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王光旭还精心筹备了一场丰盛的接风宴,打算好好款待李达康,以此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和了解。
然而,李达康却很有分寸地婉言谢绝了。
他心里明镜似的,自己来到市政府,可不是为了参与这些迎来送往、吃吃喝喝的应酬之事。
最关键的是,他深知祁晓君肯定在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他在这里的一言一行,祁晓君那边估计很快就会得到消息。
他可不想因为一场接风宴,就在祁晓君心中留下一个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负面印象。
王光旭见李达康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也没有再继续勉强。
尽管在此之前,他和李达康并没有什么交集,彼此并不熟悉,但是李达康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他也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所以,他也没有天真地奢望能和李达康一下子就变得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他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慢慢培养,循序渐进、逐步磨合,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正途和王道。
欢迎仪式结束后,王光旭亲自陪着李达康来到了秘书一科,脸上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对着秘书一科的工作人员大声说道:
“来,大家都过来一下,我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就是李达康李科长。
从今天起,你们秘书一科的工作,就全部由李科长来负责了,大家要积极配合李科长的工作。”
“就是他啊?听说就是他把易老大给弄去村里种地了?”
秘书一科的工作人员一听,顿时对李达康充满了好奇和疑惑,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他们对李达康最深的印象和了解,就是之前的秘书一科科长易学习。
不知为何和李达康打了个赌,而后就稀里糊涂地主动申请调到基层去了,现在正在一个贫困乡担任乡长一职。
这件事在他们当中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对李达康的能力和手段感到十分好奇和惊讶。
心里都在暗自揣测,李达康究竟是施展了什么样的神奇魔力,竟然能让易学习做出这样出人意料的决定。
虽说众人对易学习调任基层一事的来龙去脉毫不知情。
但仅瞧这最终的结果,李达康在他们心里已经被视作一个手段凌厉、不容小觑的狠角色,甚至是那种能够左右他人仕途走向的厉害人物。
正因如此,秘书一科的职员们面对李达康时,内心都充满了畏惧与忌惮,暗暗地在心底提防着。
生怕自己在往后的工作中稍有差池,触怒了李达康,进而步易学习的后尘,遭遇同样的命运。
王光旭察觉到现场那凝重压抑的气氛后,为了打破僵局,同时也为了着重凸显李达康的重要地位,便补充说道:
“还有一点大家要清楚,李科长现在可是祁市长的专职秘书。”
“祁市长的专职秘书?”
这几个字刚从王光旭口中蹦出,众人的脸上瞬间写满了惊愕与诧异,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毕竟在官场长久以来形成的不成文惯例里,女性官员通常都会挑选女性作为自己的秘书,而李达康身为男性,却打破了这一传统的常规做法。
成功担任了祁晓君的专职秘书,这无疑引发了众人内心深处的诸多猜测与遐想,都在暗自琢磨李达康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和非凡能力。
“去把祁市长到京海之后的所有会议记录都整理好拿给我。”
待王光旭离去后,李达康便迅速投入到工作状态中,有条不紊地开始下达指令。
“是,科长。”
负责会议记录存档事宜的李君如立刻应声道,随后便手脚麻利地将那堆积如山的会议记录仔细整理妥当,毕恭毕敬地递到了李达康手中。
这些会议记录叠放在一起,犹如一座小山丘,粗略估算,即便没有上千页,也至少有八百来页。
从这数量可观的会议记录中,足以清晰地彰显出祁晓君是一位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官员。
她抵达京海还不到两周的时间,所完成的工作量却极为惊人,这些工作任务,换做其他官员来做,恐怕两个月都未必能够顺利完成。
就如同之前李达康通过深入研究沙瑞金签字的招商计划,以此来精准把握沙瑞金的工作思路与行事风格一样。
如今,他打算借助仔细研读祁晓君的会议记录,来全方位洞悉祁晓君的施政理念与工作模式。
尽管李达康已经提交了下基层锻炼的申请,但依照祁晓君的指示,在现阶段,他仍需先担任一段时间的秘书一科科长兼专职秘书。
而若想将这份工作出色地完成,就必须对祁晓君的施政方针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和认知。
唯有如此,才能在工作中与祁晓君默契配合,避免出现工作方向上的偏差与失误。
身为科长,李达康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他拿到会议记录后,便径直走进办公室,紧紧关上了门,将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对会议记录的钻研之中。
这一进去,便是整整一个上午,就连中午用餐的时间都未曾出来,其专注与认真的程度可见一斑。
“咱们这位新领导,可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啊!”
秘书一科的科员们结束午休返回办公室后,看到李达康的办公室门依旧紧闭着,不禁私下里交头接耳起来,脸上流露出既惊讶又无奈的神情。
他们深知,有这样一位工作狂式的领导,对他们而言,可谓是利弊参半。
有利的一面在于,领导如此勤勉敬业,自身就能承担起大量的工作任务,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而不利的一面则是,领导这般拼命三郎的工作态度,极有可能会要求他们一同加班加点,这无疑会打乱他们原本既定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
“说不定他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做做样子给我们瞧瞧罢了。”
有的科员轻声猜测道,脸上带着一丝不以为意的神情,似乎并不太相信李达康会一直保持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做给我们看有啥用?我看啊,他准是做给祁市长看的。”
另一些人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觉得李达康这般拼命工作,大概率是为了在祁晓君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以此来获取祁晓君的信任与赏识,从而为自己的仕途发展增添砝码。
“祁市长哪会在意他这些表面功夫。”
这时,秘书一科的科员冯种麻中忍不住插话道,脸上挂着一抹神秘兮兮的表情,仿佛知晓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老冯,听你这意思,难道你是知道什么隐情不成?”
冯种麻中的话刚一出口,众人的目光便如同聚光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从他口中探听到一些秘密。
“我老婆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当大夫,她跟我讲。
不久前,祁市长还在担任团省委书记的时候,来咱们京海考察,谁能想到竟遭遇了塌方事故,不幸受伤被困在了那里。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是咱们的李科长,不顾个人安危,徒步跋涉了好几个小时,翻山越岭,硬是沿着一条鲜有人知的小路,才把祁市长背了出来。
据说,要是再耽搁一会儿,祁市长可就性命不保了。”
冯种麻中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脸上满是对李达康的敬佩之情。
李达康勇救祁晓君的这件事,并未对外公开宣传。
所以很多人即便知晓祁晓君曾遭遇过塌方被困的事件,也不清楚是李达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凭借一己之力将祁晓君从险境中解救出来。
“原来李科长是祁市长的救命恩人啊,怪不得不管什么惯例不惯例的,他能从市委调到市政府,还当上了祁市长的专职秘书。”
听冯种麻中这么一说,众人顿时有一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的感觉,之前萦绕在心头的种种疑惑瞬间烟消云散。
他们这才明白,原来祁晓君选择李达康担任专职秘书,背后竟有着这样一段惊心动魄且不为人知的故事。
“救人的怎么就不是我!”
不少人听闻此事后,都忍不住在心里暗自叹息,觉得李达康就是运气好,赶上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而自己却与之失之交臂。
他们都在幻想,如果当时身处险境的是自己,并且成功救了祁晓君,那是不是也能像李达康一样,得到祁晓君的赏识与重用,成为其专职秘书,从此踏上仕途的康庄大道?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之际,李达康的办公室门缓缓打开,李达康从里面稳步走了出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犀利与干练,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知识的洗礼与沉淀。
-------------------------------------------------------------------别走开,下章更精彩====================================