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爱卿,来来来,都快尝尝这些美食!”
林崇仁满脸笑容地说道,同时向众人挥了挥手示意。
就在这时,一旁的喜公公赶忙走上前来,毕恭毕敬地开始为林崇仁布菜。
只见那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被小心地放置在林崇仁面前的桌子上。
其实啊,林崇仁早就已经品尝过御厨精心制作的这些新鲜吃食了。
对于他来说,此时再吃这些并不算特别稀奇,但当他看到下方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面露难色、不知该从何处下筷的模样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善意。
于是乎,他率先拿起筷子,带头开动起来。
“嗯,这道玉米烙真是不错呢,口感香甜酥脆,尤其适合诸位夫人小姐们享用。”
林崇仁一边细细咀嚼着口中的食物,一边满意地点头称赞道。
话音刚落,站在下方伺候的宫女们便立刻心领神会,纷纷上前为自己所侍奉的夫人和小姐们夹起了玉米烙。
果然不出所料,这玉米烙的味道的确令人赞不绝口。
紧接着,林崇仁又接二连三地向众人推荐了不少其他美食,每一道都让在座之人忍不住大快朵颐一番。
到后来,甚至都不需要他再多说什么,大家就已经主动询问起身旁伺候的宫人们了。
而那些负责伺候的宫人们自然也是早有准备,毕竟他们在此之前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免到时候有人发问却答不上来。就这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众人尽情享受着这场丰盛的盛宴。
待到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皆是心满意足。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些头脑聪慧的臣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其中一人更是主动站起身来,恭敬地向皇帝问道:“陛下,微臣斗胆请问,今日我们所品尝的这些美食,莫非就是三皇子殿下近日辛勤种植所得的那些新型粮食所制成的么?”
“闻爱卿所言不错”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对闻人话语的认可,还有些得意,看吧,朕的儿子可不是在做些没用的事。
闻人见此情形,赶忙拱手施礼道:“敢问陛下,微臣能否讨要点食物带回去?”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心领神会。
毕竟,谁人不知晓闻人对外孙女的宠爱至极啊!
瞧着那些女眷们吃得津津有味、喜笑颜开的模样,便不难猜出他心中所想——定是想要将这些美味佳肴讨要回去,好给他那宝贝外孙女尝尝鲜。
其实,若不是因为嫁出去的女儿多有不便带入宫中,否则此次宴会,闻人必定会携同外孙女一同前来。
想当年,自家的闺女那可是标准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温婉贤淑。
可谁知竟嫁给了一个商人,如此一来,往后像这般宫廷盛宴,女儿怕是再无机会参加喽。
自古以来,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一直颇为低下。
然而,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呢?谁叫自己的闺女偏偏钟情于那个商人呢?
况且女婿也曾郑重许诺此生绝不纳妾,闻人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应下了这门亲事。
此时,坐在高位之上的林崇仁微微一笑,朗声道:“闻爱卿既已开口相求,朕岂有不应允之理?”
闻人闻言大喜,连忙跪地叩头谢恩:“多谢陛下隆恩浩荡,陛下的恩典微臣没齿难忘!”
待起身之后,闻人便恭恭敬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就在此时,始终沉默不语的李尚书缓缓地站起身来,他朝着皇帝拱手施礼后说道:“陛下,这三皇子所种植出来的新奇之物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啊!只是不知陛下对于此等稀罕物日后作何安排呢?”
实际上,在座之人心中皆暗自揣测着,这般美味独特的食物是否会被列为贡品,仅供皇室享用呢?
毕竟如此珍奇之品,若能进入皇宫的餐桌,倒也算是相得益彰之事。
皇帝微微一笑,回应道:“李爱卿这一问,可谓问到了关键之处啊!”
接着,他环视一圈在场众人,饶有兴致地发问:“诸位不妨大胆猜测一下,这新鲜食物每亩的产量究竟是多少呢?”
此言一出,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各自在心里估量着答案。
有的人觉得这新品种或许极为珍稀难得,所以产量定然极低;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既然是由三皇子亲自培育而成,想必产量会超乎想象得高。
很快,便有人按捺不住率先开口猜测道:“依微臣之见,这新食物的亩产量应当约为 200 斤左右吧。”
此人心中暗自思忖着,一般来说,常见的粮食作物每亩地的产量大致能有三四百斤左右。
可是这种全新的食物啊,它不但味道极其鲜美,令人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极为罕见珍稀的品种呢!
如此独特的存在,其产量恐怕很难跟那些普普通通的粮食作物去一较高下呀。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林崇仁听到这个答案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还不对。
只见他微微眯起那双深邃的眼眸,嘴角缓缓地上扬,勾勒出一抹充满神秘感的微笑。
望向刚刚发表言论的那位大臣说道:“曾爱卿啊,你这次也猜错了。”
紧接着,又有一人站起身来,信心满满地报出了一个数字——五百斤。
然而,这位大臣的猜测同样遭到了皇帝的否决。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大臣纷纷给出自己心目中的预估产量,但无一例外,全都没有猜对。
一直到有人大胆地喊出一千斤时,林崇仁依旧摇着头。
此时,在场的众人们已经开始感到有些麻木不仁了。
终于,有位大臣无奈地向皇帝拱手作揖道:“陛下啊,微臣们实在是不敢再胡乱猜测了。”
毕竟,这都已经猜到了惊人的一千斤,难道还会比这个数量更多吗?
要是再多的话,那岂不是信口胡诌、瞎说一通嘛!
于是乎,众多大臣们纷纷闭口不言,谁也不再敢轻易开口了。
反倒是林崇仁,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三皇子林之书身上,并暗暗用眼神向他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