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苒纠正庄辰溪和庄辰宇的错误的时候,当她批评庄辰溪和庄辰宇的时候,甚至是惩罚的时候,刘爱玲和俞松是没有说任何责备的话的,也没有甩任何脸色的。
还一个劲的叮嘱庄辰溪和庄辰宇要听舅妈的话,因此在这方面他们也几乎是没有分歧的。
不会在生活习惯、钱的问题上、教育孩子的事上指手画脚。
因此刘爱玲和俞松可以说避开了安苒所有的不能忍受的底线,对于这和这样的人生活安苒没有任何意见。
更不要说给刘爱玲和俞松养来本来就是他们的责任。
别的不说,就看俞松的身份和他们给的那么多钱,安苒都会乐呵呵的给他们养老。
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来京市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那就是带安安、甜甜、庄辰溪和庄辰宇去看学校。
不过这次不再是六人出去了,而是七人出去了,刘爱玲也加入了其中。
俞松也出力了,将他的那些老友联系了个遍,不过俞松却没有时间陪他们玩了。
因为要早些将职务都交接完,因此没有多少时间,休假的时间都少,非常的忙,忙得脚不沾地。
毕竟到他这个职位,手里的要交接的事情太多了。
不过对于他要提前退休这事也办的非常的顺利,主要是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太多了。
俞松手里的权力也大,俞松要放权,下面的人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办起事来非常的麻利。
还有一个就是俞松的身体也确实不太好,是需要好好养着而不是操劳操累。
不过对于看带着他们看学校这事,安苒就有些麻爪了,这完全就是她的知识盲区。
她不喜欢学习,也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大学是怎么样的,里面有多少专业,有什么专业她都不知道。
她是真的一点都不了解,就连她当初那么努力、那么想方设法、费尽心思提高成绩都没有去怎么了解、去打听学校的事情。
她只知道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当时需要多少分。
毕竟她又不是那种有多大的志向、要有多少知识的人。
她只是想要一个文凭,一个听起来就很厉害的学校的文凭,所以只要奔着学校的名声去就好。
在她的分内,哪个学校的名声响亮她就选哪个
因为她想要一个漂亮的档案,这样才好找工作,还有就是好的学校在分配工作时分到的单位肯定会好些。
当然,她资源也有限,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她没有那么强的资源去供她了解那么多的东西。
因此看到他们拜访老师拜说什么专业、说什么前景,她一个都听不懂。
不过她虽然听不懂,但也是一个很好的花瓶,站在旁边也是赏心悦目的。
再说她又不是主角,不需要懂那么多,她跟着他们跑就行。
不过说实话,看着这些放暑假还在学校读书,放暑假那图书馆都是人挤人的模样,安苒心里有些怯怯的。
幸好自己没有考大学,跟这些人相比,她这种心不诚的人完全卷不过,比不过,一想到要和这么多人卷,想想都心累。
果然,书不是那么好读的,大学也不是那么好考的,毕业更不是那么容易的。
安苒是非常心累,四个小家伙一到图书馆就像老鼠进了米缸一样。
就连甜甜都非常高兴,因为里面关于美术的书也是有不少的,对于这个甜甜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因此一来十来天了,几个人都没有出过学校。
不是在这所学校拜访哪个老师,了解什么专业,就是在那个学校的图书馆。
看的安苒都头痛了,果然,她就是一个俗人,跟这种文化素养、文化知识就搭不上边。
选学校和选专业是一个非常谨慎又要慎重的事情,自然不可能这十多天就能选好的。
这十多天带他们这么拜访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心里有个底,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而不是要让他们现在就做出决定。
在他们接触这些东西以后,知道这些东西以后,接下来的时间自己慢慢考虑。
但他们心里到底有多少底,有多少方向,安苒是不知道的。
只知道拜访了十多天的学校,看了、听了十多天的天书之后,她人都快麻了。
这种听天书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安苒好像整个人都活了起来。
要不是想着这是安安和甜甜的重要时刻,安苒早就要撂担子不干了,这也太折腾人了。
看着安苒这样,俞毅和刘爱玲都觉得好笑,没想到安苒还有这样的一面。
这段时间要他们有提过让刘爱玲带着安苒出去玩,俞毅在这儿带着他们去学校拜访,但安苒不愿意,即使是折磨自己也要跟着。
现在能够出去玩了,刘爱玲自告奋勇的带着他们出去玩。
在京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可以说京市的大街小巷刘爱玲都摸的清清楚楚的。
哪些地方好吃,哪些地方好玩,她几乎是一清二楚的,比跟着俞毅出去玩还要舒适。
相聚的时间总是非常短的,很快就到了他们该回去的日子了。
不过这次回去却没有多少人伤心,因为俞松,按照进度,今年大家是可以一起过年的。
有了这个盼头,大家就没有多少离别的伤感了。
安安和甜甜非常兴奋,想着回去要帮爷爷奶奶布置房间。
但俞毅却没有这么乐观,他觉得以安苒的性子,应该是会住家属院的,然后他和他媳妇儿又得分开住了。
想到这里,俞毅好像也不是这么的期待了。
现在俞毅非常后悔,之前想着就安安和甜甜两个孩子,孩子又还小,没必要这么早就将房间隔成两个房间。
