?”永乐有些尴尬,想是大家对高燧不满,不愿说话,遂半是真话半是自嘲,“朕做主也是你等的主意,所设王庄由户部全部收回,有主田土返回旧主,无主的归入各县官田,由原吉去办。另,今岁只支给赵王禄米三百石, 宝钞千锭。由行在户部掌控,还是原吉去做。来年是否如此看赵王所为再做道理。”

还是一阵沉寂,连受命的夏原吉都没有表态,看来,大家都不看好皇上的惩戒。也难 怪,二万石都不足,一下减为三百石,天壤之别的差距,赵王的难堪可以想象。此举一出, 善使阴招的赵王不变本加厉才怪呢!

“皇爷爷——”就在殿上一片尴尬之际,一声稚气未脱的亲切呼唤,打破了君臣间长时间无语的别扭。十五岁的皇太孙朱瞻基精神抖擞地跑进来向皇帝行礼。

“起来,起来说话。”见了太孙,永乐满心地欢喜,刚才的一页马上翻篇了。朱瞻基站到皇帝身旁,红扑扑的小脸似三月桃花,几位大臣拱手躬身向他施礼。见太孙满面春风, 永乐猜着他的功课又得了老师的夸奖,很是宽慰。这个聪明的嫡长孙,是他天伦之乐中的 最大慰藉。

三个儿子没一个完全称心的,儿子的儿子们也就朱瞻基文武之才的禀赋兼备。坐下读 书,一个时辰不挪窝而毫无倦意,朗朗之声殿宇间余音袅袅;闻鸡起舞,一招一式十分到 位,小半个时辰大汗淋漓而不言累。永乐怎么看怎么满意,心血来潮时,恨不得直接宣布万岁之后传位皇太孙。当然,这只能是想,根本做不得,皇太子还健在呢,所以,只有用 平日的亲昵来显示自己的情有所钟。

朱瞻基告诉皇上,他以前在街上见了义无反顾的促织的勇猛,想买回来养在宫里,对自己对属下都是个激励,永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朱瞻基还说,宫女小孙温柔委婉,细致 周到,善解人意,很想带在身边,永乐也爽快地点头了。皇孙是皇帝的心头肉,每日的文武功课外,容不得他受半点委屈。

永乐用手揽住太孙问:“今日做了什么功课,师傅这么早就放你出来了?” 朱瞻基灵巧地侧身一躬,扑闪着一对大眼睛,小大人似的拱手道:“仪师傅先讲了一个时辰的《论语·道千乘之国》,继而,孙儿又习了一个时辰的武,还布置了另外一件事。” “千乘之国,”这倒是一个君臣求治恒久的话题,众人听了也有所裨益,“那就给朕和大臣们说说你的感受。” “遵旨。”朱瞻基往后退了退,像学生给老师背书一样,侃侃而谈,圆润、饱满而好听的童音又一次充满殿堂。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仪师傅讲时,举了很多例子,说得很透。孙儿的理解是,孔子十分重视民力,在很多地方都说起民之艰难,百姓生存不易,说苛政猛于虎。故人君在治理国家时,既要谨慎行事,敬天法祖,又要令出如山,取信于民,让人民实在感受到国家的诚实信义。要崇尚节俭之风,就像皇爷爷总命 人浆洗缝补一件件旧衣一样,对国家的财物也要节约使用,不奢靡,不摆阔绰,以爱护体 恤人民。国家有大的工程需要百姓服役当差,要选择农闲之时,不在农忙之季,选错了时 节,即是扰民,百姓不能适时耕种,也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一把白胡子的仪智跟着朱瞻基后面进殿、行礼,一直忐忑不安。自己在教授时比较注意分寸,谨言慎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适合皇家的口味,太孙学说给皇上也无妨。今日听皇太孙越说越开,且皇上正在进行皇陵建设,生怕犯了大忌,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却又无法提醒。

“哈哈哈——”一阵爽快的笑声飞过殿堂,朱瞻基说完,便是永乐连不迭声的夸赞, “讲得好,讲得好。皇太孙已深谙治国之要领,这要感谢仪侍郎。当初,朕命吏部推举老 成持重之人侍奉太孙,蹇义第一个就推选了仪智,朕当时的感觉是,此人虽老,却识大体, 能直言。前年元旦日食,礼部尚书吕震请贺,一个日食有什么可贺?众人都沉默不语,唯此老与杨士奇力言不可,今日一看,果是不错。”

听皇上说起自己,仪智老大的不自在,加上方才的紧张,衣服都快湿透了,忙上前叩 头:“皇上过奖了,老臣尽职而已。皇太孙天章日表,玉质聪明。‘道千乘之国’一节, 臣概略一说,他即心领要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宗社之福啊!”

永乐频频点头,对仪智、又是对同是太孙辅臣的杨荣、金幼孜等说道:“宏材之建必由匠石之功,圭瓒之成必假琢磨之力。卿等宜同心协力,竭尽辅导之事。凡创业守成之难, 生民稼穑之艰,朝夕讲论以涵养本源,恢弘智量,充其大盛之器。”

“遵命。”几个人一起跪道。 “皇爷爷,孙儿不是说还有另一件事吗?” “嗯?你倒说说,是件什么事?”

