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告知
看到安苒那豪气的模样,俞毅怎么看怎么觉得稀罕得不得了。
“行,咱们不缺钱,咱们不做了。”
说实话,要不是安苒真的非常喜欢挣钱,享受挣钱那种感觉的话,他是不想让安苒这么累的。
别看安苒说她挣了那么多钱,但要挣到这么大一笔数额,还是私底下偷偷挣的。
由此可知安苒在其中花的心思肯定也是不少的。
想到安苒每天那早出晚归的样子,不用想,肯定私底下没有少忙活,也不知道累成个什么样。
但无论在外面怎么累,安苒在家里从来没有表现过,这一点俞毅真的很佩服。
(安苒: 不不不,你想多了,以前是有些累,但也还好,近几年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累,不仅不累,还特别闲,每天都是吃瓜打毛线,嗑瓜子,偶尔再交一下货就行了。)
对于安苒这不高考,又不挣外快了,俞毅一点想法都没有,相反还很高兴,安苒待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了。
不对,俞毅还是有一点想法的,就是媳妇儿闲的时间更多了,孩子也读读初中的,读初中的读高中了,能待在家里的时间更少了。
那他们两个单独相处的时间就更多了,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没有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天知道,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两个人想单独相处一会儿有多难。
特别是之前一起睡的时候,安安和甜甜还要睡他们夫妻俩中间,每天晚上他都得半夜挪窝。
就连让他们两个分出去睡都费了他好多心思。
只要一想到几乎可以回到两人刚结婚的那段时间的生活俞毅就兴奋。
看到莫名就兴奋起来了的俞毅安苒虽然有些不理解,但没也没有多想。
“对了,高考要恢复了的事我可以回娘家说吗?不仅是回娘家,还有朋友。”
虽然她不参加高考,她家也没有需要参加高考的,但她嫂子娘家还是有人是有需要高考的。
二嫂的娘家人她不想搭理,但她和二嫂的关系还是挺好的,她是没有读过大学的,要是想考的话也不是不行。
二嫂的娘家人不行,但大嫂的娘家人还是挺好的。
她和路乐的关系挺好的,和路乐家人的关系也还行。
不仅如此,她爸这边还有些亲戚,亲戚家里也是有需要高考的人的。
不仅如此,像那些玩的好的,家里有要高考的也是可以说的。
高考停了这么久了,谁知道什么时候恢复考试,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将书本放下了。
所以早知道,早复习,能考上的几率就更大一些。
当然,要是没有问题她才会去和家里人说,要是不能说的话她是不会说的。
毕竟这政策还没有出来,她也不能给俞毅和俞松惹麻烦。
俞毅点了点头,“可以说,在京市那边这事几乎是已经是公开的信息了,只要稍微有点关系的人就知道。
那些政治比较敏感的人大概也能猜到一些,毕竟这两年特别是今年,平反的人里面那些老师格外的多。
因此没什么不可以说的,但是让他们不要张扬,毕竟政策还没有出来,还是要稍微注意一点,不要大肆宣扬。”
听到这话安苒点了点头,“行。”
大肆宣扬肯定是不可能大肆宣扬的,毕竟她要告诉的人里面家里肯定是有人要高考的。
既然是要高考,那得到这个消息的人肯定会藏着掖着的。
毕竟说出去多一个人知道他就多一个竞争对手。
没有人会这么傻,所有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像对于这种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大家的保密工作肯定还是可以的。
人性就是这样,就像她也是,如果说出这件事会对俞毅和俞松带来影响,那她也不会说。
“即使我不说这件事他们也不会大肆宣扬的,不仅不会大肆宣扬,还生怕别人知道,肯定是私底下偷偷卷。”
俞毅想了想,还确实是这个情况。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说出去,可能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会传得沸沸扬扬的,所有人都知道了。
但像这种和自家利益相关的事情一般都会捂的严严实实的,就怕别人占一点点好处超过自家。
第二天安苒就回了娘家,回安家跟她们说了高考的情况。
安苒说这事的时候白秋正在倒水,听到这消息杯子都摔了。
“你说啥?高考恢复了?确定吗?你哪来的消息。”
安苒点了点头,“确定,俞毅他爹说的,这事在京市只要家里有的关系都知道了。
只不过现在政策还没有出来,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不要到处嚷嚷。”
听到这话关琳连忙问道,“苒苒,那这事我能和我爸妈他们说吗?”
