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装甲技术方面。”
“前段时间,我们从缴获的走私武器中发现了t - 72坦克装甲碎片。”
“这看似不起眼的碎片,实则是我们突破装甲技术瓶颈的关键契机。”
“我对这些碎片进行了无数次的成分分析和结构研究,展开逆向工程。”
“这可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基于碎片特性,进行自主创新研发。”
“经过尝试与失败,我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三层复合装甲,由陶瓷、钛合金和碳化硅组成。”
“陶瓷具有出色的硬度和抗压能力,能有效抵御穿甲弹的冲击;”
“钛合金则提供了强大的韧性,防止装甲被轻易击穿;”
“碳化硅不仅硬度高,还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保持性能。”
“通过这样巧妙的组合,我们的装甲抗穿甲能力提升了300%。”
“别说抵御125mm穿甲弹,就算面对更强大的火力,也有足够的底气。”
“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确保这三层材料完美结合。”
“在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都能稳定发挥作用,还需要各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起完善。”
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怀疑,大声说道:
“李厂长,您说的这些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这真的可能吗?”
“三层复合装甲,听上去是如此完美的设计,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超乎想象啊!”
“就拿陶瓷来说,它虽然硬度高,但是质地脆,在与钛合金和碳化硅结合的时候,怎么保证它不会在受到冲击时轻易碎裂?”
“而且这三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肯定不一样,在不同温度环境下。”
“它们之间的结合处很容易出现缝隙或者应力集中。”
“这会大大降低装甲的性能,甚至可能让装甲直接报废!”
陈工也忍不住扶了扶眼镜,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震撼后的凝重:
“小李啊,我干了这么多年技术工作,你说的这个思路确实非常新颖,理论上也说得通。”
“但从理论到实践,中间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不同材料之间的融合工艺极其复杂,以往我们尝试过类似的材料组合,可最终都失败了。”
“你确定这种三层复合装甲真的已经达到了抗穿甲能力提升300%的效果吗?”
“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要是真的,那可就是重大突破啊!”
另一位老技术工人拍了拍桌子,激动地说:
“李厂长,你说的这些要是真实现了,那可太了不起了!”
“可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三种材料的加工工艺都不一样。”
“要把它们完美地复合在一起,还要保证性能稳定,这得克服多少困难啊!”
“你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还有什么关键技术没告诉我们?”
李子壕微微一笑,从文件袋里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
稳步走到会议桌前,将资料轻轻摊开,说道:
“各位,我理解你们的怀疑,毕竟这听起来确实有些难以置信。”
“但请大家看看这份资料,这里面详细记录了整个研发过程和各项测试数据。”
他指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成分分析报告:
“在对t - 72坦克装甲碎片进行成分分析时,我发现了一些独特的元素配比和微观结构,这给了我们灵感。”
“在研发三层复合装甲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陶瓷质地脆的问题。”
“我们对陶瓷进行了特殊的纳米级处理。通过在陶瓷中添加微量的稀有金属。”
“改变其内部晶体结构,让它在保持高硬度的同时,韧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翻到资料中间,展示着一系列实验数据图表:
“关于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难题,我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过渡层技术。”
“在陶瓷、钛合金和碳化硅之间,添加了一层由特殊复合材料制成的过渡层。”
“这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介于三者之间,并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
“能够有效缓冲不同材料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差,避免出现缝隙和应力集中。”
接着,李子壕又翻到记录抗穿甲测试的部分:
“大家看,这是我进行的多次抗穿甲模拟测试结果。”
“在模拟125mm穿甲弹以及更强大火力的攻击下,这种三层复合装甲的表现都十分出色。”
“抗穿甲能力提升300%的数据,是经过反复验证的。”
陈工迫不及待地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
“原来如此,这些技术手段确实巧妙,既解决了材料自身的缺陷,又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优势。”
“小李,你可真是下了大功夫啊!”
年轻的技术人员也凑了过来,看着那些复杂的技术图表和数据,脸上的怀疑渐渐变成了敬佩:
“李厂长,是我见识短浅了。这些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
“让我大开眼界,看来我们真的有可能实现装甲技术的大突破!”
老技术工人也激动地凑上前:“这下我信了,有了这些详细的资料和技术方案。”
“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把这种装甲完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李子壕看着众人脸上逐渐浮现的信心与期待,神情变得更加严肃而坚定,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各位,既然大家对装甲技术有了新的信心,那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决定。”
“关乎着我们135军工厂未来的走向。”
“我决定,重启183装备生产线!”
此言一出,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陈工手中的资料差点滑落。
他满脸惊愕,不可置信地问道:“小李,你说重启183装备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