而且大一点的房间住的舒适,因此就没有将安安和甜甜那个房间隔成两个房间,想着等安安和甜甜大一点了再说。
现在非常后悔,肠子都悔青,当初为什么不隔开,现在想隔开她媳妇已经不想了。
想到他父母还不知道要住多久,也许过完年就回去,也许会一直住下去。
想到这里,俞毅就打定了主意,这次回去必须必须说服安苒将安安和甜甜住的房间隔开,他不要过那种遥遥无期的独守空房的日子,太糟心了。
俞毅的行动力是非常强的,说干就干,一回去就跟安苒说了这件事。
其实这事俞毅很早之前就说过,但安苒没同意。
因为那时候安安和甜甜太小了,让他们两个人出去睡已经是安苒最大的让步了,让他们自己一个人住,她有些不放心,所以就没同意。
后面安安和甜甜大一点了,因为俞毅没有提这事,安安和甜甜自己也没有说。
安苒想到了这里,但她现在如果有改革开放的话,他们应该是要出去住的,住这边的时间肯定是不多的。
而且安安和甜甜肯定是要去市里读高中的,所以想着这边的房子就没有必要大改,反正住的不多。
但看俞毅这样安苒也没有多说什么了,“只要安安和甜甜同意,没有意见的话,随便你们怎么搞。”
反正家里不差那点钱,只要安安和甜甜没有意见,自然是俞毅怎么高兴怎么来就是。
听到这话俞毅立马喜笑开颜,“行,我去和他们说,他们铁定同意。”
也不知道俞毅和安安甜甜是怎么商量的,反正安安和甜甜是答应了。
第二天俞毅就找了工人上门开始改造,看到这样安苒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执行力真的没的说了。
已经九月份了,安苒也佛系了,今年总共就剩四个月了,要是会改革开放的话,这四个月总是要颁布政策的。
要是不会的话,就算了吧,她有这么多钱也够用了。
那些见不得人的钱大不了以后偷偷摸摸传给安安和甜甜算了。
她自己的话,有俞毅的那些钱和自己的工资以及现在收租的房子就够用了。
这安慰自己,安苒也没那么焦虑了,心里放下了一件占据了自己大部分心思的事,安苒现在吃嘛嘛香,日子过得悠闲的不得了。
每天就是上上班,然后再陪安安和甜甜给刘爱玲和俞松他们置办东西。
庄辰溪和庄辰宇因为每年都会来这边住,所以他们的东西这边是比较齐全的,只要再做几套过来的时候那个季节的衣服就行。
但刘爱玲和俞松不一样,没来过这边,所以什么东西都得是备一份。
其实这些东西要安苒自己来背的话,有个三五天就能弄完。
但是一听说是要给爷爷奶奶安排,安安和甜甜也想要参与。
两人只有放假的时候稍微有一点时间 因此进程就耽搁下来了。
安苒看时间也还早,安安和甜甜又这么积极,也就没有阻止,随他们去了。
因为俞松非常配合,非常爽快的放权,还催的急,因此工作交接的非常快。
而军方不少人看俞松这么爽快也高兴,俞松的待遇都提升了不少。
在十二月份的时候工作就交接好了,俞松也就正式退休了。
现在只要等庄辰溪和庄辰宇他们一放假就能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安安和甜甜兴奋极了,安苒也兴奋极了。
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终于下来了,说实话,安苒原本都快要彻底不抱希望了的,都拖到十二月份了。
要不是之前高考也是十二月份,今天又有许多政策虽然不是改革开放,但也和这个搭点边,在往这个方向来她都要等不下去了。
这政策一下来安苒那激动的小心思怎么都藏不住了,她想将现在这个工作卖掉,毕竟现在她这工作还是非常值钱的,也是非常吃香的。
但再过个几年就不一定吃香了,现在卖的话肯定能卖个好好价钱。
而且现在是红利时期,抓住这个档口,那收益肯定是非常可观的。
必须要抓紧时间,毕竟越早抓住机会,挣的肯定就越多。
只要不走歪,跟着国家政策走,无论什么时候,富的肯定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安苒立马就找俞毅说了这件事,对于安苒这惊天动地的举动俞毅举双手赞成。
看俞毅一句话都没问就举双手赞成安苒还是非常惊讶的。
“你就不问为什么嘛?不觉得我是吃饱了没事干吗?”
听到这话俞毅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么说?”
“毕竟我这工作是多少人求都求不得的,而我却要卖掉去做什么生意,这些年做生意抓的有多严,你也是知道的,你不觉得我这是在走歪路吗?”
“首先,工作是你的,你自己有处理的权利,别人无论是谁都是不能对你的工作的处理权上指手画脚。
最多就是能够提一些建议,但那建议听还是不听都是你自己的权利,都是取决于你自己。
至于做生意的事,国家政策不是出都不出来了吗?你跟着国家政策走,跟着党走有什么为什么是走歪路?”
安苒没想的俞毅思想觉悟竟然这么开明。
说实话,要不是知道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还真没那个胆子把工作卖掉,最多就是私底下那些偷偷摸摸的生意再做大一些。
“那你就不怕国政策再改变吗?”
这个俞毅倒非常看得开,“政策总是要变的,因为一个政策一般是只能管一段时间的。
但是我看来这政策还是挺靠谱的,不过你要是有些犹豫的话可以先等一段时间,没必要这么着急,可以先看一下情况,稳定一段时间再说。”
这话倒给安苒提了一个醒,这也确实是,她是相信这政策不会改变,但别人可不会相信。
她要做事的话,肯定是需要有帮手的,一个人肯定管不了那么多的。
安苒觉得她大嫂就是一个挺好的帮手,就不知道她大嫂是怎么想的。
在一定程度上她二嫂也还是可以的,但她不觉得她们会这么听她的,特别是路乐,可是有工作的。
所以还是先稳定一段时间再说,等先过完年再说。
“你说的是,我先考虑一下,再等一段时间看一下,看政策会不会有什么变化,顺便再看看有没有合作伙伴。”
俞毅点了点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