“皇爷爷在庶务里陷得太深,不能自拔了。忘了吧,今儿是端午节,不急之务来日再理,您和大臣们都该歇息了,不,是该歇假了。东苑那边准备好了,就等您大驾光临。” “太孙不提醒,朕险些把休假的事忘了,端午节休假一天。嗯,太孙不仅知道关心于朕,还知道关心大臣了,我们一起过去,看过击球射柳,就歇假。” 东苑内早已摆好了“击球”的阵势。场地、球门都已备好,对阵双方已严阵以待。永乐的大女婿、驸马、广平侯袁容率队攻南门,皇太孙率队攻北门,待皇帝和众大臣在前排 中间坐定,担任发令官的司礼监太监黄俨一声令下,朱瞻基队率先冲进场中,用手中的木棒击打场中间的圆球。袁容队的动作虽略有迟缓,但众队员熟练配合,挡住了南队的进攻,

胶着了一会儿,朱瞻基发一声喊,冲到了北队后面,太孙的伴当刘虹、张山、阮修文应了 一声,传出一记妙球,朱瞻基顺势一打,圆球稳稳落入对方球门,皇太孙队先胜一筹,众 人一片喝彩声。

两队拉开阵势再战,太孙队乘势而上,越战越勇,三下五除二,很快拿下第二局,袁容队甘拜下风,向太孙施礼,全场欢声雷动,听这声势足有上千人。永乐朝前后左右望望, 自己的后一排是皇亲,长女、袁容之妻永安公主,次女永平公主和丈夫富阳侯李让及众多家人,赵王没露面,他的心里就有些别扭。

赵王高燧因减俸一事怒火万丈,哪有心思看什么击球,老早就关了府门,以示对皇帝处罚的不满。黄俨此前曾要他自组一队和皇太孙对垒,他就想着击球不成,假意失手一棒打死朱瞻基,想来想去还是退却了。即使是“失手”,皇帝也饶不了他,干脆不组,看看 就行了。今日听说给他减俸了,心中的一股无名大火险些把皇宫点了,面都不露了。

皇太孙没有对手不行,黄俨又找到袁容,说是皇上的旨意,让他组队和太孙对阵。袁容本因鞭笞吴允诚一事得罪了皇上,听了旨意,哪敢造作?忙找了几个长于此项的内官上阵,摆出了猛打猛冲的架势,却又不敢真赢,让太孙高兴也就是让皇帝高兴了。

永乐的左右是几个侍臣、行在五府六部大臣、各国使臣,前后还有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等数百侍卫,侍卫之外是被荣幸邀请到的北京的耆老、军民,看上去人山人海,说明礼部和都督府已按他的旨意准了附近百姓来观看,这倒还让他满意。

场上的“射柳”又开始了。 不定期的射柳活动,是永乐检验和督促众将箭法的举措,甭说文官,光阴久了,不参

加战事的武将也会把弓马上的功夫荒废了。故他令在北京的亲王、公、侯、驸马、伯、都 督等高级军官悉数登场,不得缺漏。

当时的两个国公、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晟都在交趾前线,于是从广平侯袁容、富阳侯李让以下至都督,每人三箭。三十几员大将射了一圈,悬在柳枝上的六十个小葫芦还有 一半在初夏的微风中随风抖动,两个驸马各中了一只,只有临时来北京奏事的宁阳侯陈懋 和操练幼军的都督薛禄三发皆中,大多数人都射飞了。永乐心中不悦,这么大的场合又不便发作,沉着脸不言语。正没奈何时,皇太孙的出场让他眼前一亮。

太孙年纪尚幼,未及弱冠,本没有安排他射柳,见了众将不堪入目的成绩,他担心皇上震怒了,连百姓也受到惊吓,遂和黄俨说了一声,主动请缨加入了射柳行列。虽没有十足的把握,七成的胜算还是有的。

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一个英武的黄袍少年飞一样掠过广场,只见他弯弓搭箭,不待瞄准,瞬息之间,三箭皆发而三发三中,全场潮水爆发般欢声雷动。 枣红马嘶鸣着在场上转了一圈,奔到永乐座前几丈开外,朱瞻基一提缰绳,骏马前蹄腾起,又是一声震荡全场的“灰灰”的叫喊。平稳之时,朱瞻基轻松跳下马来,拱手道: “孙儿虽三发皆中,但最后一箭竟穿在葫芦上,可见劲力不足,还望皇爷爷指点。”

皇太孙的成功,一扫高级武将们方才失了风采的晦气,永乐喜上眉梢,想起古时年轻的汉武帝驰逐野兽、搏击熊豕的孔武有力,眼前的皇孙俨然已成了当年的武帝,忙不迭声道:“孙儿小小年纪,如此箭法,胜过众多武将,不日必有更大长进,赐名马火龙驹一匹; 陈懋、薛禄各赐御马一匹;三箭皆未中者,罚俸半月。”

大端午的,武将们这个晦气,连粽子都吃不香了。实在是技不如人,哪敢有半点分辩?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国士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