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谷看到的都是什么可惜可惜的弹幕,也摇摇头,但是提到了圣火,这个她也是要说的。
“其实古奥运会不单是和平休战,也掺杂着祭祀的成分。”
“刚才简单的提了提圣火,我在这里也多说几句关于圣火的事情。”
“现代的奥运会总是要从希腊那里点燃圣火,然后通过借力一段一段的来到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城市。”
“这种仪式也是来自于古奥运会。”
“在古奥运会开始之前,人们会来到神庙面前,举办庄严而又隆重的仪式,从祭坛点燃圣火,然后由火炬手奔赴希腊各个城市,一边奔跑一边呼喊着,‘停止一切战争!参加奥运会!’”
“圣火去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会熄灭,所有的城邦都放下武器,这就是他们所约定的神圣休战,后来奥运会的设施因为战乱和地震倒塌,点燃圣火的祭坛也同样倒塌了。”
“又过了上千年,圣火又被重新点燃了。”
“在停办了一千五百多年之后,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又提议重新举办奥运会,在1894年重新组建了奥组委,1896年在希腊重新举办了现代的奥运会。”
“刚开始的时候重新举办奥运会其实也是遭到人们的讽刺和嘲笑的。”
“我们做个比喻,还记得建文三傻吗?”朱清谷又问。
[记得,方孝孺、黄子澄、齐泰。]
[老实说朱允炆败这么快固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也少不了建文三傻的助力。]
[他们肯定是朱棣的卧底,朱棣派来扰乱朱允炆的军心的,正常打仗的话朱棣都不至于赢得这么快。]
[还说什么方孝孺是什么读书人的种子,我真是笑死了,难道没有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人就灭绝了?天底下的读书人就不读书了?读书人就不当官了?]
[确实挺搞笑的,所以方孝孺根本就代表不了什么,而且那些文人也是挺搞笑的,你不想当的官有的人想当……就是工资太低了点,也没什么假期。]
“先不提别人,咱们就提方孝孺,方孝孺对朱允炆建议恢复周朝的井田制……”说到这里,朱清谷也笑了起来,“井田制已经被时代所抛弃了,你问问方孝孺自己家的田愿不愿意恢复成井田制吧,又或者是那些占了地的大地主愿不愿意恢复成井田制。”
“所以我们就会这么笑对吧?当时的顾拜旦提议重新举行消失了上千年的奥运会,自然也是遭到人们嘲笑。”
天幕下的老朱可是说是喘着粗气,脸色黑漆漆的,他又没认识那什么朱允炆,以后也别想有这什么朱允炆出生了。
但是被反复提起老朱还是面上无光。
“又是谁把这什么建文三傻放到那什么朱允炆身边的?简直就是腐儒!”朱元璋狠狠的骂着。
朱棣小小的看了他一眼,意思就是除了你还有谁?结果被老朱剐了一眼,“看什么看,你还诛人家十族呢!”
“弹幕说没有这回事。”朱棣想要为自己辩解一下,但老朱拒绝他的辩解。
“哼,那你也是乱臣贼子!”朱元璋暗骂了一声,“以后这什么读书人种子最好别当官了,咱嫌他晦气,还有这什么三傻,都把朱允炆忽悠成傻子了,呸,我看下去都要变成傻子了,还井田……哼哼哼!”
朱元璋越想就越觉得荒诞,转头就对朱标说,“标儿还是要记得每日都要请脉,咱还要看你接过咱底下的这个位置呢。”
朱标有些无奈,“知道了爹。”
“嗯,万事也不可太过于劳累,对了标儿,以后你看见这什么建文三傻就给咱给叉出去,天幕说的对,不怕坏的就怕蠢人。”
而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从之前讲建文帝失踪之谜那时候开始,就知道自己当官无望了,周围的人对他们都避之不及。
现在已经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牢里,刚开始他们还骂,到现在已经十分颓然了,怎么调侃他们都没有那份心气了。
可是一说到井田制,方孝孺又马上站起来说什么之乎者也的。
看守的狱卒听不懂,但是看得懂天幕啊,也阴阳怪气的笑,“最好您家也用井田制哈哈,您会用吗?”
方孝孺闭嘴了,“你这些贼牢头,读书人又何惧用这些……周礼才是最好的……”后面又是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堆,很是苍白无力。
狱卒也听不懂,笑就完事了。
“井田制……还真的有人会脑子上长包。”宋人难得在这方面可以嘲讽明朝人。
之前明朝人说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可以发弹幕的时候可是把他们都弄得说不上话来,甚至是因为宋朝接二连三出了什么没骨头的帝王大臣,让他们一点脸面都没有。
一时之间,宋人以腐儒为批判,民族自尊心极为强烈。
就连司马光这种保守派,现在都不得不闭嘴了,在国破家亡里,寻求改革寻求存活,他也是捏着鼻子认,但并不代表他就不反对王安石了。
王安石的改革太过激了,而王安石怒喷之。
改革派和保守派就在朝堂上打起来了。
……
朱清谷只是进行一个类比,而井田制和奥运会还是不一样的,井田制的消亡可以说是利益的转移、历史的选择,但是奥运会是被战争和宗教所粗暴打断的。
井田制的消失会给奴隶主带来利益,奥运会的消亡是让大家失去利益的。
可重新出现的奥运会可以给人带来利益,那么人们就会一改口风,将这样事物继续下去。
“刚开始的第一届奥运会并没有出现圣火,真真正正出现圣火已经是1928年,其实在1920年就已经点燃了火焰,那个时候是为了纪念大战的结束。”
“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大战,没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共计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波及15亿人,给人类在精神和物质上造成了极大的损坏,在1918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