这消息对她家来说还是挺重要的,她二妹还在乡下,他家亲戚里面乡下的人在下乡了的,还挺多的,要是能够参加高考的话,这是一条回程的希望。
当然是知道关琳还有一个在乡下的妹妹的,但那个人她没有见过,因为关琳的结婚的时候她妹妹在她奶奶家,后面又因为下乡的政策下乡了。
这也是关琳的小弟和小妹没下乡的原因,因为家里有人下乡了。
安苒点了点头,“随便,但是这事还是不要到处去嚷嚷,不然容易惹麻烦。”
关琳点了点头,“我会跟他们说的,肯定不到处嚷嚷。”
他们又不傻,这种事到处嚷嚷,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了,他们就不一定能考得上了。
趁现在政策还没有出来,赶紧复习,赶紧学习提升提升成绩才是正经事。
看着激动的关琳,安苒欲言又止,还是道,“二嫂,其实你的条件应该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
关琳是高中毕业了的,虽然没考上,但好像是考试的时候出了点意外,但听安铸说过,关琳以前的成绩还是挺可以的。
听到这话关琳张了张嘴,我有点失落。
“我还是算了吧,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就这样,现在学习丢下这么多年了,很难再捡起来了。”
这话说出来关琳心中还有一丝苦涩,其实她的成绩并不是不好,她的成绩还是挺好的。
即使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是她干,但她的成绩还是挺好的,一直没有出过前十名。
但她的运气好像不太好,因为从小就在冷水里面洗东西。
即使是冬天,一大家子大大小小的衣服都是她和二妹泡在冷水里洗的。
因此她每次来月经的时候都痛的要死要活的。
她运气不好,高考的时候就碰到来月经了,在考场上因为紧张,还差点痛晕过去了,因此发挥失常了。
但是以她家的条件是不会允许她复读的。
别说复读了,要不是她和安铸是初中同学,从初中开始就处对象了,再加上安铸执意要娶她,她现在就不是这种生活了。
要么就是她妈随便挑个彩礼出的高的嫁了,要么就是和二妹一样下乡了。
要知道她妈送她上高中,主要是看她成绩不错,希望她能考个大学好,可以出个高价的彩礼。
但谁想到她没考上,当初高考没考上,她被她妈打的去了半条命。
因此听到安苒说高考恢复了她还是非常激动的,但是激动归激动,去参加高考的话还是算了。
十来年了,她从来没有看过书,知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再捡起来是需要时间的。
家里两个孩子,还有这么多事情,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书。
再加上现在的生活也不错的,她挺满意现在的生活的,没必要再去闹了。
还有一点,就是即使什么都不管,即使她考上了,那读大学的名额也不一定能到她手里。
到时候她妈肯定会来闹的,如果她不给的话,她妈也有办法能让她也上不成那个大学的,所以完全没必要了。
但她还是希望将这个消息传给她二妹的,二妹自下乡之后联系就少了很多,这两年联系的越来越少了。
她知道二妹在乡下的日子也不好过,但她已经尽量帮衬了。
不过即使尽量帮衬也只能帮衬那么多,毕竟她没有工作。
而且是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没有工作,在安家,她家本来就是条件最差的。
她也不好拿着安铸的钱去帮衬娘家,更不要说安铸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
像安铭和安苒他们,都是双职工,他们家只有安铸一个人撑着,所以更不能拿安铸的钱去贴补娘家人了。
所以她能帮衬的只有这么多,要是二妹能通过高考的机会考回来,那就太好了。
现在政策还没有下来,既然是安苒的公公说的话,那就一定是真的。
趁着政策还没下来之前,让二妹提早复习,这样肯定能提高考中的几率的。
至于她娘家人那边肯定也是要说的,如果她知道又没说,等政策下来了,她娘肯定会来兴师问罪的。
她不想跟她娘吵,每次她娘一闹腾,她公公婆婆的脸色就会不太好。
她不想让她的娘家人来打扰她现在的生活。
还有就是这件事又只需要她回去说一声就而已,又不需要她做什么。
如果因为她提前通知了家里能够多几个大学生,那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这是光宗耀祖的事,谁也不会嫌多,自然是越多越好。
看关琳这样安苒也没说什么了,反正她说是说了的,至于关琳愿不愿意去就不关她的事了。
白秋看向安苒,“你这是准备参加高考吗?如果要复习,没有时间照顾安安和甜甜,可以将安安和甜甜送回来住的。
家里又不是住不下,更何况安安和甜甜下学期来市里读书了,在家里住就更方便了,毕竟回家总比回你们家属院那边要近一些。”
“不用了,我不打算参加高考。”
听到这话白秋一愣,“为什么?是小毅不同意吗?这不可能吧?”
毕竟当初安苒可是借着俞毅的身份在家属院那边倒腾东西,俞毅都帮忙打掩护的。
没道理安苒去上大学就不同意了,安苒上大学对俞毅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
毕竟有个大学文凭的媳妇带出去他也更有面子。
至于安苒怕考不上,那应该是不可能的。
毕竟以前安苒的成绩可是非常好的,现在又提前知道这件事,提前复习,考上大学的几率比一般人还是要大一些的。
“没有那个必要了,我现在的生活也挺好的,就没必要再多此一举了。
更不要说安安下个学期就读高中了,三年后就读大学了。
如果我考上了的话,三年后是还没有毕业的。
到时候这是要我们母子俩一起读大学吗?那他到时候是不是还可以叫我学姐?”
白秋: “……”
这是她没有想到的。
“随便你吧,反正你自己有主意就行。”
她这个闺女是最不需要她操心的,因为是家里日子过得最好的。
不仅是家里日子过得最好的,她的日子本来就过得非常好,所以考不考大学都无所谓。
考上了无非就是锦上添花罢了,不考也没什么的。
安苒看了看时间不早了,看向白秋道,“妈那你到时候和大嫂说一下这件事,我就先走了。”
白秋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说的。”
这么重的事情她肯定要和大儿媳说的,毕竟大儿媳娘家可是有侄子侄女下乡了的。
安苒将事情和安家人说了之后就没有再管这件事了。
毕竟消息她已经通知到了,到时候别说她知情不报。
至于他们要不要高考,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要是他们不想参加,她也不可能按着人家的脑袋参加的。
至于和朋友说这件事,安苒没打算现在就说,打算过一段时间再说。
现在才七月份,她才得到这消息,还是俞毅和俞松说的。
其他人更是连风声都没有听说过,她现在去和别人说,人家也不一定相信。
她记得那书上是说到十月份才公布消息的,等到八月份了,她再说这件事。
到那时候家里有关系的人一定会听到一些风声的,她也不需要告诉个消息还费尽心思去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